历史:3.2《辛亥革命》课件6(人民版必修一)

历史:3.2《辛亥革命》课件6(人民版必修一)

ID:1500026

大小:1.30 MB

页数:42页

时间:2017-11-12

历史:3.2《辛亥革命》课件6(人民版必修一)_第1页
历史:3.2《辛亥革命》课件6(人民版必修一)_第2页
历史:3.2《辛亥革命》课件6(人民版必修一)_第3页
历史:3.2《辛亥革命》课件6(人民版必修一)_第4页
历史:3.2《辛亥革命》课件6(人民版必修一)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史:3.2《辛亥革命》课件6(人民版必修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辛亥革命萧山中学何烽枫6反思设计1说教材5教学流程4教学设计2说学情3教学理论教法学法说课流程一、教材分析二、学情分析三、教学理论教法学法四、教学目标五、教学设计六、设计反思循环无止境说课六步环流TextText⑴在整个教材与专题中地位:辛亥革命是民主革命一部分,上承太平天国,下启新民主主义革命,起着承上启下作用。同时对于必修三《三民主义》,选项四《国父孙中山》学习奠定一个基础。⑵在学生构建完整知识体系中的地位: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三大历史性巨变之一,民主政治的尝试,促进中国近代化;革命精神浩气长存,反映国人的自强不息的民族气概。学习很有必要。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⑴重

2、点:辛亥革命的意义⑵理由:①课标与指导意见、教参要求;②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三大历史性巨变之一,主要原因就是在于它的意义;③了解辛亥革命的意义有助于现在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的建设;④对于这么重要内容,课本直接给出结论,没有论从史出,学生不易理解。⑶突破方法:采用论从史出、创设情景让学生在具体的史料分析中抓住重点、领悟重点、感受重点。2、教学重点教材中53页的直接陈述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辛亥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

3、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权利,提高了人民参政意识。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人们开始意识到自己不再是君主的奴仆,而是国家主人。辛亥革命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⑴重点:辛亥革命的局限性⑵理由:①指导意见、教参要求;②课本没有直接陈述、不明显;③超出学生自我解决能力,需要应用唯物主义史观来解决,学生缺乏这部分理论基础;所以定为难点。⑶突破方法:采用论从史出让学生在具体的史料分析中抓住难点、领悟难点、感受难点。3、教学难点课本53页是以问题的形式来呈现本课难点课后自我测评2:南京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大多数人认为“袁世凯尽管不好,我们要

4、期望他好,要用诚恳的劝告,严密监视,感动他,鼓励他,使他不能不好。”孙中山认为:“袁氏可为善,勿逼他为恶”,“他不承认共和国则已,既已承认共和,若是一朝反悔,就将失信于天下,外国人也有不能答应的”。资产阶级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想法?(1)宗旨: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2)必需:课标、指导意见、课本、教参(3)可能: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近代中国80年》,中华书局《中国近代史》第四版、唐德刚《袁氏当国》,许倬云《历史大脉络》,雷颐《历史裂缝》,《历史的进退》,费正清《伟大中国革命》,林正秋《浙江地方史》,《剑桥插图中国史》、凤凰网等4、教学素材6反思设计1说教材5

5、教学流程4教学设计2说学情3教学理论教法学法说课流程一、教材分析二、学情分析三、教学理论教法学法四、教学目标五、教学设计六、设计反思循环无止境说课六步环流优势初中佼佼者,会思考分析,社团、文艺节、艺术节兴趣广泛,社会实践较多,理解能力强,也有很好的团队意识。萧中打造自主学习,学生自学能力较强劣势萧中重视理科发展,学生不重视;初中开卷考,基础薄弱;对文科学法单调低效;缺乏对历史问题的探究能力与主动建构能力与动力;认为历史就是副科,就是娱乐一下。针对萧山中学的高一学生:二、学情分析6反思设计1说教材5教学流程4教学设计2说学情3教学理论教法学法说课流程一、教材分析二、学情分析

6、三、教学理论教法学法四、教学目标五、教学设计六、设计反思循环无止境说课六步环流学习者准备水平学习环境丰富性学习任务复杂性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学习要求的复杂性三、教学理论与教法学法1、学习理论多样化课程范式的迁移(Tan,2000)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2、师生关系转变课堂互动教师解构(贴近学生生活)情景创设(途径)问题设计(方式)学生建构(根据已有经验)3、在解构中建构4、教法学法1、教法:情景教学、论从史出问题探究、教师引导2、学法:提前预习、构建体系研读材料、自主探究倾听讲解、合作学习释疑解问、课后练习6反思设计1说教材5教学流程4教学设计2说学情3教学理

7、论教法学法说课流程一、教材分析二、学情分析三、教学理论教法学法四、教学目标五、教学流程六、设计反思循环无止境说课六步环流知识与能力:了解辛亥革命背景;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知道中国同盟会成立、武昌起义爆发、中华民国成立、清帝退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等史实;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情景,问题探究,合作学习,辨证质疑等方法,来感悟历史,铭记历史,启迪未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孙中山的爱国献身精神,感受孙中山追求“民主”与“自由”的高尚情怀。四、教学目标4个角色五、教学设计以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为主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