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接受角度下的儿童文学写作与传播

文学接受角度下的儿童文学写作与传播

ID:15001144

大小:29.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31

文学接受角度下的儿童文学写作与传播_第1页
文学接受角度下的儿童文学写作与传播_第2页
文学接受角度下的儿童文学写作与传播_第3页
文学接受角度下的儿童文学写作与传播_第4页
文学接受角度下的儿童文学写作与传播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学接受角度下的儿童文学写作与传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精选公文范文管理资料文学接受角度下的儿童文学写作与传播   文学接受是一个由作家、作品和读者共同构建的动态过程,是文学活动的全程性接受,在作家创作开始和进行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接受的历程.儿童文学的首位接受者和阅读者是儿童,而儿童文学的创作者往往又是成人,由于儿童和成人在审美心理和文学能力方面均存在差异性,在儿童文学创作方面为儿童作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位优秀的儿童作家必须要达到全方位关注与审视儿童,投其所好,激发其审美情趣.   儿童读者的文学接受能力包括生理、心理、文化等几个层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角度谈文学接受视

2、角下的儿童文学创作与传播.   一、关注儿童生理特点,确定创作的目标期待读者.   20世纪60[键入文字][键入文字][键入文字]精选公文范文管理资料年代中期,接受美学的创始人姚斯提出“阅读一部作品时读者的文学阅读经验构成的思维定向或先在结构”,即“阅读期待视野”.童庆炳在《文学理论教程》中也提到“由于期待视野不同以及期待视野自身的发展变化,在文学接受活动中,读者的接受动机是不一样的”.   与成人相比,儿童在文学接受的兴趣选择上表现出明显的渐变性和群体差异性.儿童时期是一个具有相对时间长度的年龄增长阶段,随年龄的

3、增长而相伴出现的儿童生理、心理和社会化程度的变化,会带来其对文学选择的兴趣渐进变化.儿童文学作家要关注儿童生理特点,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确定创作的目标期待读者.只有明确了每本书的目标读者,才能保证创作的成功.要做到细分读者,首先,按照年龄层次分,可以分为婴幼儿(0-3周岁)、学前儿童(4-6周岁)、小学低年级(小学一、二年级)、小学中年级(小学三、四年级)、小学高年级(小学五、六年级)、初中生等等.其中还有更细的划分,例如0-3[键入文字][键入文字][键入文字]精选公文范文管理资料岁的婴幼儿的认知水平也是有层次的,每

4、一年都不一样.还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再进一步细分.分为六个月、一周岁、两周岁、三周岁等等.其次,可以按照儿童的性别进行细分.一般女孩都比较喜欢浪漫的童话故事,色彩唯美的图画书;男孩都比较喜欢科幻、武侠、战争、历史类的故事等方面的.再次,可以按照儿童地域、爱好、性格等不同特点细分.大的类别可以分为农村儿童、城市儿童,具体还可以根据不同的域进行细分.   此外,根据儿童的爱好、性格、培养的品质,也可以成为细分的依据.   二、把握儿童心理特点,应对多元化接受心理.   儿童心理不同于成人,很多成人写作儿童文学作品,站在成

5、人的视角,以成人的心理写作,这样的作品对于儿童受众来说或者干巴巴没有趣味,或者过于深奥,儿童难以理解.儿童文学的对象是儿童,是“人之初”的文学,儿童生命有其自身独特的魅力和奥秘,儿童文学作家只有深入儿童生命的真实世界,理解儿童心理,才能达成与儿童之间的交流对话,才能创作出具有生命力的作品.   不同的年龄阶段,儿童心理不同.心理学上把人在3岁到15[键入文字][键入文字][键入文字]精选公文范文管理资料岁这一年龄阶段划为儿童期,又进一步划分为三个阶段:3-6岁为学龄前期,也称幼儿期;7-11岁为学龄初期,也称童年期;

6、12-15岁为学龄中期,也称少年期或青春期.幼儿期的儿童思维带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注意力不易集中和持久,想象很随意、很开放;语言和理解力处于正在发展阶段.童年期的儿童对事物的感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抽象思维开始发展,逻辑思维还带有很大的具体形象性,对是非、善恶、美丑的判断从表面现象出发;个性倾向、自我评价的独立性在增强.   少年期是儿童向成人的过渡时期,是“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儿童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飞速发展、渐趋成熟;独立性、自觉性等品质形成;生活经验与文化知识日渐增多;自我意识

7、增强,具有了初步的世界观与认识论.   [键入文字][键入文字][键入文字]精选公文范文管理资料幼儿期儿童文学作品内容要单纯,有较强的趣味性,语言浅显,图文结合,以图为主;童年期的儿童文学作品则要求在内容上要单一、浅近、具体,情节生动、单纯、富有故事性,语言富于变化,结构完整、紧凑.少年期较之前两期作品要求主题丰富多义,题材广泛且有内涵.儿童文学作家必须面对多元化受众的接受心理,以发展的眼光对待儿童文学创作.   三、图文并举,实现审美期待视野的再融合.   巴拉杰在20世纪初的《视觉与人类》中指出,人类文化经历了视

8、觉文化、读写文化、视觉文化这样一个螺旋式的发展过程,我们的文化将以“视文化”取代“读文化”.法国作家吉斯·黛布雷认为,关于媒体,第一个时期是语言统治时代、第二个是书写统治时代、第三个是视图统治时代.美国学者丹尼尔·贝尔认为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印刷文化.目前,视觉文化对传统纸质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冲击,电视、电脑、漫画等对图书产生了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