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

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

ID:15002542

大小:6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31

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_第1页
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_第2页
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_第3页
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_第4页
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中二年级语文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1.C(C项颠倒因果,原文第三段第一句说“‘道’之不可名,乃是由于它的无形”,“道”之无形是因,“不可名”才是果。)2.D(D项理解有误,文章第四段比较“道”与“存有”的异同,是为了证明老子的“道”是不断运动着的变动体。)3.A(A项曲解文意,根据文意,老子用“道”来称呼那个浑然一体的东西,只是为了方便起见,实际上它“不可名”。)(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4.B(村民提着东西来陪父亲喝酒并不能说明乡亲们的虚伪、自私。

2、)5.①一语双关。春子家的“传家宝”,表面上指蓑衣、竹篙及渡船,实际上指春子家世代知恩感恩的精神。②“传家宝”是小说的线索。整篇小说围绕着父亲期待儿子继承“传家宝”、儿子如何继承“传家宝”展开。③“传家宝”暗合了小说的主旨。春子虽然没有像父辈那样义务摆渡,但却用自己的智慧传承了家族的感恩精神,而这正是春子家的“传家宝”。(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给4分,答出三点给5分;如答“引起读者兴趣”给1分;如有其他观点,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6.①这样安排结尾,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小说前半部分写春子“无端的怨恨”“隐隐的不满”以及与父亲的“争吵”,使得小

3、说的结尾出人意料;但另一方面,这样的结尾又照应了上文“春子摆渡收费”,面对村民的假意关心春子淡淡一笑、毫无失落等情节,给这些情节一个合理的解释,使这个结尾又在情理之中。②丰富了人物形象。春子出资建桥,既不负父亲的期待,报了乡亲们的恩情,又可一劳永逸,方便了乡亲们渡河。小说塑造了一个孝顺感恩、智慧多能的新时代青年形象。③深化了小说主旨。小说结尾通过交代出“春子出资建桥”的事实,不仅赞颂了代代相传的感恩精神,也褒扬了在新的时代、用新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智慧。④照应开头与题目,使小说结构更加圆合。春子出资建桥,使父亲自豪、满意,正呼应了开头父亲眼光中的期待,春子达成

4、了这期待;同时也照应了题目“传家宝”,使得“传家宝”的内涵更加丰富。(每点2分,其中效果概括1分,效果分析1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得6分;如有其他观点,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7.C(根据文意,“星系发出的光线‘变形’”不是科学家们在观测中看到的现象,而是他们的推测。)8.CD(A项“进而推断出星系团中确有大量暗物质存在”说法绝对,原文是说“其中应该存在大量暗物质”。B项“没有实际探测”说法有误,科学家是有实际的探测的,比如第二段中就介绍了鲁宾和福特所做的实际探测。E项“这些探测已经取得一些研究成果”于文无据,文

5、中只是说“‘悟空’号已经在轨道空间收集了一年的数据”,并没有说取得一些预期效果。)(答对一项得2分,答对两项得5分。)9.①引起科学家们对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的权威性(或完备性)的质疑;②对常规物质的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的完备性提出了巨大挑战。(答出一点得2分,答出两点得4分;如答“拓展了人类天文学研究的领域”可得1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10.C(建康府牙校周德叛,势猖獗。弥逊以江东判运领郡事,单骑扣贼围,以蜡书射城中招降。贼通款,开关迎之,弥逊谕以祸福,勉使勤王。)11.A(“朔”本指农历每月第一天。)12.B(

6、李弥逊进言皇上不应因为宫中宠幸之人的小事影响大局是在他任中书舍人时。)13.(1)当时李纲行旅到达建康,他与李弥逊共同商议后诛杀了罪魁祸首五十人,安抚了叛军其余的党羽,整个建康府安定下来。[关键词“行次(行旅到达、出行到达、出行停留在)”“帖然(安定的样子、安定下来)”各1分,大意3分。](2)秦桧趁着金兵已经战败的时机,撤回各路的军队,再次互派使者与金人和谈,并开始追究报复过去那些仗义直言反对他的大臣。[关键词“乘(趁着、趁)”“向(过去、从前、昔日)”各1分,大意3分。]注意:①关键词与大意不重复扣分;②关键词译成近义词也可;③关键词翻译从严,大意翻译

7、从宽。(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14.AD(A项诗的首句展现的应是空阔荒凉的背景;D项“殷勤”意思是“情意深厚”,此句是说御沟水也情意绵长送友人。)(答对一项得2分,答对两项得5分。)15.①寓情于景(以景起兴)。首联写出了离别地点的荒凉与环境的悲凉,以景起兴,在景物描写中寄寓了作者与友人离别时的凄凉心情,奠定了全诗悲凉伤感的感情基调。②细节(动作)描写。颈联描写送别者和离人一饮而尽离别酒、和泪题吟送行文的动作细节,借细节(动作)描写传达出离别时的伤痛之情。③比喻。尾联以流水喻别情,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离别之情的绵绵不绝。④拟人。尾联写流水情意

8、深挚地送别友人,把不舍之情寄托于拟人化的流水,抒发无限感慨。(共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