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音乐概论

中国民族音乐概论

ID:15007794

大小:58.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31

中国民族音乐概论_第1页
中国民族音乐概论_第2页
中国民族音乐概论_第3页
中国民族音乐概论_第4页
中国民族音乐概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民族音乐概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曲艺音乐:又叫说唱,是用来讲唱历史,传说,故事及文学作品作品的艺术体裁,是音乐,文学和表演相结合的综合艺术形式,其音乐以叙述的功能为主,兼有抒情的功能。按照艺术风格,汉族的曲艺种类分评话,鼓曲,快板,相声;说唱音乐部分根据主奏器乐、历史渊源、音乐风格及特点,归纳为鼓词、弹词、道情、牌子曲、琴书。宋元时期,曲艺艺术达到了成熟的阶段。曲艺音乐的特点:1在唱词与曲调方面,说与唱相结合,形成口语化的说唱风格。(以唱中有说说中有唱、半说半唱、数唱、数板等多种方式紧密结合在一起)。2在表演形式方面,表演形式分为:单口唱(峡北说书、浙江道情)、对

2、口唱(河南坠子)、帮唱、拆唱(广东粤曲)、群唱、走唱(二人转)。3在唱腔结构方面,分为板式变化体,曲牌连套体、单曲体和主插体四种类型结构。板式变化体以上下句结构为基础,采用板式变化的手段来组织唱腔结构。它具有对比鲜明而丰富的节奏、板眼速度和腔调的变化,能够表现比较复杂曲折的故事情节和情感变化。曲牌连套体有多种不同的唱腔组成。单曲体的唱段由一个基本曲调无限变化反复构成。主插体是在板式变化的基础上,加用其他腔调形成。4在调性结构方面,大多数作品为单一调式或同宫系统转调,也有移宫犯调现象。5在伴奏乐器方面数量一般较少,多数为弦乐器与节奏性

3、乐器,而且由演唱者自己掌握。曲艺音乐的类型:1鼓词类,俗称大鼓,主要流行在我国北方。如西河大鼓,京韵大鼓。大鼓以演唱者自击鼓极为特点。其他伴奏乐器还有三弦,四胡。琵琶等。2弹词类,是明清时期流行的说唱形式,原在我国南北方都有,后主要流行在江苏,浙江一带。如苏州弹词。伴奏以琵琶,三弦多弹拨乐器为主,有演唱者兼操。其音乐曲调性很强,擅长表现长篇故事,也有抒情的“开篇”小段。3道情类,又叫渔鼓道情,源于唐代。后流布于南方的道情多成为说唱曲种,流布与北方的道情则多发展为戏曲形式。曲种有湖北渔鼓,河南坠子等。伴奏乐器主要是渔鼓和简板。唱腔大多

4、比较简单,吟诵性强。4牌子曲类,是将许多曲牌连缀起来将唱故事的音乐形式。曲种有单弦牌子曲、四川清音等。某些共同的传统曲目还大都以手鼓为伴奏乐器。流行与北方的曲种多与三弦为主奏乐器,南方的多以琵琶或二胡为主奏乐器。5琴书类,以其伴奏乐器扬琴而得名。曲种有山东琴书等。琴书大多同源,去曲牌的使用都比较接近。伴奏除扬琴,还有筝,三弦,椰胡,堂鼓和怀鼓等。风格较抒情。河南坠子:流行于河南的道情和“颖歌柳”两种曲艺形式,从清代末开始两个曲种的艺人逐渐合流,艺人们也叫“三归一”。单弦曲子牌:流传在北京的牌子曲类曲种之一。山东琴书:是琴书类中影响较

5、大、具有代表性的。用扬琴伴奏来说书。京韵大鼓:是鼓词类曲种中影响较大,具有代表性的曲种之一。原称怯大鼓,因用北京方言演唱而得名,也叫京音大鼓。它是清末由河北传入北京,天津的木板大鼓,经胡十,宋五,霍明亮等改革发展而成的,加上了三弦与四胡等乐器伴奏,并采用大量“子弟书”的曲本。(旋律刚劲挺拔,唱腔常使用大幅度的音程跳进,演唱时颤音幅度也较大,行腔中惯用的四度上行跳进使其形成高亢明亮,飘逸潇洒的特征音程。)演出形式:由一人自操鼓板掌握节奏,其主要伴奏乐器有三弦,四胡,二胡,琵琶等。唱腔结构属板腔体。京韵大鼓较有影响的流派——刘派(鼓界大

6、王,创造高腔,挑腔;代表人物是刘宝全,《大西厢》《丑末寅初》——是京韵大鼓的传统曲目)。“刘派”或得“鼓界大王”的美誉。洛派(金嗓歌王,洛玉笙,《重整河山待后生》《丑末寅初》)被誉为“金桑歌王”西河大鼓:新兴的艺术流派—马派,代表人物,马增芬、马连登父女、马增惠。流行于河北中部。代表曲目《偷年糕》,《玲珑塔》。属板腔体结构。苏州弹词:在弹词类曲种中影响较大,明清就有。发源与苏州,以吴方言及与中州韵结合的方法演唱,流行于江浙沪一带。演出形式灵活多样,传统分为单档,双档。音乐结构属板腔体,其强调了不同流派唱腔的各自发展。大致分有陈调,俞

7、调和马调三个流派。后产生:弹词开篇,拆唱等短篇形式。陈调:1曲调深沉刚进、节奏平稳2节奏进行常有反复和小6、7度的下行跳进;3陈调与其他调最大区别就是它的商调色彩;4陈调的过门也多采用相同音型反复使其伴奏与唱腔的结合别具一格;5陈调的演唱风格在吐字和润腔方面都和昆曲与苏滩音乐风格比较相似!!《林冲踏雪》俞调:唱腔结构多用七字句,又多以四三或二五句式出现。1腔幅长大,最常见的情况是唱词分两逗而唱腔分四逗;2二五结构的长上句3形成了上句特有的长句幅结构4旋律以下行为主,形成缠绵委婉的风格5演唱速度缓慢,且曲调富于歌唱性,很擅长与抒情,有

8、三回九转之说6唱腔多为徵调式。马调:以本嗓演唱,风格朴素无华,因早期唱腔近似吟诵诗文,又称“文章调”。有字多腔少,叙述性强的特点,对弹词的发展影响颇大。唱腔一般为徵调式,旋律多级进下行,篇幅不大。少数民族的曲种选介:蒙古族“好来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