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教案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教案

ID:15009111

大小:60.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31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教案_第1页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教案_第2页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教案_第3页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教案_第4页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知识梳理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1、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与。(1)汉字。文字是文化的。汉字是中华文明的。(2)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3、如何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1)随着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没落和的巨大冲击,中华文化经历了衰微的过程。(2)在近代中国,再创中华文化的辉煌与的奋斗密切相关。(3)实践证明:只有在和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4、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文化的独特性:(1)中华文化中的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独树一帜。(2)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国的科技成就体现了中华文

2、化的博大精深。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和的特点。5、中华文化的区域性:(1)成因: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千差万别,程度不同,受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特征。(2)不同区域文化之间的关系: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6、中华文化的民族性:(1)我国各具特色的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例如:我国的雕刻建筑艺术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许多少数民族用自己的语言文字创造了优秀的民族文学。7、多民族文化对中华文化的意义:体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

3、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和强大的。8、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还得益于它特有的包容性。(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汉字传载、史学典籍存传、中华文化的包容性。(2)包容性:即和。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1、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2、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核心:)(1)。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精神在祖国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都进发出强大的力量。使任何征服或分裂中华民族的企图都不能得逞。(2)。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3)。勤劳勇敢是中华民

4、族的优良品格,正是这种勤劳勇敢精神,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4)。自强不息精神逐渐积淀为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成为鞭策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的永恒的。3、爱国主义。(1)地位:爱国主义是的核心。作用: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2)爱国主义是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本质上是一致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就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5、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1)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

5、精神,是提高的必然要求。弘扬民族精神可以为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并确保经济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2)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的要求。民族精神作为中华文化的,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已成为表明强弱的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3)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坚持的需要(4)启示与要求: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人人都应该成为民族精神的、和,共同续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二)达标检测1、(2008江苏卷22)孔子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创始人。中国在世界各地建立的孔子学院,作为中国语言和文化的传播平台.向世界

6、展示了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这表明(A)A.中华文化走向世界B.中华文化以开放的心态接受外来文化C.儒家思想是中华文化的核心D.儒家思想是特定历史时代的产物2、(2008江苏卷24)“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韵味传神的青花瓷穿越千年的历史,向人们展示了中华文化的(D)A.包容广纳B.推陈出新c.博大精深D.源远流长3、(2008海南卷18)情感因素和文化情结,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浪漫美好意向的形象符号。2007年11月26日,由“嫦娥一号”卫星拍摄的我国第一幅月面图像向世人完美亮相,标志着我国第一次探月活动的圆满成功。我

7、国探月活动的成功,可以说是以科学技术的成就续写传统文化中“奔月”理想的佳话。这种渗透在科技探索活动中的民族情感和文化情结(B)①凝聚着自信自尊,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②体现着与时俱进,是进行科学技术探索的主要精神动机③蕴涵着美好憧憬,激励人们自强不息、奋发有为④充溢着浩然正气,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着积极推动作用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4、(08广东12)中国的舞龙、西班牙的斗牛、巴西的桑巴舞等表明文化的表现形式具有(C)①民族性②多样性③交融性④独特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5、(08广东13)2008年两会期间,中

8、央政府作出决定:具有公益性的博物馆、纪念馆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今明两年内逐步向社会免费开放。这项举措有利于(A)①弘扬中华民族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