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纺企业技术创新利益相关者分类及管理策略

家纺企业技术创新利益相关者分类及管理策略

ID:15014759

大小:47.0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07-31

家纺企业技术创新利益相关者分类及管理策略_第1页
家纺企业技术创新利益相关者分类及管理策略_第2页
家纺企业技术创新利益相关者分类及管理策略_第3页
家纺企业技术创新利益相关者分类及管理策略_第4页
家纺企业技术创新利益相关者分类及管理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家纺企业技术创新利益相关者分类及管理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家纺企业技术创新利益相关者分类及管理策略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居民收入和居住条件的很大改善,加上受欧美家居概念、家居文化的影响,中国家庭也从单纯注重家庭装修过渡到“软、硬”兼施。家用纺织品已经从过去满足铺铺盖盖、遮遮掩掩、洗洗刷刷的日常需求,转到追求时尚、个性、舒适、保健等多项功能的消费风格。过去被当作独立消费的床上用品、毛巾、窗帘、厨房用家用纺织品,现在被誉为具有自身文化、艺术内涵及流行趋势的室内软装饰整体。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自2000年开始,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全社会家纺业产值年增长

2、率保持在20%以上,出口创汇也保持了同步增长。2011年,中国家纺行业产值(现金)全社会约为12530亿元,比2010年增长12%,全行业纤维消耗量为1385。6万吨,约占全世界纺织行业消耗量的三分之一。同时,家用纺织品的进出口贸易也创造了较好的业绩。据海关统计,2011年中国家纺产品出口额达385。7亿美圆,同比增长10%。其中,家纺出口主要集中在浙江、山东、江苏、上海和广东等省,占出口额的78%,而美国、日本、香港、英国、及德国则是中国家纺产品的前五大出口市场。  随着家纺行业的不断发展,家纺企业间的竞争也在不断加剧

3、,而技术创新则日益成为促进企业发展和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中国家纺报对45家家纺企业的一项财务指标的调查分析发现,业绩高增长的家纺企业往往具有较强的创新性,而增长的企业恰好相反。越来越多的家纺企业发现,仅有良好的生产效率、足够高的质量、甚至灵活性已不足以保持市场竞争优势。创新正日益成为家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不竭源泉和动力。21世纪的家纺企业想要成功,必须从效率型企业、质量型企业、灵活型企业向创新型企业转变,参见图1。  图1企业管理的演进模型  被近年来,企业界正经历着一场新的理念变革,即股东利益至上的传统观念逐渐受到质疑

4、,利益相关者思想越来越受企业人士的推崇。“企业不只是股东的企业,而更是社会的企业”的理念正在成为企业界的共识。众多企业在讨论经营目标、公司治理、绩效评价等问题时,越来越多地考虑到股东以外的其他利益主体的利益要求。“利益均衡,协调发展”逐渐成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经营管理所遵循的新理念。  技术创新作为公司运行发展的一项重要活动,它涉及到多个利益相关者主体,它们具有不同的利益追求,并且有的利益点是互相冲突的,如何协调和平衡家纺企业技术创新利益相关者主体的利益,整和各种资源,促进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家纺企业技术

5、创新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如何从利益相关者这一新的研究视野,提出一套新的技术创新的管理办法,不仅是理论研究深入的要求,也是现实发展的迫切需要。对于提高家用纺织品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获取持久的竞争优势,从而推动中国家纺行业的进一步持续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家纺行业技术创新利益相关者界定  (一)利益相关者概念  在所有关于利益相关者的定义中,弗里曼的观点最有代表性。事实上,弗里曼(Freeman,1984)“战略管理:一种利益相关奢的方法”一书的出版被认为是利益相关者理论正式形成的标志。在这本书中,弗里曼

6、认为,“利益相关者是能够影响一个组织目标的实现,或者受到一个组织实现其目标过程影响的所有个体和群体(Freeman,1984),并基于企业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复杂关系来研究企ill的战略管理问题。弗里曼不仅将影响企业目标达成的个体和群体视为利益相关者,同时也将受企业目标达成过程中所采取的行动影响的个体和群体看作利益相关者,并正式将当地社区、政府部门、环境保护主义者等实体纳入利益相关者管理的研究范畴,大大扩展了利益相关者的内涵。同时,弗里曼还从所有权(ownership)、经济依赖性(economicdependence)和社

7、会利益(socialinterest)三个不同的角度对利益相关者进行分类,这一研究方法也为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弗里曼的观点与当时西方国家正在兴起的企业社会责任(CSR: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的观点不谋而合,受到许多管理学家、经济学家的赞同,弗里曼给出的利益相关者的定义也成为后来研究者引用频率最高的一种定义。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企业间竞争日趋激烈,企业的经营活动也受到越来越多外部因素的影响,但学术界和企业界还是逐渐认识到从“是否影响

8、企业或受企业影响”的角度来界定利益相关者的思路过子宽泛了。因此,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分别给出了各自关于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定义。米切尔和伍德(Mitchell&Wood,1997)曾经详细研究了利益相关者理论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总结了自1963年斯坦福研究院涉足利益相关者问题开始,一直到90年代中期为止前后共30多年时间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