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高度(导学案)

太阳高度(导学案)

ID:15026770

大小:9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31

太阳高度(导学案)_第1页
太阳高度(导学案)_第2页
太阳高度(导学案)_第3页
太阳高度(导学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太阳高度(导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班级学习小组姓名组内编号评价编制武小元审核高一地理组第一单元地球在宇宙中第三节地球运动(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正午太阳高度)导学案【使用说明】1、认真阅读课本及插图,使用双色笔把课本上的重难点勾画出来并进行记忆。2、用准确科学的学科语言独立、认真完成问题导学部分。【学习目标】1、通过读图分析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2、通过读图计算某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3、在读图分析过程中,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重点难点】1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2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问题导学】

2、问题一、太阳高度的基本概念1、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与地平面之间的夹角,叫做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思考:比较右图中A、B、C三点太阳高度的大小?同一时刻,太阳高度在不同地点的变化规律?2、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值出现在正午,称为正午太阳高度角。读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图,完成:(1),在图中找出正午太阳高度。(2),日出(晨线)和日落(昏线)时的太阳高度为多少?(3),比较白昼和黑夜太阳高度与0。的关系。问题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重点难点)1、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活动1,读P22图三幅图,或地图册P

3、12完成下列填空题。春秋二分: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为,各地正午太阳高度从向南北两侧; 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为,各地正午太阳高度从向南北两侧; 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为,各地正午太阳高度从向南北两侧。总规律:正午太阳高度从向南北两侧。离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离直射点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2、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活动2,读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图及书P22页三幅图,完成下列填空题。北回归线以北地区:一年有次太阳直射,(日期或节日)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日期或节日)达一年中

4、最小值。南回归线以南地区:一年有次太阳直射,(日期或节日)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日期或节日)达一年中最小值。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地区:每年次太阳光直射时达最大值,(日期)达一年中最小值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地区:每年次太阳光直射时达最大值,(日期)达一年中最小值南北回归线上:每年次阳光直射【试一试】6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的地区是;12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的地区是;问题三、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活动3,读下图,总结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H=;H=;∠1=;∠1=;所以H=;所

5、以H=;(α表示所求地点纬度,β太阳直射点纬度;纬度定义:某地点与地心的连线,该连线与赤道面的夹角就是该地纬度。)(1)总结公式:H=;=;纬度差:即所求地点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的所在纬度的距离。(2)比较判断①同一日,比较两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小,实际上是比较两地到直射点的纬距。②同一地点,比较不同时间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小,实际上也是比较该地点到直射点的纬距。【试一试】1、同纬度地区在同一天中,其正午太阳高度有何关系?2、夏至日,10°N,10°S的正午太阳高度分别为多少?3、澧县(约30°N),在二分二至日的太阳高

6、度分别为多少?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拓展】1、如图12,比较A、B、C、D四点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总结:判断步骤: (1)确定直射纬线(纬度); (2)作出该点到直射纬线的距离。2、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应用(1)确定地方时,某地地方时12时就是当地一天中太阳高度达最大值时。(2)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一般太阳方位与物影朝向相反;但极点一致,即北极太阳永远在南,影子也永远朝南;南极相反。(3)太阳能热水器倾角问题太阳能热水器倾角=90。-当地正午太阳高度(该状态利用效果最好)(4)确定楼房高度和间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