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推行学案导学须谨慎行之

小学推行学案导学须谨慎行之

ID:15045533

大小:3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1

小学推行学案导学须谨慎行之_第1页
小学推行学案导学须谨慎行之_第2页
小学推行学案导学须谨慎行之_第3页
小学推行学案导学须谨慎行之_第4页
资源描述:

《小学推行学案导学须谨慎行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小学推行学案导学须谨慎行之——由“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转型”引发的思考【摘要】学案导学作为一种教学思想、教学策略,同时又是一种新的课堂操作模式,它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这一核心理念。学案导学促使我们对学习主体的关注,促使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将“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教促学”的理念落地,但是在使用、落实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由此引发了我们的一些思考。【关键字】导学案;存在问题;引发思考【正文】我校语文、数学教师自2011年9月开始尝试导学案的编写和使用,至今已经历时两年半,在此期间

2、,我们深切体会到学案导学作为一种教学思想、教学策略,同时又是一种新的课堂操作模式,它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这一核心理念。学案导学促使我们对学习主体的关注,促使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将“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教促学”的理念落地,但是在使用、落实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由此引发了我们的一些思考:问题一: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的过程被教师替代。引发的思考:学案导学课堂模式的转型,我们必须搞清楚“什么是学案?”学案是教师依据课标和教材内容,学生认知水平及已有知识,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地知识构建、方法

3、掌握、能力提升而设计的,供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使用的学习方案。因此,真正的学案导学并没有忽视了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有效的学案导学环节应该是:自主学习,提出问题——合作学习,探究问题——精讲点拨,解决问题,毫无疑问问题要从学生中来,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提问题,决不能只是教师简单地、机械地替代学生提出问题,布置任务。问题二:教师理念难以转变,教师业务能力亟待提高。引发的思考:任何一种课堂模式的变革都离不开教师理念的变革,只有转变教师的理念才能将这一课堂模式有效地推行。而理念的指引下需要的是教师理论水平、业务能力的提

4、高,简而言之,教师首先必须明白“教什么?怎么教?”才能引导学生明白“学什么?怎么学?达到什么要求?”特别是在小学阶段推行学案导学,教师对“教什么?”有较为明确的认识,但是却忽视了学习方法的指导,而这恰恰是中小学教学衔接存在的问题。问题三:学生预习不到位影响导学案的使用。引发的思考:学案导学不仅仅是在课堂上践行,要在课前,课后都得到落实,才能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预案的编写尤为重要,我们只有针对不同学段的学生进行科学合理地预习指导,提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预习的具体要求,使课前预习真正成为学生先行探究的自主学习活

5、动,而且教师要在课前充分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才能有效地进行学案导学。如:我针对中段精读课文、略读课文分别设计了不同的预习作业问题四:学案导学使课堂程式化,长久使用会使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引发的思考:目前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占据了主体地位,导致了低效甚至无效的课堂,学案导学是较好的一种扭转教师观念的教学模式,因为它能确保学生指向明确地获取知识,掌握多种学习方法,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但要避免学生的审美疲劳,我们就要探索适合不同年龄特点的小学生的导学模式,绝不能整齐划一,绝不能一成不变,因为小学阶段不同学段的学生认知水

6、平、行为控制、情感态度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异,为此,我们要尝试探索不同学科、不同学段、不同课型的学案导学模式。问题五:学案设计成了题案,使教学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引发的思考:学案导学作为一种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的教学模式固然能解决课堂教学合格的问题,但却不一定能够解决精彩的问题,如果操作不当甚至会使生动的课堂黯然失色,因为教师丰富的阅历本生就是知识,在师生互动中将教师积淀的阅历灌输给学生不仅能丰富学生的见识,还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特别是学案导学多年以来一直在初中、高中得到有效的推广,这两个年龄阶段的孩子从情感上分

7、析,学生情感内容日益丰富,社会性道德感有很大发展,情感的稳定性和控制能力有所增强。行动的冲动性和受暗示性大为减少,行为的自我调节能力有了明显的进步,能通过已有的学习经验、学习方法完成习题掌握知识,应对考试。而对于小学生,问题(任务)只是一个切入点,通过这个切入点更多的应该给予学生学法的指导,绝不能走极端,因此,在小学阶段推行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型,一定要把握好“度”,那就是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切记要交给学习方法,培养学习习惯,进而提高学习能力。参考文献:[1]赵加琛张成菊学案教学设计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

8、.8[2]逄凌晖教师如何写导学案天津教育出版社2012.1[3]太原教育局太原教育2014.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