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八下寄语十五同步练习

鄂教版八下寄语十五同步练习

ID:15045843

大小:20.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01

鄂教版八下寄语十五同步练习_第1页
鄂教版八下寄语十五同步练习_第2页
鄂教版八下寄语十五同步练习_第3页
鄂教版八下寄语十五同步练习_第4页
鄂教版八下寄语十五同步练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鄂教版八下寄语十五同步练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基础训练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呱呱坠地(  ) 莘莘学子(  ) 敞开心扉(  ) 祈祷(  )2、下列词语感情色彩一致的一项是(  )A、雨后春笋  欣欣向荣  愉悦  明媚B.千篇一律  囫囵吞枣  别出心裁  悲惨C、大显身手  想入非非  呕心沥血  深奥D、首屈一指  不言而喻  酷爱  屏幕3、选出下列问句不相同的一项(  )A、现在请同学们伸出你们的手来,掐一掐你们的胳膊或自己的脸,看疼不疼?B、手上扎了—根刺,您感觉怎么样?C.听见了没有,孩子们?不仅刘然感到自己的疼痛,刘然的妈妈也同样感到了。D.你会立即从抽屉里找到创可贴吗?4.作者演讲

2、的主题是什么?5、为了表达中心,作者巧妙的提出了哪几个问题?6.“我们就可以敞开自己的心扉,用我们自己的眼睛和耳朵,没有障碍地去感受这个世界和世界中的人们”这句话运用了的表达方式。7.这位家长的演讲情真意切、语重心长,读了这篇课文后你有哪些心里话想说?8.你怎样理解“养成公平、公正的观念……成为一个有同情心,有正义感的人”这句话?二、同步解读①再推下去,除了在亲人之间有这种互相感受、互相沟通、互相分担之外,对其他人、甚至不认识的人是否也能有这种感受?答案也是肯定的。在座的每一位孩子手上扎了刺从门外进来,在座的每一位家长都不会无动于衷的。②既然我们有这样的能力,

3、我们就可以敞开自己的心扉,用我们自己的眼睛和耳朵,没有障碍地去感受这个世界和世界中的人们,于是,“一身化作千万身”,许许多多人的幸福和快乐便都印在我们的心中,许许多多人的不幸和痛苦便都看在我们眼里。③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人类原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我们不是孤独的、孤立的,作为人类成员我们在生命的根部都是联系在一起的。从这个角度来看,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就不应该对别人的弱点和不幸抱讥讽嘲笑的态度,不应该对别人暂时的失败或某些缺陷持幸灾乐祸的立场,因为你自己也同样会有(  )、(  )、(  )或(  )。你没有任何理由对别人(  )、(  )或(  ),没有任何

4、理由伤害或继续伤害一个人。9.第①段开头画浪线的句子在文中结构上起什么作用?10.③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是什么句式?它有何特点?11.③段中说“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个角度”指的是哪个角度?12.在③段的括号中,下列哪组词语填入最恰当(  )A.失败、不幸、缺陷、弱点、颐指气使、伤害、轻视B.失败、不幸、缺陷、弱点、居高临下、伤害、轻视C、弱点、不幸、失败、缺陷、颐指气使、歧视、鄙视D.弱点、不幸、失败、缺陷、居高临下、歧视、鄙视三、美文赏读责任①英国王子查尔斯曾经说过:“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你不得不去做的事,这就是责任。”②责任不是一个甜美的字眼,它仅有的是岩石般的

5、冷峻。一个人真正地成为社会一分子的时候,责任作为一份成年的礼物已不知不觉地卸落在他的肩上。它是一个你时时不得不付出一切去呵护的孩子,而它给予你的,往往只是灵魂和肉体上感到的痛苦。这样的一个十字架.我们为什么要背负呢?因为它最终带给你的是人类的珍宝——人格的伟大。③20世纪初的一位美国意大利移民曾为人类精神历史写下灿烂光辉的一笔。他叫弗兰克,经过艰苦的积蓄,开办了一家小银行。但一次银行遭劫导致了他不平凡的经历。他破了产,储户失去了存款。当他带着一个妻子和四个儿女从头开始的时候,他决定偿还那笔天文数字般的存款。所有的人都劝他:“你为什么这样做呢?这件事你是没有责任

6、的。”但他回答:“是的,在法律上我没有责任,但在道义上,我有责任,我应该还钱。”④偿还的代价是三十九年的艰苦生活,寄出最后一笔“债务”时,他轻叹:“现在我终于无债一身轻了。”他用一生的辛酸和汗水完成了他的责任;而给世界留下了一笔真正的财富。⑤责任的存在,是上天留给世人的一种考验,许多人通不过这种考验,逃匿了。许多人承受了,自己戴上了荆冠。逃匿的人随羞时间消逝了,没有在世界上留下一点痕迹。承受的人也会消逝,但他们仍然活着,死了也仍然活着.精神使他们不朽。⑥我们都知道那个天黑了还不肯回家,站在路边哭泣的孩子。因为他要站岗,别的孩子早散了,可他为了坚守岗位宁愿站着哭

7、泣,因为这是他的责任。⑦愿我们所有的孩子都有这样的心灵,责任从小就在那里成长。⑧愿我们所有的人们都把责任之心携带在人生的道路上,让人生散发出淡淡的、金子般的光辉。13、文题“责任”是本文所论述的范围,你能看出作者的主张是什么吗?14.第①段去掉行不行?为什么?15.概括出③④段所写的内容。16.选文中③④段与⑤段有怎样的关系?17.⑤段中加直线的句子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极富哲理,请你也围绕“责任”这一话题,运用对比方法写出几句话来。18.在第⑥段中另加一个事例以证明文章论点。19.文勒口曲线的句子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说说这种方法在文中的好处。20.联系作为学

8、生的自己,说说你现在拥有什么样的责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