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教学资料]2012高二物理单元测试 第2、3、4章 原子结构 原子核与放射性 核能 7鲁科版选修3-5

[高二教学资料]2012高二物理单元测试 第2、3、4章 原子结构 原子核与放射性 核能 7鲁科版选修3-5

ID:15048547

大小:9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1

[高二教学资料]2012高二物理单元测试 第2、3、4章 原子结构 原子核与放射性 核能 7鲁科版选修3-5_第1页
[高二教学资料]2012高二物理单元测试 第2、3、4章 原子结构 原子核与放射性 核能 7鲁科版选修3-5_第2页
[高二教学资料]2012高二物理单元测试 第2、3、4章 原子结构 原子核与放射性 核能 7鲁科版选修3-5_第3页
[高二教学资料]2012高二物理单元测试 第2、3、4章 原子结构 原子核与放射性 核能 7鲁科版选修3-5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二教学资料]2012高二物理单元测试 第2、3、4章 原子结构 原子核与放射性 核能 7鲁科版选修3-5》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3、4章《原子结构原子核与放射性核能》单元测试1.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通过粒子散射实验的研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该学说包括的内容有()A.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原子核 B.原子的全部正电荷集中在原子核内C.原子的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原子核内D.原子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答案:ABC2.在卢瑟福的粒子散射实验中,某一粒子经过某一原子核附近时的轨迹如图所示.图中P、Q为轨迹上的点,虚线是经过P、Q两点并与轨迹相切的直线,两虚线和轨迹将平面分为四个区域.不考虑其他原子核对粒子的作用,则关于该原子核的位置,正确的是()A.一定在①区域 B.可能在②区域C.可能在③区域D.一定在④区

2、域答案:A3.如图所示为卢瑟福和他的同事们做粒子散射实验的装置示意图,荧光屏和显微镜一起分别放在图中的A、B、C、D四个位置时,下面关于观察到的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放在A位置时,相同时间内观察到荧光屏上的闪光次数最多 B.放在B位置时,相同时间内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只比A位置时稍少些C.放在C、D位置时,屏上观察不到闪光D.放在D位置时,屏上仍能观察一些闪光,但次数极少答案:AD4.在下列四个方程,X1、X2、X3和X4各代表某种粒子,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A.X1是粒子B.X2是质子C.X3是中子D.X4是电子答案:D5.由图可得出结论()A.质子和中子的质量之和小于氘

3、核的质量B.质子和中子的质量之和等于氘核的质量C.氘核分解为质子和中子时要吸收能量D.质子和中子结合成氘核时要吸收能量答案:C6.静止的镭核Ra发生衰变,释放出的粒子的动能为E0,假设衰变时能量全部以动能形式释放出来,则衰变过程中总的质量亏损是()A.B.C.D.7.有两束均由质子和氘核混合组成的粒子流,第一束中的质子和氘核具有相同的动量,第二束中的质子和氘核具有相同的动能.现打算将质子和氘核分开,有以下一些做法,这些方法中可行的是()A.让第一束粒子流垂直电场方向进入匀强电场后穿出 B.让第一束粒子流垂直磁场方向进入匀强磁场后穿出C.让第二束粒子流垂直电场方向进入匀强电场后穿出

4、D.让第二束粒子流垂直磁场方向进入匀强磁场后穿出答案:AD8.正电子是电子的反粒子,它跟普通电子的电量相等,而电性相反,科学家设想在宇宙的某些部分可能存在完全由反粒子构成的物质—反物质.1997年初和年底,欧洲和美国的科学研究机构先后宣布:他们分别制造出9个和7个反氢原子,这是人类探索反物质的一大进步.你推测反氢原子的结构是()A.由一个带正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 B.由一个带负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C.由一个不带电的中子与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D.由一个带负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答案:B9.“轨道电子俘获”也是放射性同位素衰变的一种形式,它是

5、指原子核(称为母核)俘获一个核外电子,其内部一个质子变为中子,从而变成一个新核(称为子核),并且放出一个中微子的过程.中徽子的质量很小,不带电,很难被探测到,人们最早就是通过子核的反冲而间接证明中微子的存在的.一个静止的原子的原子核发生“轨道电子俘获”,衰变为子核并放出中微子.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母核的质量数等于子核的质量数B.母核的电荷数大于子核的电荷数C.子核的动量与中徽子的动量相同D.子核的动能大于中微子的动能答案:AB10.一个静止的放射性原子核处于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由于发生了衰变而形成了如图所示的两个圆形径迹,两圆半径之比为1:16()A.该原子核发生了

6、衰变B.反冲核沿小圆做逆时针方向运动C.原静止的原子核的原子序数为15D.沿大回和沿小圆运动的粒子的周期相同答案:BC11. 1930年科学家发现钋放出的射线贯穿能力极强,它甚至能穿透几厘米厚的铅板,1932年,英国年轻物理学家查德威克用这种未知射线分别轰击氢原子和氮原子,结果打出一些氢核和氮核.若未知射线均与静止的氢核和氮核正碰,测出被打出的氢核最大速度为vH=3.5×107m/s,被打出的氮核的最大速度vN=4.7×106m/s,假定正碰时无机械能损失,设未知射线中粒子质量为m,初速为v,质子的质量为.(1)推导被打出的氢核和氮核的速度表达式;(2)根据上述数据,推算出未知射

7、线中粒子的质量m与质子的质量之比(已知氮核质量为氢核质量的14倍).解:(1)碰撞满足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与氢核碰撞时有解之得同理可得.(2)由上面可得,代入数据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