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2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ID:1506280

大小:2.78 MB

页数:37页

时间:2017-11-12

2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_第1页
2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_第2页
2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_第3页
2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_第4页
2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_第5页
资源描述:

《2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次世界大战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1、根本原因:二、目的:2、具体原因:3、直接原因(导火线):一、原因:1、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人类进入“电气时代”。2、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19世纪末20世纪初)请回顾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1、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人类进入“电气时代”。2、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19世纪末20世纪初)请回顾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使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激化。英、法、德、美比较表项目英德法美1870年工业产量所占

2、位次1913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1324142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1524经济发展不平衡:观察表中各国家在不同时期工业产量位次的变化,再比较所占殖民地的位次,看看你能得出什么结论?3政治发展不平衡:美德后来居上,反超英法各国所占殖民地与经济实力的比例倒挂。(德国为例)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说:“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蓝色的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1、漫画中德国水兵在英国水兵面前挑衅似地挥扬着德国国旗。德国人凭什么那么“牛”?——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德国工业实力已居欧洲第

3、一,世界第二.2、这段演说暴露了德国怎样的野心?——要重新瓜分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的野心。英、法、德、美比较表项目英德法美1870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1913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1324142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15241、根本原因:观察表中各国家在不同时期工业产量位次的变化,再比较所占殖民地的位次,看看你能得出什么结论?3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使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激化。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说:“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蓝色的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1、漫画中德国水兵在英国水兵面前

4、挑衅似地挥扬着德国国旗。德国人凭什么那么“牛”?——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德国工业实力已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2、这段演说暴露了德国怎样的野心?——要重新瓜分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的野心。3、德国为实现其野心的直接后果是什么?——两大军事集团形成,并疯狂扩军备战,使世界局势日趋紧张。意巴尔干问题突尼斯问题英法德奥俄世界市场、殖民地问题争夺巴尔干普法战争后果1879年1882年三国同盟189219041907三国协约2、具体原因:争夺霸权和殖民地二、目的(实质):两大军事集团(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形成,并疯狂扩军备战

5、。两大军事集团:三国同盟:三国协约: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英国、法国、俄国(核心)(核心)(同盟国)(协约国)1914年6月,奥匈皇储斐迪南大公偕夫人到新被吞并的波斯尼亚检阅军事演习,并访问其首府萨拉热窝。这次演习是以塞尔维亚做为假想敌人的,引起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的极大愤怒,他们组织暗杀小组。6月28日皇储车队经过萨拉热窝街头时,19岁青年普林西普冲出人群射杀了斐迪南夫妇,即震惊世界的“萨拉热窝事件”,它成为一战导火线。3、直接原因(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有人说他是民族英雄,有人说是恐怖分子,你是如何看待的?一位美国

6、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1、“火药桶”指什么地方?——巴尔干半岛2、是什么事件起了这种“火星”的作用?——萨拉热窝事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使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激化。两大军事集团形成,并疯狂扩军备战。萨拉热窝事件。争夺霸权和殖民地。第一次世界大战1、根本原因:二、目的(实质):2、具体原因:3、直接原因(导火线):一、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一、原因:二、目的(实质):三、经过:1、爆发: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2、交战双方:同盟国和协约国交战双方同盟

7、国协约国英国法国俄国意大利见风使舵的是?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一战爆发后,意大利加入协约国对德奥作战,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协约国进行的战争具有一定的正义性。B列强之间的关系以自身利益为转移。C意大利要帮助塞尔维亚实现民族独立。D意大利的背信弃义导致了三国同盟的分裂。【B】请思考各抒己见对意大利退出同盟国集团,加入协约国集团一方作战,你有何看法?第一次世界大战一、原因:二、目的(实质):三、经过:1、爆发: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2、交战双方:同盟国和协约国3、重要战役:凡尔登战役————英法与德(1

8、916年)“绞肉机”转折点比利时、法国北部和德法边境英法德波罗的海南岸至罗马尼亚俄德、奥匈巴尔干塞尔维亚奥匈时间:1916年2月至12月兵力:一百三十个师伤亡:七十余万人结果:虽未决出胜负,但此后,德奥方面困难重重,每况愈下,开始走下坡路。此战役为此成为一战的转折点。凡尔登战役第一次世界大战形势索姆河战役凡尔登战役法德展开的一场会战双方投入兵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