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质粒介导ampc酶肠杆菌科细菌对常用抗生素的体外活性分析

产质粒介导ampc酶肠杆菌科细菌对常用抗生素的体外活性分析

ID:15064766

大小:2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8-01

产质粒介导ampc酶肠杆菌科细菌对常用抗生素的体外活性分析_第1页
产质粒介导ampc酶肠杆菌科细菌对常用抗生素的体外活性分析_第2页
产质粒介导ampc酶肠杆菌科细菌对常用抗生素的体外活性分析_第3页
产质粒介导ampc酶肠杆菌科细菌对常用抗生素的体外活性分析_第4页
产质粒介导ampc酶肠杆菌科细菌对常用抗生素的体外活性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产质粒介导ampc酶肠杆菌科细菌对常用抗生素的体外活性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产质粒介导AmpC酶肠杆菌科细菌对常用抗生素的体外活性分析【摘要】目的通过对肠杆菌科细菌质粒介导AmpC酶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检测及其耐药性分析,探讨其主要耐药机理,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氯唑西林增效试验测定质粒介导AmpC酶,双纸片确诊试验测定ESBLs,并采用最小抑菌浓度法(MIC法)检测12种常用抗生素对这些菌株的体外抗菌活性。结果320株受检菌中共检出产质粒介导AmpC产质粒介导AmpC酶肠杆菌科细菌对常用抗生素的体外活性分析【摘要】目的通过对肠杆菌科细菌质粒介导AmpC酶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

2、s)的检测及其耐药性分析,探讨其主要耐药机理,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氯唑西林增效试验测定质粒介导AmpC酶,双纸片确诊试验测定ESBLs,并采用最小抑菌浓度法(MIC法)检测12种常用抗生素对这些菌株的体外抗菌活性。结果320株受检菌中共检出产质粒介导AmpC酶菌145株,产ESBLs菌160株,阳性率分别为45.3%、50.0%。产质粒介导AmpC酶组对氨曲南、头孢曲松、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45.2%~68.5%),其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AmpC酶组,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而产质

3、粒介导AmpC酶组和非产AmpC酶组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环丙沙星,头孢唑啉、头孢吡肟的耐药率均较高(41.3%~94.2%);对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头孢派酮/舒巴坦的耐药率均较低(0%~34.6%),两者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肠杆菌科细菌中产质粒介导AmpC酶的检出率较高,并且该类菌多呈多重耐药。临床可采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作为产质粒介导AmpC酶菌感染的经验治疗,也可根据药敏结果选用头孢派酮/舒巴坦、四代头孢菌素或阿米卡星等抗生素治疗。【关键词】AmpC酶;氯唑西林增效试验;耐药性分析当前由于各种&be

4、ta;内酰胺酶的产生导致革兰阴性杆菌对β内酰胺酶类抗生素普遍耐药。其中,产质粒介导AmpC酶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在持续使用头霉素类、β内酰胺酶类、酶抑制剂类复合制剂等抗生素的压力下日益常见,因此及时、准确地检测这些耐药酶并进行耐药性分析,对临床抗感染治疗中正确选择抗菌药物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有关产质粒介导AmpC酶与ESBLs细菌耐药性的报道较多[1],但大多采用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为此我们将余丹阳等[2]的AmpC酶检测方法稍加改进后,对从临床标本中分离的320株肠杆菌科细菌质粒介

5、导AmpC酶进行检测,同时运用双纸片确诊试验检测ESBLs,然后用最小抑菌浓度法(MIC法)检测12种常用抗生素对这些菌株的体外抗菌活性,以求探讨AmpC酶与耐药性之间的关系。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1.试验菌株收集2004年12月~2006年4月本院分离的头孢西丁(FOX)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320株,其中100株为大肠埃希菌,105株为阴沟肠杆菌,45株为产气肠杆菌,10株为河生肠杆菌,20株为肺炎克雷伯菌,18株为产酸克雷伯菌,12株为催产克雷伯菌,10株为其它肠杆菌科细菌。全部细菌均经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2全自动微生

6、物分析仪及其配套GNB鉴定卡确认。以不产酶的大肠埃希菌ATCC25922作为AmpC酶阴性对照,以已知产质粒介导AmpC酶的阴沟肠杆菌作为AmpC酶阳性对照。2.抗生素药敏试验药敏纸片头孢西丁(FOX)、头孢他定(CAZ)、头孢他定+克拉维酸(CD02)、头孢噻肟(CTX)、头孢噻肟+克拉维酸(CD03)、头孢曲松(CRO)和氨曲南(ATM)均为英国OXOID公司产品。药敏卡为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产品,批号为060204。药敏试验采用最小抑菌浓度法(MIC法),按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2004版标准判断结果。质控

7、菌株为铜绿假单胞菌ATCC28753和大肠埃希氏菌ATCC25922。ESBLs的检测严格按照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2004版标准进行。3.双纸片氯唑西林增效试验用灭菌蒸馏水将氯唑西林制成10mg/ml的溶液,用微量加样器取20μl氯唑西林溶液加于标准CAZ、CTX、CRO和ATM药敏纸片中心,制成含200μg氯唑西林的复合药敏纸片,于超净台中晾干后置-20℃冰箱保存备用。纸片药敏试验的操作按NCCLS推荐的纸片扩散法进行。氯唑西林复合药敏纸片与其相应的标准药敏纸片应贴在同一块涂布好受检菌的MH

8、平皿上,以保证两种纸片对同一受检菌的抑菌环直径具有可比性。如果氯唑西林复合药敏纸片的抑菌环直径超过相应标准药敏纸片的抑菌环直径5mm或5mm以上,判断为阳性;反之,判断为阴性。4.统计学处理采用统计学软件EpiInfor2000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