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嫩盆地水资源分布特征、开发潜力及世纪用水对策

松嫩盆地水资源分布特征、开发潜力及世纪用水对策

ID:15071110

大小:25.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8-01

松嫩盆地水资源分布特征、开发潜力及世纪用水对策_第1页
松嫩盆地水资源分布特征、开发潜力及世纪用水对策_第2页
松嫩盆地水资源分布特征、开发潜力及世纪用水对策_第3页
松嫩盆地水资源分布特征、开发潜力及世纪用水对策_第4页
松嫩盆地水资源分布特征、开发潜力及世纪用水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松嫩盆地水资源分布特征、开发潜力及世纪用水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松嫩盆地水资源分布特征、开发潜力及21世纪用水对策提 要 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我国国土规划和综合开发重点地区的松嫩盆地由于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加上长期的不合理开发,已经产生了许多严重的环境生态问题,水资源问题已经成为松嫩盆地各项经济建设发展的制约因素。为了实现松嫩盆地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论文以地下水系统理论为指导思想,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为研究目的,首先分析了松嫩盆地水资源的分布特征;然后在统计现有利用量和预报未来需水量的基础上,得出水资源的开发潜力;最后提出了松嫩盆地水资源在21世纪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对策。关键词 松嫩盆地;水资源;分布特征

2、;开发潜力;用水对策中图分类号 TV21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0-303704-0354-06松嫩盆地位于松辽平原北部,东、西、北三面分别以长白山、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山地为界,南面以松花江和辽河间的低缓高台地为界,总体上呈北东南西向延展的菱形盆地。地理坐标:东经121°21′~128°12′、北纬12/1243°36′~49°45′,总面积万km2,总人口2700万人[1]。图1松嫩盆地位置及水资源系统分区示意图Schematicdiagramoflocationandwatersystem'spision松嫩盆地是我国北方重要的能源交通基地、工业基地、商品粮和畜牧业发展基地,同

3、时也是我国国土整治和综合开发的重点地区。但目前松嫩盆地的水资源问题已经成为松嫩盆地各项经济建设发展的制约因素,而且由于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所产生的环境地质问题也日渐突出。为了实现松嫩盆地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必须对研究区内的水资源分布特征、开发潜力研究清楚。本文正是基于这一目的,在综合分析、统计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得出了松嫩盆地水资源的分布特征,开发潜力,并根据经济发展态势预测出未来水资源的供需关系,最后以此为依据来论述松嫩盆地水资源的用水对策。1松嫩盆地水资源分布特征区域地下水系统划分及系统特征根据盆地浅部区域地下水分布的主要控水因素——流域水系、地质构造、地貌条件以及区域性地下水分

4、水岭,可以将松嫩盆地地下水系统划分为5个地下水亚系统:即松花江流域高平原亚系统、嫩江流域高平原亚系统、嫩江流域山前平原亚系统、中央低平原亚系统、松嫩干流亚系统。12/12地下水系统是受相互存在有机联系的诸多因素控制的、时空分布具有四维特性的统一整体。松嫩盆地地下水系统的输入系统由降水入渗、河水入渗、灌溉水回渗和侧向地下径流补给组成,其中以降水入渗占主导地位;输出系统由潜水蒸发、向河流排泄、侧向径流排泄和人工开采组成,其中潜水蒸发和人工开采占重要地位;而运转系统则由松嫩盆地地下水系统的5个亚系统组成。盆地地下水流的总趋势是由东部、北部和西部三面山区流入盆地;南部由松辽分水岭向北流动,从盆地周

5、边汇入盆地中部,在第二松花江和嫩江汇流处形成松嫩盆地地下水区域地下水的排泄中心。盆地地下水通过松花江河谷第四系孔隙潜水及河水向东流出本系统,注入东部的三江平原。松嫩盆地水资源分布特征松嫩盆地地下水资源分布特征松嫩盆地地下水天然资源主要由降水入渗补给量、灌溉水入渗补给量、河水入渗补给量和山前侧向径流补给量组成。本次研究采用补给量法计算出松嫩盆地各亚系统的地下水天然资源量。表1松嫩盆地地下水资源分布特征表Table1DistributionofgroundwaterresourcesinSongnenBasin亚系统名称代号天然资源12/12天然资源模数可采资源可采资源模数松花江流域高平原Ⅰ嫩

6、江流域高平原Ⅱ嫩江流域山前平原Ⅲ中央低平原Ⅳ松嫩干流Ⅴ合计  松嫩盆地大部分地区以农业、农牧业供水为主,开发利用地下水基本上呈区域性分散开采和间歇性开采的方式,因此,本次研究采用均匀布井方案进行区域地下水可开采资源的计算。由表1可以看出,松嫩盆地地下水天然资源量为×108m3/a。地下水资源在空间上分布不均匀,按水资源模数分析:松嫩干流地下水亚系统最丰富;其次是嫩江山前平原地下水亚系统;中央低平原亚系统中等丰富;而嫩江流域高平原与松花江流域高平原地下水资源较贫乏。从表1还可以看出,全盆地50%~60%的地下水资源分布在松嫩干流和嫩江山前平原亚系统,是地下水开发利用的最有利地区。由于松嫩盆地

7、地下水系统具有双层和多层含水层系统的特征,所以有必要分析地下水资源在垂向的分布特征。表2松嫩盆地地下水可采资源垂向分布表Table2DistributionofexploitablegroundwaterresourcesinverticaldirectionofSongnenBasin亚系统名称代号各层地下水可开采资源所占比例12/12潜水中深层承压水深层承压水松花江流域高平原Ⅰ嫩江流域高平原Ⅱ嫩江流域山前平原Ⅲ中央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