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州六月荔枝丹多

南州六月荔枝丹多

ID:15079676

大小:14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01

南州六月荔枝丹多_第1页
南州六月荔枝丹多_第2页
南州六月荔枝丹多_第3页
南州六月荔枝丹多_第4页
南州六月荔枝丹多_第5页
资源描述:

《南州六月荔枝丹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一、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先主后次,由表及里的说明顺序,及说明文常用的几种说明方法。 2、领会本文准确地运用语言和引用古代诗文加强说明效果。 3、了解荔枝的生态特征及其生产情况,丰富科学知识。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本文的结构方式。 2、难点: 本文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三、教学时数:    二课时四、教学方法:1.合作探究法2.点拨法3.竞赛激励法五、教学用具:1.多媒体2.实物投影仪六、预习作业:1、阅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认识荔枝。2、划出本文重要词语,正音、辨形、释义。七、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教师提问:你吃过荔枝吗?你对它了解吗?学生可能答:吃过。荔枝

2、表皮粗糙,红色,肉甜。教师明确:学习本文,了解荔枝。(二)教师明确文体知识1: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属于说明文。2:科学小品:多用文艺性笔调介绍科学知识和阐述科学道理,使人获得科学知识的同时还能得到某种思想感情的陶冶和艺术上的享受的一种文体3:特点:知识性、趣味性、通俗性。(三)解题:     “南州六月荔枝丹”是明朝陈辉《荔枝》诗中的句子。用古诗命题蕴藉含蓄,引人入胜。此题内涵丰富: 产地南州,泛指我国南部地区;成熟的季节六月(公历七月);鲜果的色彩丹,绚丽如丹。突出了荔枝生态的主要特点产地、成熟期、颜色。充满诗情画意,而且引古诗为题,也与全篇广泛引证的风格统一起来。 (四)作者简介:

3、     贾祖璋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科普作家。他创作、编写、翻译了二十九部生物学著作。现任中国科普创作协会副理事长。贾祖章先生虽已八旬有余,但他人老心不老,现在终日伏案著述,陆续写出了许多优秀科普作品。《南州六月荔枝丹》《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都选自他的《生物学碎锦》。(五)熟读课文,字词正音  下面我们一起来给下面这些加下划线的字词注音,考察一下大家的预习效果。红缯zēng 紫绡xiāo  瓤ráng   醴酪lǐlào 龟裂jūn  绛囊jiàngnáng  渣滓zhāzĭ 萌蘖méngniè(六)编写全文提纲,理清文章脉络通过这个结构提纲,使学生明确:《南州六月荔枝丹》介绍荔枝这

4、种水果的生态特点,因此从生态特征写起,写到它的生产情况,并且以生态特征为主,生产情况为次,这是文章的总顺序。写荔枝的生态特征,主要是些果实的特点,这一部分的说明顺序是由表到里,即从外部形态写到内部结构,一层一层,从外壳写到内核,条理非常清楚。(七)教师小结:这些内容极大地丰富了文章的知识性和趣味性,使得文章生动了许多,也极大地激发了我们阅读的兴趣。(八)作业:1、整理全文提纲;2、熟读下面这首诗,挖掘所蕴涵的一条重要信息。荔枝陈辉(明)南州六月荔枝丹,万颗累累蔟更团。绛雪艳浮红锦烂,玉壶光莹水晶寒。高名已许传新曲,芳味曾经荐大官。乌府日长霖暑静,几株斜覆石阑干。第二课时(一)导入:我们

5、学过许多种说明方法,可已掰着指头数一数,我们学过哪些说明方法:举例子;打比方(比喻);作比较(对比);引言论(引用);列数字;下定义;分类别。引用就是其中的一种。而在我们这篇课文里,它更可谓独领风骚,大放异彩。“南州六月荔枝丹”以诗为题,新颖,同时也很有概括力(荔枝的重要信息)。(二)回顾第一课时所学内容,组织同学分组抢答问题。比赛规则:1.比赛分为两组,各组组员举手抢答问题.2.请同学们根据荔枝的种类给自己所在组取个名字,种类如下:糯米糍、挂绿、妃子笑、水晶球、桂味、雪怀子等等。3.比赛实行积分制,答对一题加一分,答错不减分.作答必须完整.4.比赛时,除参赛选手外,其他人不得作答.否

6、则,扣除该组积分.请抢答:1.你吃过荔枝吗?请简要描绘一下荔枝的形态和味道.答:果实成球形或卵形,红色.果肉白色,多汁,味很甜.2.找出白居易<<荔枝图序>>中关于荔枝的描述性诗句,并说说它好在哪里?缺在哪里?答:“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1)好:诗文连用四个比喻,写了荔枝外壳色彩的红艳,肉膜质的轻柔,瓤肉的洁白,浆汁的香甜,引用来对荔枝形态做总的说明,起总领全文作用.文字优美简练,富有诗情画意.(2)缺:文句抓住了字的联想意义,却丢失了字的直指意义,没能准确地描绘荔枝形态。3.文章从哪几方面来写荔枝的生态(包括荔枝果和花)?答:果:形态:外壳、颜色、形

7、体、大小。果实:膜、肉、(贮运)、核。花:花多,花期长。4、为了说明荔枝的果肉不耐贮藏,文章引用了唐代诗人谁的诗句?答:唐代杜牧.5、选择:杜牧这首诗真正的写作意图是什么?(C)a荔枝不耐贮藏b告诉人们古代荔枝的运送方式c揭露鞭挞唐玄宗和杨贵妃骄奢淫逸的生活d说明杨贵妃爱吃荔枝6、本文谈到了荔枝的生产,是从哪几方面谈到的?答:产地、品种、移植和发展7、宋徽宗《宣和殿荔枝》有诗云“密移造化出闽山,禁御新栽荔枝丹”,说明了荔枝的什么特点?答:生活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