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周周清试题6.3

七年级语文周周清试题6.3

ID:1508580

大小:6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1-12

七年级语文周周清试题6.3_第1页
七年级语文周周清试题6.3_第2页
七年级语文周周清试题6.3_第3页
七年级语文周周清试题6.3_第4页
七年级语文周周清试题6.3_第5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周周清试题6.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班级:姓名:学号:七年级语文周周清试题6.3一、积累运用:(共59分)1.根据注音将汉字写在下面横线上,要求书写工整、规范、美观。(9分)(1)yì站(2)xiǎng田(3)chuī烟(4)梳zhuāng (5)  lào 印(6)稻suì(7)yíng  绕   (8)sài  上 (9)  荒huì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时候,什么苍松啊,翠柏啊,碧梧啊,修竹啊……都挽不住游人。B.至于下一个星期天到哪里去参观?大家要好好商量一下,作出决定。C.在张择端所绘的著名的“清明上河图”中,我们能找到一家飘着书香气的清朗开阔的书铺。书铺外的幌子上写着“书坊”两个

2、大字。D.为解决国际电子商务中出现的争端,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已经倡议建立一个ADR,(替代争议解决系统)为消费者提供解决纠纷的一个途径。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四川汶川的映秀镇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依山傍水,山清水秀,为游客所称道。B.近年来,我国除了依据国际法不断向非法占有中国文物的国家提出严正交涉外,每年还拨出数千万资金到海外回购流失文物。即便如此,一切努力还都只是杯水车薪。C.五个福娃形象可爱,栩栩如生,是最受欢迎的奥运纪念品。D.站在山顶四处眺望,只见经过退耕还林的山区风景秀丽,草木葱茏,进退维谷。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

3、.这位教练不喜欢无时无刻地指导球员的技术动作,因为他对自己的队员们充满了信心。B.许多政府部门和企业单位都以充满人文关怀的实际行动解决部分下岗职工就业。C.“东方明珠”号是一艘设施齐全、装修豪华、服务一流的游轮,归属于长江轮船公司管理。D.实践证明,知识是点燃智慧的火把;一个人知识的多寡,往往取决于他的勤奋程度。5.根据提示补全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16分,每空1分)(1)已是悬崖百丈冰,。(2),只有香如故。(3)双兔傍地走,。(4),她在丛中笑。(5)晴川历历汉阳树,。(6)江山如此多娇,。(7)须晴日,,。(8),寒光照铁衣。(9)⑤《沁园春·雪》点明全词主旨的句子:,,。(10

4、),岁晏有余粮。(11)征蓬出汉塞,。(12),五十弦翻塞外声。(13)了却君王天下事,。6.理解句式特点,在具体的语境中完成下面的句子。(4分)5希望是如此的神奇,能让一个人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在,只要我们自己不放弃,就没有力量能够摧毁我们心中的希望。7.名著阅读。(3分)话说孙悟空来到翠云山向之妻铁扇公主借,孰料这铁扇公主竟是被悟空当年降服的之母,悟空闻之,不禁大惊失色,暗暗叫苦。8.专题与综合实践活动。(13分)⑴“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和谐美好图景已经很难寻觅,参与了班级组织的“保护野生动物的一次活动”后,你对如何保护青蛙一定有一些好的想法,请你写出来。(至少两点

5、)(4分)⑵佛教以莲花象征,因莲花吉祥清静,能悦众心。(2分)⑶你们班将要举行咏荷诗歌赛诗会,,你能为小明准备一些咏荷的诗句吗?(至少写两句,4分)⑷姜堰中学高考连年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但还有少数家长对学校的情况不太了解,想登录学校网站了解一下,却又不知姜堰中学的网址。如果你帮他用关键字搜索的方法搜索学校网站,你可以这样做,先打开一个搜索网站,如(搜索网站名称),再在搜索工具栏里输入(关键字),再按一下键,就可以搜索到姜堰中学网站了。(3分)9.请你把下面的内容概括成一句话新闻:(4分)新华社新德里6月1日电印度南部和北部地区从5月下半月以来,持续出现高温天气

6、,平均气温在43.5至47摄氏度;个别地区气温高达50摄氏度之上。根据官方公布的数字,至6月2日为止,全国共有1045人在热浪中丧生。一句话新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理解与赏析:(共41分)10.阅读白居易的《暮江吟①》,完成下列三题。(10分)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②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③月似弓。注:①本诗大约是长庆二年白居易写于赴杭州任刺史途中。当时朝政昏暗,牛李党争激烈,诗人谙尽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②真珠即珍珠。③可怜:指可爱。⑴全诗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5⑵请赏析首句中“铺”的

7、妙处。(4分)⑶请体会“露似真珠月似弓”的表达效果。(4分)(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以下各题。(共18分)昔有痴人往大池所,见水底影有真金像,谓呼“有金”,即入水中挠泥求觅。疲极不得,还出复坐。须臾水清,又现金色,复更入里,挠泥更求觅,亦复不得。其父觅子,得来见子,而问子言:“汝何所作,疲困如是?”子白父言:“水底有真金,我时投水,欲挠泥取,疲极不得。”父看水底真金之影,而知此金在于树上,所以知之,影现水底。其父言曰:“必飞鸟衔金着于树上。”即随父语,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