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律启蒙课至课教案

声律启蒙课至课教案

ID:15086534

大小:41.16 KB

页数:44页

时间:2018-08-01

声律启蒙课至课教案_第1页
声律启蒙课至课教案_第2页
声律启蒙课至课教案_第3页
声律启蒙课至课教案_第4页
声律启蒙课至课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声律启蒙课至课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声律启蒙15课至30课教案(一)《声律启蒙》的教材功能:1、学习声韵格律2、了解应对规则3、学会诵读方法4、奠基诗词底蕴5、尝试实践运用(二)编写体例1、采用按韵分编,择韵串联成文《声律启蒙》按平水韵30个韵目分编,分上下卷,每卷有15个韵目。上卷:“一东、二冬、三江、四支、五微、六鱼、七虞、八齐、九佳、十灰、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删;下卷:一先、二萧、三肴、四豪、五歌、六麻、七阳、八庚、九青、十蒸、十一尤、十二侵、十三覃、十四盐、十五咸”。作者根据平水韵目表,选择相应的韵脚以对词、诗文、对句的形式

2、编写而成的韵文。(如:一东,平水韵部表的第一个韵目是“ongg”韵,韵目是以第一个韵脚命名的,东是这韵目的第一个字,所以称为“一东”。在平水韵表中一东的韵目共收录了74个韵脚:东同铜桐筒童僮瞳中衷忠虫终戎崇嵩弓躬宫融雄熊穹穷冯风枫丰充隆空公功工攻蒙笼聋珑洪红鸿虹丛翁聪通蓬烘潼胧砻峒螽梦讧冻忡酆恫总侗窿懵庞种盅芎倥艨绒葱匆骢。《声律启蒙》“一东”的韵文选择了这一韵目其中东铜童弓宫穷风空虹红翁通12个韵脚,串联成对词或对句。2、行文注重平仄,音韵相谐和美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

3、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沿对革,异对同,白叟对黄童。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颜巷陋,阮途穷,冀北对辽东。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尘虑萦心,懒抚七弦绿绮;霜华满鬓,羞看百炼青铜。3、由简至繁铺陈,循环往复重现沿对革,异对同,白叟对黄童。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颜巷陋,阮途穷,冀北对

4、辽东。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尘虑萦心,懒抚七弦绿绮;霜华满鬓,羞看百炼青铜。贫对富,塞对通,野叟对溪童。鬓皤对眉绿,齿皓对唇红。天浩浩,日融融,佩剑对弯弓。半溪流水绿,千树落花红。野渡燕穿杨柳雨,芳池鱼戏芰荷风。女子眉纤,额下现一弯新月;男儿气壮,胸中吐万丈长虹。4、内容包罗万象,善于涉典用故在内容选材上,《声律启蒙》对词、对句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但是对词与对句之间在意义上没有内在的联系。如: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

5、尘虑萦心,懒抚七弦绿绮;霜华满鬓,羞看百炼青铜。《声律启蒙》的许多对句中含有大量的典故,采用了叙事、抒情、咏史、议论的手法,精辟而凝练地表达出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态度的看法。对句中巧妙运用典故,使得对句具有历史的厚重感,更富哲理,发人深省,耐人寻味。因此,理解对句时,必须对文中涉及的典故有所了解,才能让学生理解过程做到晓其事,—————————————————————————————————————————————————————察其情,悟其理。5、运用由简入繁,循环往复形式在对句结构上,采用从单字对到双字

6、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字)十一字对,形成从单字到多字的层层属对,由于对词或对句前后押韵,平仄有序,声韵协调,读起来,琅琅上口。每一篇韵文有三节,结构与节奏相同。如课文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沿对革,异对同,白叟对黄童。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颜巷陋,阮途穷,冀北对辽东。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尘虑萦心,懒抚七弦绿绮

7、;霜华满鬓,羞看百炼青铜。贫对富,塞对通,野叟对溪童。鬓皤对眉绿,齿皓对唇红。天浩浩,日融融,佩剑对弯弓。半溪流水绿,千树落花红。野渡燕穿杨柳雨,芳池鱼戏芰荷风。女子眉纤,额下现一弯新月;男儿气壮,胸中吐万丈长虹。二、目标设置(一)以感知、发现、领悟“三美”为核心。“三美”:音韵美、形式美、意境美《声律启蒙》的对词与对句节奏明快,整齐规范。如:花开红锦绣,水漾碧琉璃。去妇因探邻舍枣,出妻为种后园葵。笛韵和谐,仙管恰从云里降;橹声咿轧,渔舟正向雪中移。上下两联字数相等,句式相应,词性相同,平仄相谐,内容相衬。声律严

8、格、上联必须仄声结尾,下联必须平—————————————————————————————————————————————————————声结尾。在诵读中给我们呈现出“三美”即音韵美、形式美、意境美。(二)在诵读中传承,在运用中弘扬只有弘扬诗文联语的美,才能彰显传统文化的魅力,根据我们传承传统文化,弘扬国学经典的教育宗旨,结合《声律启蒙》的教材特点,如何在课程实施中引领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