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岩专业考试心得

注岩专业考试心得

ID:1509134

大小:80.00 KB

页数:29页

时间:2017-11-12

注岩专业考试心得_第1页
注岩专业考试心得_第2页
注岩专业考试心得_第3页
注岩专业考试心得_第4页
注岩专业考试心得_第5页
资源描述:

《注岩专业考试心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一位老勘察人员对岩土注册考试的亲身感悟据我所知,二次岩土注册考下来,还有很多老同行没考过。在这些同行中,有相当部分人专业工作能力都不错,可以说是勘察单位的骨干和专业带头人,但就是还过不了考注册这个关!他们多年来一直从事工程勘察,实际工作经验很丰富,的确有一定的实际工作水平,但大范围的基础理论却很陌生,一时还很难考过.  有一位叫"xxx”的朋友曾经说过:"既然经验丰富,这种小考试当然很轻松就能拿下”。  对此,我有不同看法:经验丰富就能轻松拿下这岩土注册考试了吗?这样的考试能说是“小考试”吗?    从二次考过岩土注册的人来看:做土工试验的可以考过,搞结

2、构的也可以考过,搞桩基检测的也可以考过,从没做过勘察的人考过的也有(这些人的确有,有名有姓,我们也认识)。一直从事勘察工作的人没考过的太多了,甚至很多是师兄级的勘察人员(这些人也有名有姓,我们也很熟)。就我们几个相近城市一带的,据我所知:77、78、79级进大学的老勘察人员至少有十几二十几个没考过,他们是文革后考上的大学生,有的还下乡插队多年。这三届学生上大学很不容易,当时高考录取率还不到5%,他们在校时读书都很认真,老师们有口皆碑。假如把考试和实际水平划等号,那么这些人真的就那么不行吗?我想很多应该不是的(至少我不是,我可以很自信地说!)。 注册没考好

3、,这里面包含很多因素:  1. 我认为最关键的是有没有花很多时间去好好看书。工程地质学,水文地质学,土力学,岩石力学,地基与基础;各种工程地质原位测试技术,土工试验,岩石力学试验,钻探技术工艺等。建工,水利水电,公路铁路,港口码头……等等,各种行业的岩土工程勘察你都要会;不管你平时有用或没用的,或许说你以后永远也用不到的,你都必须会。勘察的要会,设计的也要会(基础设计,基坑支护,边坡稳定,地基处理等等)。各种不良地质现象和地质灾害的调查和防治措施,一辈子都见不到的各种特殊性土的岩土工程,你都要会。 所有涉及到以上内容的规范都要看,规范中的正文和附录要熟,

4、相关的条文说明要理解。 以上所说的那些知识面不仅要看懂,而且还要做习题。只会自己行业的勘察绝对是不行的!  2.这些人年纪较大(他们大都在40-50岁,有的还大于50岁)。他们记忆力差,反应慢,平时会的东西到考场就不一定会,或考试时间不够用,不象当年。  本来他们这些人完全可以用考核方式获得岩土师注册资格的,但由于他们所做的项目没评优获奖(70年以后本科毕业的要以评优获奖做为考核的唯一条件)。其实评优也是不难的,他们没去评优获奖也是有很多因素的:有工作因素,有领导因素,有舞台大小因素等等,说不清的。  等到年纪大了再来个什么考试的,总觉得和十几年前不一样

5、的。大学毕业6-7年,基础理论还好,参加考试正好,况且也还有很多人没考过。而这些人毕业都20几年了,规范都改了好几次,专业基础理论平时涉及不到的早就忘了,一定要花很多时间来看以前会而现在不会了的东西。    搞勘察的很偏重工程实践经验,我们的很多理论与实际不符合:   当你从郊区路边走过时,你会看到很多人工边坡几年来也不坍塌;但只要你一计算,肯定是不行的,一定要支护,可它没支护就是不会坍塌;   有些基坑,计算后要花很多钱围护,但实际开挖起来却没事,或稍稍支护就行;   不少桩基,用你提供的指标计算出的单桩承载力和实际的压桩结果相差太大了;   有些淤泥

6、层,你的勘察成果说它是流塑的,可开挖后它一点也不流,甚至直立性很好;   地基沉降变形计算,计算后结果要下沉十几厘米或几十厘米,可实际上它就是不沉,或只下沉一点点;    很多勘察报告,说有地下水需降排水,可基槽开挖后却没水;   有的砂层,你判它会液化,可打桩时却穿不过液化层;你建议可以做为桩基持力层,可桩却停不住.....  太多这样的实例了,怎么办?要结合工程实际经验,理论结合实际。所以说没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不行,没有实际的工作经验也不行。   我们的理论还很不成熟,做为国家的规范也都还有不合理之处。  你提供的浅基承载力每平方米差它个2-3吨很

7、难说你对与不对;不象设计荷载取值,每平方米差个0.1-0.2吨马上可以说你不符合哪一条规范。  所以我们搞勘察的,必需结合实际的工作经验。     可是考试就没考这些实际经验的东西,所以说考试和工程实际经验是没直接关系的。   考试是为了注册而设的考试,是好几个行业的专家学者出的考题。我们多数是一直从事某种行业的人,要去应付多种行业知识的考试,东一枪西一炮的,实在难于抵挡。  所以说,这样的考试,并不是一种“小考试”。   本来考一考也是很好的,可以温故知新,“充充电”,但考下来却有一种很难受的感觉:  你会的它不考,你不会的它却考了很多;  平时工作中

8、常用的它考的很少,用不到的它却考了很多;  干这行的考不过,没干这行的却考过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