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例下腔静脉型布

17例下腔静脉型布

ID:15100455

大小:30.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8-01

17例下腔静脉型布_第1页
17例下腔静脉型布_第2页
17例下腔静脉型布_第3页
17例下腔静脉型布_第4页
17例下腔静脉型布_第5页
资源描述:

《17例下腔静脉型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17例下腔静脉型布作者:刘玉娥,唐文恒,张婧娴,赵丽,岳建容,曹俊卿【关键词】布  [摘要]目的:分析介入治疗下腔静脉(IVC)阻塞型布加氏综合征的疗效。方法:17例经B超、CT、血管造影检查确诊为IVC型布加氏综合征伴肝静脉开放的患者。膜性狭窄2例,膜性闭塞4例,节段性狭窄2例,节段性闭塞9例。17例均经股静脉开通,行PTA术和(或)内支架置入术。结果:17例介入治疗均获成功,成功率100%。术后临床症状和体征在2周内部分或全部消失。随访4个月~24个月,平均14个月,无再狭窄。结论:介入治疗IVC型布加氏综合征,疗效确

2、切且安全。  [关键词]布加氏综合征;介入放射学;内支架  布加氏综合征(Buddchiari7syndrome,BCS)是指由于肝静脉和(或)其邻近的下腔静脉(IVC)发生阻塞而引起的肝静脉和(或)IVC血流受阻,产生的一系列临床症候群。以往对该病的治疗多采用外科手术治疗,其创伤大、并发症多、术后死亡率和复发率高[1,2]。随着介入治疗的开展,介入治疗已成为BCS的首选治疗方法。我院对2003年7月至2005年6月17例IVC阻塞型BCS患者行介入治疗,本文总结和分析了其介入治疗操作技术、疗效及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3、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自2003年7月至2005年6月对我院共收治的17例IVC阻塞型BCS患者行IVC开通术和(或)支架置入术。其中男性11例,女性6例,年龄16岁~74岁,平均年龄44.3岁,病程6个月~7a。临床表现:腹胀、乏力及胸腹壁浅静脉曲张14例,肝脾肿大10例,腹水5例,双下肢水肿及静脉曲张4例,下肢色素沉着4例,皮肤、巩膜轻度黄染1例。全部病例术前均行腹部彩超及CT增强扫描初步诊断,然后DSA造影明确诊断。DSA造影示:IVC膜性狭窄2例,膜性闭塞4例,节段性狭窄2例,节段性闭塞9例[3],并行

4、不同方法进行介入治疗。本组病例肝静脉均开放。  1.2 介入治疗方法  1.2.1 造影方法 完善术前各项检查后,用seldinger法经右股静脉穿刺,置入5F猪尾巴导管于肾静脉开口水平以下的IVC内造影,然后交换57Fcobra导管行肝静脉造影。IVC膜性或节段性狭窄者,将导管通过狭窄段于IVC近右心房处再做造影。对IVC完全阻塞者,则穿刺右颈静脉,置入导管于右心房IVC开口处,行双向造影,并行狭窄及闭塞两端的压力测定[3]。  1.2.2 造影表现 膜性狭窄下方IVC呈穹隆状,上方可见造影剂呈喷射状进入右心房;节段性狭

5、窄者造影剂通过狭窄段缓慢;膜性及节段性闭塞者可显示闭塞长度、范围,闭塞下部一般无明显扩张,但侧支开放,奇静脉、半奇静脉、腰升静脉、脊椎旁静脉等明显增粗,走行迂曲。  1.2.3 介入治疗 当明确病变类型、范围后,选择介入治疗方法。2例膜性狭窄患者行单纯球囊扩张,2例节段性狭窄患者,交换加硬导丝通过狭窄段,直接置入COOK公司或国产Ф30mm“Z”型腔静脉支架。4例膜性闭塞患者,首先行破膜技术。9例节段性闭塞患者,5例用泥鳅导丝通过病变段的潜在腔隙探到膜孔进入右心房,另外4例导丝通过病变段的潜在腔隙未能探到膜孔,采用导丝硬头

6、破膜技术。破膜成功并确认穿刺入右心房后,交换Amplatz加硬导丝,先用Ф10mm或12mm球囊预扩闭塞段,此时经静脉给予速尿20mg~40mg。然后交换Ф18mm或20mm球囊进行扩张至压迹消失,选择合适支架送入推送器,定位后在透视下释放。退出导丝,送入猪尾巴导管重复造影并测压。本组病例共置入支架Ф30mm×50mm2个,Φ30mm×75mm14个,其中一例节段性狭窄患者置入2个。7  1.3 术后处理及随访 术后穿刺处压迫止血,1周内静脉滴注抗生素预防感染;注意回心血流增加可能造成的心力衰竭,并积极处理;随访术后肝、肾

7、功能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抗凝治疗3个月~6个月,如口服肠溶阿司匹林100粒/d等;术后1周、1个月行腹部B超检查,了解IVC血流通畅情况及支架位置,以后每隔半年行B超或其它影像学检查。  2 结果  17例患者手术全部成功,成功率100%。行单纯球囊扩张2例,单纯支架置入2例,球囊扩张加支架置入13例,共置入支架16个,其中1例节段性狭窄患者置入支架2个。穿刺破膜开通9例,均用导丝硬头穿刺成功;导丝通过病变段潜在腔隙探寻到膜孔开通4例。术后重复造影检查,IVC管径接近正常,侧支循环消失。其症状、体征在1周内基本消失。胸腹

8、壁浅静脉在术后第2天基本消失,腹胀、腹痛在24h之内缓解,下肢色素沉着部分减退。所有病例术中、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随访2个月~24个月,彩超检查未发现IVC再狭窄者。  3 讨论  3.1 BCS的病因和病理改变 自1845年Bud7d首先描述了肝静脉的血栓形成,Chiari于1899年报道了肝静脉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