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古书的注解(6)

古汉语古书的注解(6)

ID:15101980

大小:43.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8-01

古汉语古书的注解(6)_第1页
古汉语古书的注解(6)_第2页
古汉语古书的注解(6)_第3页
古汉语古书的注解(6)_第4页
古汉语古书的注解(6)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汉语古书的注解(6)》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古书的注解语言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社会中万事万物的变化,必将引起语言的变化,也就出现古语和今语的不同。这样,人们阅读古代文献,就会产生一定的困难。如清代学者戴震所说:“昔之妇孺闻而辄晓者,更经大师转相讲授仍留疑义,则时为之矣。”因此,今天我们要想比较顺利地读懂一部古书,就要参看前人的旧注。有些文字比较艰深的古书,如果不参看旧注甚至根本无法读懂。因此,了解古书旧注的体例、注解的方法以及它的局限性,对我们提高阅读古书的能力,是会有很大帮助的。注解古书的工作开始于汉代。秦以前的许多典籍传到汉代,由于种种原因:语言的发展、口授和传抄的错误等,汉代人已经不能完全读懂,于是有一些人专

2、门为这些古书做注解,像毛亨、孔安国、马融、郑玄等,都是著名的注解家。到了唐代,距离汉代又有六七百年了,许多汉人的注解在唐代人看起来,又不是那么容易理解了,于是出现了一些新的注解。到了今天,由于时代久远,古代文献的注解一般都比较难读。有两方面的原因:①注解家数繁多,看法多不一致,难于取舍。②注文简略,体例和用语一般人不熟。要想读懂它们,就要它对的体例有大致的了解。下面我们就以现在最通行的《十三经注解》中的《诗经》为例,讲解一下古书注解的体例。如:《诗·鄘风·硕鼠》(汉毛亨传郑玄笺唐孔颖达正义)一、注释家和相关术语:1、毛亨:秦末汉初的鲁人(今山东曲阜)。相传为“毛诗学”的开创者,

3、世称毛公。为别于毛苌,又称大毛公。作《毛诗诂训传》,简称《毛传》,为现存最早的一部随文释义的注疏,属古文学派。传:注释术语。解释古今之言语者谓之传。自西汉视儒家著作为经之后,便把对经典的训释,阐发通称“传”。例如:《毛诗诂训传》即是对《诗经》字、句的全面训释。2、郑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作“郑元”,避康熙讳):字康成。东汉高密人。其立论以古文经说为主,而兼采今文经说,是揉合古、今文经学第一人,为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世称“郑学”。著作仅存《毛诗笺》。笺:注释术语。其名始于东汉郑玄的《郑玄笺》。郑玄《六艺论》云:“7注《诗》宗毛为主。毛义若隐,略更表明;如有不同,即下己意。”可见

4、,“笺”是一种具有补充、订正和阐发性质的注释。3、孔颖达:唐冀州衡水人。奉诏著《五经正义》,其书今存。代表了唐代注疏训诂水平。疏:注释术语。亦称“正义”。《说文》:“疏,通也”。注释名为疏,就是指对文字的疏通。其内容包括对正文的注释和对前人传注的注释两个方面。即兼释经文和传注。最初,“正义”和“疏”有别,官注称“正义”,私注叫做“疏”,后来不分了。此外,也有少数名为“正义”,其实是注而不疏的,如唐张守节的《史记正义》只是为《史记》作注,并无“疏”义。二、《十三经注疏》的体例相鼠。刺无礼也。卫文公能正其群臣而刺在位承先君之化无礼仪也。○相息亮反篇内同[疏]相鼠三章章四句至礼仪正义

5、曰作相鼠诗者刺无礼也。由卫文公能正其群臣使有礼仪故刺其在位有承先君之化无礼仪者由文公能化之使有礼而刺其无礼者所以美文公也凯风美孝子而反以刺君此刺无礼而反以美君作者之本意然也在位无礼仪文公不黜之者以其承先君之化弊风未革身无大罪不可废之故也。相鼠有皮。人而无仪。相视也无礼仪者虽居尊位犹为暗昧之行笺云仪威仪也视鼠有皮虽处高显之处偷食苟得不知廉耻亦与人无威仪者同○行下孟反之处昌虑反。人而无仪。不死何为。笺云人以有威仪为贵今反无之伤化败俗不如其死无所害也。[疏]相鼠至何为○正义曰文公能正其群臣而在位犹有无礼者故刺之视鼠有皮犹人之无仪何则人有皮鼠亦有皮鼠犹无仪故可耻也人无礼仪何异于鼠乎人以

6、有威仪为贵人而无仪则伤化败俗此人不死何为若死则无害也○笺视鼠至者同○正义曰大夫虽居尊位为暗昧之行无礼仪而可恶犹鼠处高显之居偷食苟得不知廉耻鼠无廉耻与人无礼仪者同故喻焉以传曰虽居尊位故笺言虽处高显之居以对之相鼠有齿。人而无止。止所止息也笺云止容止孝经曰容止可观无止韩诗止节无礼节也人而无止。不死何俟。俟待也相鼠有体。体支体也[疏]传体支体○正义曰上云有皮有齿已指体言之明此言体非遍体也故为支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遄速也○遄市专反相鼠三章章四句1、文中大字是正文,双行小字是注疏。宋代以前,注和疏是分刻的;宋代以后为了便于阅读才合刻到一起的。2、前面没有“笺云”,紧接正文的注

7、是毛传,如:“相,视也。”“笺云”之后的注是郑笺;圆圈之后“贯,古乱反……”是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对正文和注文的注音。[疏]字以下才是孔颖达的疏。73、“疏”一般放在一段正文之后,如果一段中有几个注,“疏”就放在几个注之后;如果只有一个注,“疏”就放在一个注之后。“疏”一般是先疏正文,再疏注文。首先举出所疏经文或注文开头和结尾的两三个字,用圆圈隔开,然后再疏解。如“相鼠至何为”,就是指对经文从“相鼠有皮”到“不死何为”的疏解。笺“视鼠至者同”,就是指对郑笺“视鼠有皮”到“亦与人无威仪者同”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