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例创伤后急性应激障碍患者的护理干预及体会

6例创伤后急性应激障碍患者的护理干预及体会

ID:15106190

大小:27.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1

6例创伤后急性应激障碍患者的护理干预及体会_第1页
6例创伤后急性应激障碍患者的护理干预及体会_第2页
6例创伤后急性应激障碍患者的护理干预及体会_第3页
6例创伤后急性应激障碍患者的护理干预及体会_第4页
资源描述:

《6例创伤后急性应激障碍患者的护理干预及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6例创伤后急性应激障碍患者的护理干预及体会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是由异乎寻常的、剧烈的、对每一个人都可以产生极大痛苦的生活事件或自然灾害引起的延迟发生的心理性精神障碍,由于重大安全事故和交通事故、自然灾害、恐怖事件等呈增长态势。人们产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比例也在相应增加,因此探讨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心理特征及护理干预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1临床资料1.1患者1,女,52岁。因“颌面部被外物刺伤后致颌面部多处撕裂、缺损伴大量出血”,口腔科拟“失血性休克、颌面部复合伤腹部外伤”收住入院。入院后告病危,经抗休克治疗后在局麻下行颌面部复合伤清创缝合术+颌面部

2、缺损修复成形术后患者诉腹痛剧烈,查体板状腹。急查B超示腹腔积液,急请外科会诊后诊断为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急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诊断为急性弥漫性腹膜炎、十二指肠破裂、空肠多处破裂、胃挫伤、颌面部复合伤,即行十二指肠破裂修补+空肠部分切除+空肠吻合+胃切开减压术+腹腔引流术。术后第二天患者表现为抑郁情绪,处于木僵退缩状态而拒绝一切治疗和护理。1.2患者2,男,37岁。因开车不慎翻倒坠落河中致右胸及右侧肢体外伤,伤后急送我院外科经X线及CT检查后拟“右肋骨骨折、右胸壁挫伤、右侧气胸”收住入院,入院后行综合治疗后12小时病人表现为持续性焦虑和警觉水平增高,入

3、睡困难,容易受惊吓。41.3患者3,女,42岁。因车祸致左侧肢体跌伤伴胸腹疼痛一小时急送我院,经CT检查提示左侧胸腔积气、积液、左肺挫伤、左侧第2、3、4、5、6、7肋骨骨折、左锁骨骨折、左肩胛骨骨折收住入院。我院外科拟:1.休克;2.腹内脏器损伤、破裂、出血;3.左侧气胸;4.左肺损伤;5.左胸多发性肋骨骨折;6.左肩胛骨骨折;7.左锁骨骨折,积极经抗休克治疗后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诊断为脾破裂,即行脾切除+腹腔引流术。16小时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表现为焦虑、抑郁、不思进食,因突然失去一切自我活动能力而对生活失去信心有自杀倾向。1.4患者4,女,54

4、岁。因走路时被行驶的机动车撞伤头、左肩、左胸部致头、左肩、左胸部疼痛、致上肢活动受限,急来我院就诊,经CT、X线检查后拟颅脑损伤、左锁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左胸多发性肋骨骨折收住入院,第三天患者表现为焦虑,入睡困难。1.5患者5,女,56岁。过桥时扶栏不慎断裂,从约1.5米高处坠落,致右小腿肿痛、出血、活动受限,急送我院就诊,经X线摄片后拟右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收住入院,入院后第一天表现为表情木然,入睡困难,容易受惊吓。1.6患者6,男,59岁。骑摩托车不慎滑跌致左膝关节肿痛、出血、活动受限,急送我院就诊,X线摄片后拟左髌骨开放性骨折、左股骨四头肌肌腱断

5、裂收住入院,入院后积极完善相关辅助检查及术前准备工作后行清创+左髌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左股骨四头肌肌腱修补术,术后第二天患者表现为焦虑、抑郁、拒绝配合治疗,对创伤事件的相关刺激存在持续的回避。病例分析:4以上6个病例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和诊断标准》第三版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诊断标准。2临床心理特征2.1回避。2.2情感麻木。2.3持续性焦虑和警觉水平提高。3危险因素分析3.1个体因素。3.2疾病因素。3.3经济因素。3.4环境因素。3.5药物因素。4护理干预4.1安全护理将患者安置在便于观察的环境中,不能单独居住,其活动控制在工作人员视线范围内

6、。加强不安全因素和危险物品的管理。4.2生物学层面的护理干预维持营养、水、电解质平衡。改善睡眠,养成按时睡眠的习惯。协助料理个人生活,对反应性木僵患者,要做好各项基础护理工作,防止发生合并症。遵医嘱正确使用药物,对于精神症状明显的患者需用药物进行对症处理,为心理治疗打好基础[1]。44.3心理、社会层面的护理干预脱离应激原,给予恰当的心理支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情绪和不愉快的感受、协助其识别和接受负性情绪及相关行为。人际心理疗法,针对患者表现的抑郁、焦虑、恐怖等情绪症状给患者以人际心理治疗,帮助患者识别及更好地理解他们的人际关

7、系和冲突,提高社会适应能力。5结果6例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经过积极的心理护理干预和恰当的药物辅助治疗等措施,获得完全康复。6评价创伤后应激障碍是在重大的应激事件作用于个体后留存在心灵深处的负性情绪体验。应激事件的不断闪现、回忆、恶梦,继而出现回避相应刺激,与人疏远,焦虑和警觉性增高等临床表现[2]。面对患者,首先应建立起和谐、良好、融洽的护患关系,在强有力的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干预下,恰当地给予药物辅助治疗。本院6例患者均获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参考文献[1]李凌江.精神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54.[2]郭田容.41例创伤后

8、应激障碍患者护理[N].现代护理报,2011-02-15(3).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