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型钠尿肽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预后关系的临床研究

b型钠尿肽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预后关系的临床研究

ID:15107660

大小:2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01

b型钠尿肽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预后关系的临床研究_第1页
b型钠尿肽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预后关系的临床研究_第2页
b型钠尿肽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预后关系的临床研究_第3页
b型钠尿肽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预后关系的临床研究_第4页
b型钠尿肽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预后关系的临床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b型钠尿肽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预后关系的临床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B型钠尿肽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预后关系的临床研究作者:陆宁,钟远慎,董少红,吴亦文,刘涛,曾巧环【摘要】目的观察血浆B型钠尿肽(BNP)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预后的意义。方法选取2005年3月至2008年12月间首次在本院住院的STEMI患者100例(STEMI组),以60例体检健康者作对照(健康组),用竞争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这两组BNP的质量浓度并进行比较;同时对100例STEMI患者随访12个月,比较心血管事件发生者和未发生者的BNP质量浓度。结果STEMI血浆BNP质量浓度比健康者高,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患者血浆BNP质量浓度

2、明显高于未发生者。结论BNP质量浓度高提示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BNP可作为STEMI后心血管事件的预测因子。【关键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B型钠尿肽;预后急性心肌梗死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如心功能衰竭、严重心律失常、心脏停搏等。如何在早期准确的获取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危险性进行分层,进而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使患者获得更好的预后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研究表明,急性心肌梗死时血浆B型钠尿肽(BNP)水平升高,并且与预后关系密切。本实验旨在观察血浆BNP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预后的关系。5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选取自2005年

3、3月至2008年12月间首次在本院住院的STEMI患者100例(STEMI组)(入选标准:典型的胸痛持续时间超过30min,ST段上抬>0.2mm,血清心肌酶升高超过正常两倍以上;排除标准:有肾脏疾病和既往心力衰竭者),其中男62例,女38例,年龄33~83岁,平均年龄(63.3±8.1)岁。25例行静脉溶栓治疗,40例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余35例接受心肌梗死常规药物治疗(包括吸氧,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口服或静脉滴硝酸甘油、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等)。同时选取体检健康者60例作对照(健康组),其中男38例

4、,女22例,年龄38~78岁,平均(55.0±10.8)岁,均无心脏及肾脏疾患史。1.2方法STEMI组患者于发病后24~96h内清晨静脉采血4mL,注入已预先加入EDTA及抑肽酶的试管中,立即进行超高速离心20min,分离出血浆,置于-70℃5冰箱保存,采用竞争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BNP质量浓度。健康组于清晨静脉采血,方法与STEMI组相同。所有STEMI患者均给予心肌梗死常规治疗,每3个月随访1次,平均随访观察12个月,以住院或观察期间的心血管事件(包括梗死后心绞痛、心衰、心源性休克、严重心律失常、死亡等)为终点。1.3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11.5

5、软件进行分析处理,所有数据均以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血浆BNP质量浓度STEMI组的血浆BNP质量浓度(476.2±178.0)ng/L明显高于健康组(66.3±24.6)ng/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BNP质量浓度与临床结果的关系100例STEMI患者在住院期间和平均12个月的随访中共有44例(44.0%)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其中有15例患者死亡,10例梗死后心绞痛,19例诊断为心衰。心血管事件发生者血浆BNP水平(592.7±245.0)ng/L明显高于未发生者(3

6、85.8±136.6)ng/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3讨论BNP主要来自心室的分泌,这是因为心室的BNP大量分泌而仅少量贮存[1]。引起BNP释放增多的原因有很多,如心室扩张、容量及压力负荷过重。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利钠肽系统被激活,血浆BNP质量浓度迅速升高[2]。本实验结果表明:血浆BNP质量浓度在STEMI组较健康组明显升高,机制可能为梗死区与非梗死区的局部牵拉引起心肌室壁张力增加,而室壁张力是BNP分泌的最主要原因[3]。有研究证明血浆BNP在急性心肌梗死后第2天达到高峰,约为正常人的10~20倍,并在一个月内持续较

7、高水平,此后逐渐下降[4]。BNP的增高在一定程度上也反应了心肌缺血、坏死的严重程度。本实验结果显示:急性期血浆BNP质量浓度对心肌梗死后心血管事件有预测作用,心肌梗死患者1a内心血管事件发生者血浆BNP水平与未发生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NP水平高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于水平低者。上述结果提示BNP是心血管事件较好的预测因子,这使得我们能够较早识别高危患者,从而进行早期干预,预防严重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参考文献】  [1]MaewalP,LemosJA.Natriureticpeptidehormonemeasuremen

8、tinacutecoronarysyndromes[J].HeartFailRev,200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