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yx胶栓塞治疗2例硬脊膜动静脉瘘

onyx胶栓塞治疗2例硬脊膜动静脉瘘

ID:15110621

大小:2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01

onyx胶栓塞治疗2例硬脊膜动静脉瘘_第1页
onyx胶栓塞治疗2例硬脊膜动静脉瘘_第2页
onyx胶栓塞治疗2例硬脊膜动静脉瘘_第3页
onyx胶栓塞治疗2例硬脊膜动静脉瘘_第4页
onyx胶栓塞治疗2例硬脊膜动静脉瘘_第5页
资源描述:

《onyx胶栓塞治疗2例硬脊膜动静脉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Onyx胶栓塞治疗2例硬脊膜动静脉瘘作者:庞尊中,黄成赛,顾福嘉【关键词】动静脉瘘;栓塞,治疗性;硬脊膜动静脉瘘  硬脊膜动静脉瘘(Spinalduralarteriovenousfistulas,SDAVF)是硬脊膜的动静脉之间存在微小的瘘口,发病率较低,临床少见,但占脊髓血管畸形的80%,好发于中老年男性,进行性加重,最终可造成患者不可逆的神经功能障碍。自2005年,我科共收治2例患者,经栓塞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2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81岁和56岁。病程分别为2年多和1年多。治疗前1例表现为进行性由下而上的双下肢感觉运动及括约肌

2、功能障碍,伴间歇性大小便障碍,脐以下痛觉过敏,一侧肢体肌力4级,双侧巴氏征阳性;1例表现为进行性双下肢感觉运动障碍伴疼痛,行走困难,左下肢痛觉过敏,双下肢肌力4级。  1.2影像学表现5  脊髓MRI表现:胸腰段脊髓外硬膜下条状增粗迂曲、扩张的血管流空信号,增强显示为迂曲的异常血管影;脊髓未见明显异常信号。脊髓血管造影表现:由肋间动脉供血,显示硬脊膜供养动脉在椎间孔附近与脊髓表面的静脉交通而形成单一瘘口,血流从多支硬膜动脉引流至静脉,引流静脉增粗,血流缓慢,充盈时间明显延长,达到40~60s,而正常仅需15~20s。  1.3方法  2例均行栓塞治疗,采用1.65mm(5F

3、)Cobra导管在脊髓血管造影完成后,经5FCobra导管将0.43mm(1.3F)微导管头端在微导丝引导下经靶血管送至供血动脉远端近瘘口处,在确认已避开正常脊髓动脉后,先用DMSO封管后缓慢注入Onyx胶栓塞瘘口。术后予抗凝和早期康复等综合治疗。  2结果   5  栓塞治疗后立即造影,证实瘘口完全消失,增粗引流静脉消失,脊髓供血血管显影正常。术后疼痛、下肢无力、感觉异常等症状均有明显好转,感觉障碍平面下降,感觉过敏消失,肌力恢复正常。随访6个月~1年无复发,MRI示脊髓表面的蛛网膜下腔迂曲扩张的血管流空信号影明显减少,脊髓未见明显异常信号。  3讨论     硬脊膜动静

4、脉瘘发病机理是瘘口的血液直接向脊髓表面引流,造成脊髓静脉高压、静脉回流障碍、脊髓实质瘀血、脊髓功能障碍。少数患者可因脊髓静脉血栓形成导致脊髓梗死,症状突然恶化,完全截瘫,称为Foix-Alajouanine综合征[1]。硬脊膜动静脉瘘散在发病,起病隐匿,病程长,逐渐加重,早期诊断较困难,许多患者确诊时已经丧失活动能力,脊髓MRI检查可做初步筛选,确诊该病的唯一办法是脊髓血管造影检查[2]。    随着液体栓塞剂的进展,血管内栓塞治疗硬脊膜动静脉瘘的复发率非常低。且作为一种微创治疗,整个治疗过程可在X线监视下进行,非常安全。因此,应用液体栓塞剂血管内栓塞是治疗本病的首选方法[

5、3,4]。目前临床已经运用的Onyx胶与NBCA胶比较,最大优势是不容5易致微导管因过早粘连而不能拔出,发生严重并发症,从而能够保证足够量的胶弥散至瘘口及引流静脉的近端,达到理想栓塞,减少了复发率。同时也使术者有足够的时间注射胶,而不需要花费更多精力去防止因为过快粘连致导管不能拔出。对于硬脊膜动静脉瘘供血动脉上同时发出前根髓动脉时,因栓塞剂极易误栓前根髓动脉造成脊髓缺血,是栓塞禁忌症,该类患者需要外科手术切断瘘口到脊髓表面的引流静脉。所以血管造影必须清晰显示瘘口区的结构,对结构简单的单个瘘口,栓塞效果较为理想;对于供养动脉细长而迂曲、插管非常困难、预期导管将难以准确到位而不

6、能完全封闭瘘口和引流静脉近端者,也应列为禁忌,不可盲目栓塞,延误、加重病情。由于栓塞后脊髓静脉压急剧下降,脊髓静脉血流缓慢,极易形成血栓,使脊髓静脉回流障碍加重,故术后长期抗凝治疗非常重要。以防止治疗后脊髓静脉内血栓的形成[5]。    SDAVF血管内栓塞治疗,其目的是消灭瘘口,阻断分流,解除脊髓静脉高压[6]。本组2例,均采用Onyx胶栓塞治疗,效果良好,其创伤小,治疗效果明确,随着材料学的发展,治愈率明显提高,而复发率也更低,但是应通过血管造影仔细分析局部解剖情况,严格控制适应症,为患者选择适当的治疗方式。【参考文献】  [1]李萌,凌锋.Foix-Alajouani

7、ne综合征[J].国外医学脑血管病分册,1999(7):296-298.  [2]戚跃勇,孙清荣,梁开运,等.硬脊膜动静脉瘘血液动力学改变的血管造影表现[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04(14):15-17.  [3]VanDijkMC,KarelG,TerBruggeKG,etal.Mulidisciplinarymannagementofspinalduralarteriovenousfistualas:ClinicalPresentationandLong-TermFollow-Upin495Patient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