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支农政策培训

财政支农政策培训

ID:1511205

大小:895.00 KB

页数:121页

时间:2017-11-12

财政支农政策培训_第1页
财政支农政策培训_第2页
财政支农政策培训_第3页
财政支农政策培训_第4页
财政支农政策培训_第5页
资源描述:

《财政支农政策培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贵州省财政支农政策培训主讲:丁蔚遵义职业技术学院财政学副教授主要内容支农政策的一些基本问题贵州省支农政策的主要内容财政支农政策的一些基本问题财政支农政策历史演变阶段年代所处时期演变内容第一阶段(1949-1958年)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安排少量的资金支持恢复农业生产,从农业上取得的财政收入要远远大于财政对农业的投入第二阶段(1958-1978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人民公社“一大二公”制度的确立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使国家从农业中积累了相当数量的资金用于工业化。此时,财政对农业的投入份额非

2、常小。第三阶段(1978-1994年)家庭联产承包制等改革时期实行了大规模的农业综合开发,是现行财政支农政策的形成时期,资金渠道多,政策覆盖范围广。第四阶段(1994-2002年)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并付诸实施的重要历史阶段财政支农投入逐步增加,在继续已有政策的同时,加大了对生态建设的支持,加大了对农村改革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的支持。第五阶段(2003-今)经济发展阶段进入新阶段①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阶段: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传统的运用农业积累支持工业的政策开始向工

3、业反哺农业的政策转变。②中国财政支持“三农”政策开始实现战略性转变:一是确立了“公共财政阳光要逐步照耀农村”的指导思想。二是财政支持三农的支出结构的调整、支出方式的转变、财政支持范围的拓宽体现了“五个统筹发展”的要求。2、政府 为什么要出台支农政策?1、支农政策,也称支农惠农政策指政府财政为了支持农业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推动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而对农业、农民和农村给予的政策倾斜和优惠。支农政策的基本问题内容包括:扩大对农村地区道路、水利、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的投资;增加对农村义务教育、

4、科学研究、公共卫生的投入力度;财政支持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保障农民大病医疗统筹;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线制度;以直补方式给粮食主产区农民增加收入;政府对政策性农业保险项目提高补贴,间接给予保险支持;等等。农业、农村、农民是古今中国都非常关注的问题。封建时代的统治者和当今的中央政府都针对三农问题实施了一系列的支农惠农政策和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都推进了农业的发展,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有利于农村的建设。比较而言,封建时代的一些支农惠农措施是为了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不是真正的为广大劳动人民着想。当今的政府是

5、真正的为农民着想,关注农民,重视农业,大力建设新农村,充分体现了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广大农民的关爱、对农村繁荣的关心、对农业发展的关注。具体是:支农政策的基本问题(1)让现代农业发展得更好。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了“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大任务。发展现代农业,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现代农业是广泛应用先进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以及现代科学

6、管理方法的专业化、社会化的农业生产形态。现代农业具有三个特征:一是建立在一整套现代自然科学基础上的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体系,使农业生产技术由依靠经验转向主要依靠科学;二是现代农业机器体系的形成和农业机械的广泛应用,使农业由主要依靠手工、畜力的农具操作转变为依靠机械动力、电力等的农业机械化操作;三是广泛采用现代化的生产组织形式和先进的经营管理方法,实现了农业生产的专业化、社会化、规模化、集约化,农业工艺过程的科学化,农工商经营的一体化以及农业的产业化等,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使

7、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生重大变化。现代农业可以理解为“高投入、高产出”的农业形态。建设现代农业要实现的主要目标有三个:一要保证农产品的数量;二要保证农产品供给的质量;三要促进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支农政策的基本问题(2)让农村建设得更漂亮。农业农村好比巨大的水库,一定时期可以承载巨大压力和矛盾,提供诸多的需求和援助,但是这个水库的基础很薄弱,只取不予,不加固,迟早会出大问题。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是农村物质条件和基础改善与提高的问题,它会对农村的生活条件带来巨大的变化,农村的面貌、农民的生活质量

8、都会为之提高与改变。农民受益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既改善了生产条件,也改善了生活条件,同时也是乡村风光的体现。在历史上,重大的水利工程也是世界农业文化遗产,是农业的巨大贡献。平整肥沃的土地、路渠配套的田野、水电便利的乡村、让农业进“花房”,育苗进“产房”,工业进厂房,农民进了楼房,整洁安全的村居社区,提高农村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漂亮家园——崭新的村落,别致的楼房,花园似的绿化,绿茵鲜花,欢歌笑语农民的家园赛天堂。支农政策的基本问题(3)让农民生活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