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期根治术治疗肛门直肠周围脓肿80例

ⅰ期根治术治疗肛门直肠周围脓肿80例

ID:15113759

大小:29.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01

ⅰ期根治术治疗肛门直肠周围脓肿80例_第1页
ⅰ期根治术治疗肛门直肠周围脓肿80例_第2页
ⅰ期根治术治疗肛门直肠周围脓肿80例_第3页
ⅰ期根治术治疗肛门直肠周围脓肿80例_第4页
ⅰ期根治术治疗肛门直肠周围脓肿80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ⅰ期根治术治疗肛门直肠周围脓肿80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Ⅰ期根治术治疗肛门直肠周围脓肿80例【摘要】 目的观察和评估肛门直肠周围脓肿I期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急性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病例分成I期根治性手术组(治疗组)和单纯切开排脓组(对照组),观察两组术后创面愈合时间,随访术后1年内的脓肿复发和肛瘘发生情况,评价I期根治性手术治疗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术后形成肛瘘需再次手术者1例,对照组27例,两组比较(P<0.01);治疗组术后1年内复发者1例,对照组8例,两组比较(P<0.01)。结论Ⅰ期根治术治疗肛门直肠周围脓肿较单纯切开引流术存在明显的优越性,能明显降低

2、术后脓肿的复发率和肛瘘的发生率,降低了再次手术的机率。【关键词】肛门直肠周围脓肿;I期根治术;复发率;肛瘘 肛门脓肿是肛肠外科难治的疾病之一。2001年10月~2006年9月我们选择了80例肛门直肠周围脓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采用I期根治术,对照组32例采用单纯切开排脓术治疗,疗效满意。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80例均为我院住院患者,采用随机法分为I期根治术组(治疗组)48例和单纯切开排脓术组(对照组)32例。治疗组48例中,男27例,女21例;平均年龄(31.73±13.07)岁;病程35d~6年;既往有肛门脓肿发作

3、史者9例。对照组32例中,男18例,女14例;平均年龄(30.94±14.35)岁;病程3d~5年;既往有肛门脓肿发作史者6例。两组中均无肛门部脓肿手术史,脓肿情况见表1,两组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表1两组肛门直肠周围脓肿分类(略)  1.2方法两组均采用椎管麻醉,取侧卧位,消毒铺巾。  1.2.1治疗组待肛门括约肌松弛后,用稀碘伏消毒肛管和直肠腔。用指诊检查脓肿的位置、范围,确定内口部位,然后在肛周皮肤红肿压痛最明显或波动最显著处,作一放射状切口,切开排脓,食指探查脓腔。分离脓肿间隔,一食指

4、伸入肛内,另一手将探条由脓腔内插入,经内口由肛内引出。沿探条切开内口和脓腔表面覆盖,切口贯穿脓腔,若内口在肛管直肠环以上,则由内口拖出探条和橡皮筋。脓腔在肛管直肠环以下部分切开,在肛管直肠环以上部分挂线。  1.2.2对照组在肛周皮肤红肿压痛最明显或波动最显著处,作一放射状切口,切开排脓,食指探查脓腔,分离脓肿间隔。用双氧水和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脓腔,用油纱条填塞后包扎。  术后处理5麻醉消失后均正常进食,术后保持大便通畅,排便后用中药洗剂薰洗创面,术后及时换药,合理应用抗生素。有橡皮筋对口引流的手术创面换药时要用生理盐水或5%的甲硝唑溶液冲

5、洗较深创面,挂线患者术后若橡皮筋松动,应及时勒紧,直至橡皮筋脱落。  1.3观察和评估指标观察两组病例术后感染控制情况、创面愈合时间,随访术后1年内的脓肿复发情况和肛瘘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2.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数据以均数加减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意义。  2结果  治疗组术后平均愈合时间28d,对照组31d,两组比较(P>0.05);治疗组术后形成肛瘘需再次手术者1例(2.08%),对照组27例(84.38%),两组比较(P&l

6、t;0.01);治疗组术后1年内复发者1例(2.08%);对照组8例(25%),两组比较(P<0.01)。结论:Ⅰ期根治术治疗肛门直肠周围脓肿较单纯切开引流术存在明显的优越性,能明显降低术后脓肿的复发率和肛瘘的发生率,缩短了病程,降低了再次手术的机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3讨论5  直肠肛周脓肿是直肠肛管周围软组织内或其周围组织间隙发生的化脓性感染,绝大部分直肠肛管脓肿由开口于肛隐窝的肛腺感染引起[1]。Eisenhammer和Parks提出的“隐窝腺学说”认为约93%的肛周脓肿为隐窝处的肛腺感染引起的,而单纯脓肿切排只能引流脓液

7、,而不能清除受感染的肛腺及内口,故易复发及遗留肛瘘[2]。肛门直肠周围脓肿以往多采用脓肿单纯切开引流手术,由于术后脓肿复发和后遗肛瘘的发生率较高,故大多数患者需要再次手术治疗[3]。结果表明,I期根治术治疗肛门直肠周围脓肿,能明显缩短疗程,降低术后脓肿的复发率和肛瘘的发生率,减轻病人痛苦及经济负担。笔者认为,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在于以下5点:(1)准确查找和正确处理内口。“内口”即肛周脓肿的原发感染病灶,是发病的根源,治疗的关键。(2)手术切口的设计。低位脓肿做放射状切口,由内口切至脓肿边缘,并适当切除两侧炎性皮缘保证引流通畅,防止假愈合。

8、高位脓肿或多间隙脓肿要全部、彻底破除所有脓腔间隔,设计好主切口和各辅助引流切口的位置,保证各脓腔间隙引流通畅。两个引流切口之间可留1~3cm左右宽皮桥,桥下引流通畅。各辅助引流切口与主切口之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