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染过程(infectionprogress)是指病原物从与寄主接触

侵染过程(infectionprogress)是指病原物从与寄主接触

ID:1511491

大小:281.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7-11-12

侵染过程(infectionprogress)是指病原物从与寄主接触_第1页
侵染过程(infectionprogress)是指病原物从与寄主接触_第2页
侵染过程(infectionprogress)是指病原物从与寄主接触_第3页
侵染过程(infectionprogress)是指病原物从与寄主接触_第4页
侵染过程(infectionprogress)是指病原物从与寄主接触_第5页
资源描述:

《侵染过程(infectionprogress)是指病原物从与寄主接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侵染过程(infectionprogress):是指病原物从与寄主接触、侵入到寄主发病的过程。4个时期(或阶段):☛接触期☛侵入期☛潜育期☛发病期病原物的侵染过程受病原物、寄主植物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环境因素又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因素。第八章侵染过程一、概念:是指病原物在侵入寄主之前与寄主植物的可侵染部位的初次直接接触.①被动活动:是指病原物从休眠场所依靠各种自然动力(气流,水流及介体)或人为传带,被动地传播到植物感病部位或其周围;②主动活动:是指土壤中的某些病原真菌、细菌和线虫受植物根部分泌物

2、的影响,主动向种围或根部移动积聚。第一节接触期(侵入前期)二、接触前的活动1、病原物的休眠体大多是随着气流或雨水的飞溅落在植物上,还可随昆虫等介体或田间操作工具等到植物上。2、根部分泌物可在植物根系周围积聚许多病原物和其它微生物,也可刺激或诱发土壤中的有些病原真菌、细菌和线虫等或其休眠体的萌发,有利于产生侵染结构和进一步侵入。3、有些腐生的根围微生物能产生抗菌物质,可抑制或杀死病原物;有些腐生菌或不致病的病原物变异菌株占据了病原物的侵染位点,使病原物不能侵入。三、接触后的活动1、病原物生长阶段,它

3、包括真菌的休眠体萌发后所产生的芽管或菌丝的生长、释放的游动孢子的游动、细菌的分裂繁殖、线虫幼虫的蜕皮和生长等。2、真菌孢子虽然一般都带有足够的营养物质,但必须供给一定的营养刺激物质才能萌发和侵入。3、叶表面的营养物质对病原物的侵染有一定的影响,植物的分泌物也影响病原物的生长;而且,有些孢子本身分泌的物质,特别是在侵染液滴中浓度很高时,也能抑制孢子的萌发。四、环境条件的影响1、湿度:各种真菌孢子萌发所需要的湿度不同,对于绝大部分气流传播的真菌,湿度越高对侵染越有利。而白粉菌的分生孢子一般可以在湿度比

4、较低的条件下萌发,有的白粉菌在水滴中萌发反而不好。土传真菌(除鞭毛菌亚门的真菌以外)土壤湿度过高对于孢子的萌发和侵入是不利的。2、温度:主要影响病原物萌发和侵入速度。真菌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一般在20—25℃左右,但各真菌是不同的。3、光照:一般不受影响,但对某些真菌的萌发有刺激作用或抑制作用。第二节侵入期一、概念:指病原物从侵入到建立寄生关系的阶段。二、侵入途径:伤口侵入植物表面的机械伤、虫伤、冻伤、自然裂缝、人为创伤等都可成为病原物侵入的途径。自然孔口侵入植物表面的气孔、水孔、皮孔、腺体、花柱等

5、自然孔口都可作为病原物的侵入途径。直接侵入直接侵入是指病原物直接突破植物的保护组织——角质层、蜡层、表皮及表皮细胞而侵入寄主。植物病原物几乎都是内寄生的三、不同病原物侵入途径和方式真菌细菌病毒线虫寄生性植物侵入方式芽管、菌丝、菌索菌体粒体口针、虫体吸器、吸根侵入途径表皮、伤口、自然孔口伤口、自然孔口微伤口表皮表皮侵入机制主动被动被动主动主动表皮直接侵入(真菌穿透表皮侵入)真菌的孢子芽管附着胞产生侵入丝(侵入钉)穿透表皮侵入恢复(菌丝体)萌发酶(软化作用)压力(7个大气压)分泌粘液固定膨大侵染结构四

6、、侵入时间和侵入剂量侵入时间:病原物完成侵入所需要的时间。侵入限点:病原物侵入寄主所需要的最低剂量。★同一种病原菌在不同的品种上,剂量不同★侵染部位不同,限点不同★不同病原菌,限点不同五、环境因子对侵入的影响★湿度:最主要的因子,在一定范围内决定孢子是否萌发和侵入。★温度:影响萌发和侵入的速度。★光照:对侵入有一定影响。一、概念:指病原物侵入后和寄主建立寄生关系到出现明显症状的阶段。潜育期是病原物在植物体内进一步繁殖和扩展的时期,也是寄主植物调动各种抗病因素积极抵抗病原危害的时期。第三节潜育期(i

7、ncubationperiod)二、寄生物营养方式1、死体营养型(necrotrophic):病原物先杀死寄主的细胞和组织,然后从死亡的细胞中吸取养分。属于这一类的病原物都是非专性寄生的,有时称作死体营养寄生物。2、活体营养型(biotrophic):病原物和活的细胞建立密切的营养关系,有时称作活体营养寄生物。三、潜育时间植物病害潜育期的长短是不一样的,一般10天左右。潜育期的长短与寄主状况有关,不同寄主植物,或同一植物的不同发育期,以及营养条件不同,潜育期都不同。四、潜育期与环境潜育期的长短亦受

8、环境影响,其中以温度的影响最大,湿度并不太重要第四节发病期指症状出现后病害进一步发展的时期。是病征出现时期,通常又称产孢期。1、伴随病状的产生而产生,锈病、黑穗病2、死亡后,表现病征3、病原物在干燥天气不产生,在潮湿天气产生:霜霉、疫霉4、不产生病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