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低位直肠癌术后复发的临床分析

中低位直肠癌术后复发的临床分析

ID:15120189

大小:34.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8-01

中低位直肠癌术后复发的临床分析_第1页
中低位直肠癌术后复发的临床分析_第2页
中低位直肠癌术后复发的临床分析_第3页
中低位直肠癌术后复发的临床分析_第4页
中低位直肠癌术后复发的临床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低位直肠癌术后复发的临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低位直肠癌术后复发的临床分析【关键词】,,直肠肿瘤;,,外科手术;,,复,,发  摘要:目的:探讨中低位直肠癌术后复发的原因与预防。方法:对1995年1月至2005年12月间收治的中低位(肿瘤下缘距肛缘<8cm以下)直肠癌98例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后复发者有20例,复发时间为3个月至3年,分析发现复发与病理类型、病期与术式选择有一定的关系(P<0.05)。结论:根据不同患者的病理类型、病期及肿瘤的位置选用合适的术式,完整地切除直肠系膜及清除癌旁组织是提高临床疗效的重要条件。  关键词:直

2、肠肿瘤;外科手术;复发  ClinicalAnalysisofPostoperativeRecurrenceofMiddle/lowerRectalCarcinoma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causesandpreventionofpostoperativelocalrecurrenceinmiddle/lowerrectalcarcinoma.Method:Thedataof98casesofoperatedrectalcarcinomawiththedistanceof8

3、cmfromtheanuswereanalyzedretrospectivelyin1995.1to2005.12.Result:20caseswerefundlocalrecurrence.Therecurrencetimewas3~36months.The10Recurrencewasrelatedtothehistologicaltype,depthofinvasionandtheresectionmethod.Conclusion:Thehistologicaltype,depthofinvasion,radical

4、resectionoftumormarginandunscientificnanalpreservationaretheprominentfactorsforthepostoperativerecurrenceofmiddle/lowerrectalcarcinoma.  Keywords:Rectalcarcinoma;Surgicaloperation;Recurrence  回顾性分析我院从1995年1月至2005年12月以来手术治疗距肛缘8.0cm以下的中低位直肠癌9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经过随访复发并经病理证实者20

5、例,复发率为20.4%。本文对与复发有关的因素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对预防复发的措施进行了探讨,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研究对象98例,其中男63例,女35例;年龄24~78岁,中位年龄为51岁。  1.2病理类型与复发的关系见表1。分化型腺癌复发率最低,粘液腺癌及低分化腺癌复发率均高(P<0.05)。10  1.3肿瘤分期与复发的关系见表2。DukesA与DukesB、DukesC相比,复发率明显降低(P<0.05),这说明早期手术是提高疗效的关键因素。  1.4肿瘤与肛缘距离与复发的关系

6、见表3。  表1病理类型与复发的关系(略)  注:各型与分化型比较★(P<0.05)  表2肿瘤分期与复发的关系(略)  注:DukesA与DukesB、C比较★(P<0.05)  表3肿瘤与肛缘距离与复发的关系(略)  1.5手术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下腹部纵切口,进腹后先探查全腹腔,常规游离、结扎系膜下动静脉,游离从乙状结肠左侧开始,显露左侧输尿管,并加以保护,用电刀进行锐性分离,采用全直系膜切除术的方法。乙状结肠过短吻合困难者均游离脾区结肠,会阴肛门部手术,充分进行扩肛,使肛门括约肌处于松弛状态。手术要点:①

7、10暴露肛管与齿状线以上术野,采用4针悬吊法显露肛管齿状线以上术野,再用双叶肛门牵开器显露术野;②剥离齿状线上1.0cm粘膜并切除,在齿状线上1.0cm粘膜下注射0.1%肾上腺素生理盐水,粘膜明显隆起,于齿状线上1.0cm处环行切开粘膜,向上钝性潜行剥离直肠粘膜长约2~4cm,经腹腔上大直角钳后在此处切断直肠,保留齿状线1.0cm以上直肠肌鞘约2~4cm;③结肠全层与直肠粘膜及粘膜层吻合,将结肠残端经直肠肌鞘由肛门拖出,行结肠浆肌层与直肠肌鞘间断缝合4针,达到减张固定作用,然后再行结肠残端全层与直肠残留粘膜及粘膜下间断缝合8

8、~12针,最好采用可吸收线;④重建直肠瓣及骶曲;⑤骶前放置双腔套管于肛门外侧,皮肤戳孔处引出固定,接负压引流或无菌引流袋,一般术后24~72h拔出引流管。  1.6手术后治疗:手术后均给予常规化疗。手术后4周开始化疗,方案按AMF方案(表阿霉素50~60mg、丝裂霉素8mg、5-Fu50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