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生应掌握的检验技能

临床医生应掌握的检验技能

ID:15123398

大小:35.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8-01

临床医生应掌握的检验技能_第1页
临床医生应掌握的检验技能_第2页
临床医生应掌握的检验技能_第3页
临床医生应掌握的检验技能_第4页
临床医生应掌握的检验技能_第5页
资源描述:

《临床医生应掌握的检验技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临床医生应掌握的检验技能作者:朱津浦,金京南,韩冉,寿好长【关键词】质量控制;分析检验程序;技能  [摘要]检验质量控制,通常分为三个阶段,即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在分析的全过程中临床医生在分析前、分析后的做法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检验报告质量。  [关键词]质量控制;分析检验程序;技能  最高人民法院在2001年12月21日发布了《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规定“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过错推定法则――先推定被告有过错,通过举证责任证明其无过错。基于保护弱

2、者的法律条款,我们如何应对和有效的保护自己――检验医疗纠纷防范。实验室必须有客观证据说明检测结果是可重复的,精密度是高的。临床医生为诊疗患者开具的检验申请、合理解释检验结果要适于循证检验医学。  1 分析前11  分析前阶段按时间顺序,从临床医生开出医嘱开始,到分析检验程序启动时终止,包括检验申请、患者准备、原始样本采集、运送到实验室并在实验室内传输。目前这是质量管理中一个最薄弱的环节,影响检验结果质量的分析前因素占60%以上。分析前的影响因素非检验人员完全可控性,需要医师、护士,甚至患者的参与和配合。  1.1 正确选择检验项目 目前

3、检验项目繁多,每项都有不同的临床意义,因而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和检验项目的敏感度、特异性来正确选择检验项目是保证质量的第一步。敏感度高的实验出现阴性时,其价值主要是排除诊断。特异度高的实验出现阳性时,对确诊某病有意义。除病理原因外,每项检验项目还受到生理因素以外及试验方法学的影响。因此,要求临床医师对被选检验项目应有充分的了解,才能针对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必要的检验项目,使患者付出最低的费用,所获得的每项检验结果能在临床的诊断和治疗中充分发挥作用。检验项目选择的原则应遵循其针对性、有效性、时效性、经济性。可具体采用组合、联合系列检查,如为提高疾

4、病诊断的敏感度进行序列检查、多角度、多方位检测及多方面、多途径的进行筛查,对全面了解患者、健康评估是很有帮助的。11  1.2 患者的准备 为了使检验结果有效地用于临床,医务人员包括实验室工作人员应了解标本收集前影响检验结果的非病理因素。例如是否需要空腹采集标本,标本的采集时间以及患者用药对检验结果有无影响等。提出要求患者予以配合和服从的内容,采取切实措施,保证采集的标本符合疾病的实际情况。  1.3 标本采集需要注意的问题  1.3.1 血样采集 应注意:为了保证血液标本的质量,提倡采用真空采血系统,即可使血液分析达到自动化又可进行质

5、量控制。采集血液标本的人员应有无菌操作概念,严格注意每一步骤,防止患者间的交叉感染;采血体位对检验结果也有影响,采集标本时应注意患者的体位;静脉采血时,止血带压迫不能太紧,时间不宜过长。在静脉滴注输液时不要在同一肢体上取血;采取血标本时应考虑是否需加入合适的抗凝剂。  1.3.2 尿液标本采集 应注意:晨尿(即早晨起床后的第1次尿液)最适合于可疑及已确诊的肾疾病患者的尿常规检查;中段尿适合于尿细菌培养;随机尿适合于门诊患者的即刻检查;餐后尿通常在餐后2h收集尿液,此标本对病理性蛋白尿、糖尿更为敏感;午餐后尿有利于尿胆原检出;24h尿多用

6、于进行有机物的定量分析。  1.3.3 粪便常规检查应注意留取病变部分。11  1.3.4 细菌培养最好床边采集标本和接种,以提高阳性率。做厌氧培养应注意避免与空气接触等。  1.4 标本运送 采集标本后应及时送实验室检查,否则会影响检验结果。运送过程中要注意容器的密闭性、温度的限定及避光等。  2 分析后  临床医师或患者对检验结果的要求就是准确、及时。从严格意义上讲,检验报告所提供的结果绝大多数属于数据资料,而非信息。如定量检测时的数值,定性检测时的阴性、阳性结果以及用文字描述的检验结果(骨髓象、细菌培养结果)等,而信息是经过解释的

7、数据,即数据经过分类、整理、分析才能成为信息。临床医师在获得检验报告后,应结合其临床表现,对检验结果进行信息化处理,方能转化为疾病诊疗信息进行诊断并采取处置措施。  2.1 检验项目测量的不确定度 任何测量都不可能做到绝对的准确、无误,所以无法用准确度来判断某一检验结果是否准确,因为我们无法知道“真值”。理论上,当某一测试进行无数次重复后,其均值就越接近真值,但实际工作中不可能做这样的重复。测量不确定度指的是试验结果在规定的置信水平内变化的估计值。如果临床医生知道变异的界限,则医生可更好地考虑当前值与即往值之间差值的意义。11  2.2

8、 参考范围及相关问题  2.2.1 参考范围 指以“正常人”为对象,其测定值的95%范围。这里的“正常人”不是指机体任何器官、组织的形态及功能都正常的人,而是排出了影响所研究指标的疾病和有关因素后,所确定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