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怎样做一名合格的校长.doc

论怎样做一名合格的校长.doc

ID:15127634

大小:2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01

论怎样做一名合格的校长.doc_第1页
论怎样做一名合格的校长.doc_第2页
论怎样做一名合格的校长.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论怎样做一名合格的校长.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怎样做一名合格的校长  一、要具有较高的思维层次。  工作成果的大小,与思维层次的高低成正比。任何工作成果的差异,都是思维层次差异的反映。思维层次的差异性可以说是一种客观存在。例如,曹操、诸葛亮、周瑜是大家所熟悉的《三国演义》中的人物,都是英雄式的人物。但在“赤壁之战”中三人的思维表现为不同的层面。“赤壁之战”又称“火烧赤壁”,表面上看曹操是被周瑜、诸葛亮一把大火烧败的。但认真分析下来,曹操则败在对“风”的认识上。曹操在采纳了江南名士庞统将战船用铁链连在一起的建议后,其手下的谋士提醒曹操,当心火攻。曹操当

2、时说了这样一句话“方今隆冬之际,但有西风、北风,安有东南风耶。”意思是说,没有东南风,你周瑜、诸葛亮想放火也放不起来。这是曹操对“风”的认识。周瑜是在将放火的准备工作基本完成以后,一日站在山上,察看曹营水寨,这时西北风大作,军旗的一角刮在脸上,这才开始意识到“风”的问题,尽管嘴中没说出来,但心中的结论却同曹操一样“隆冬之际没有东南风”,没有东南风,火便放不起来,一切准备都将前功尽弃,所以才大叫一声,口吐鲜血,昏厥于地,被将士抬到账中,一病不起。这才引出诸葛亮探病,七星坛祭风的故事。对于“风”的认识,诸葛亮最

3、为清醒。在与周瑜定火攻之计之前,诸葛亮就想到了“风”的问题,不仅想到,而且知道什么时间刮东南风。刘备从江北来到江南,要诸葛亮回去,诸葛亮对刘备说了这样一句话“十一月二十甲子日后,但见东南风起,亮必还矣。”三个人对于风的认识表现为三种思维层次,结局呢?曹操败北,周瑜最终被诸葛亮三气而亡。由此可见,同一客观事物,不同思维层次的人会形成不同的认识,从而导致所采用的方法、途径不同,当然结果必然不同。人们常讲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思维层次较高的人,不仅能使自己的体力、脑力得到更加合理的运用,而且

4、高层次思维所获得的结果,能使他人的体力、脑力得到更加合理的、科学的运用。例如,农业良种的产生,同样的农民劳动却获得比原来高得多的产量。而一位好的校长由于自身的思维层次较高,其思维结果也必然使教师的体力、脑力得到更加合理的、科学的运用。改变自身的思维层次才是真正的办法。当人的思维层次达到同一水平或者在某一点上达到同一水平时,便很容易理解对方相关的意图。“英雄所见略同”就是同一思维层次的产物。“火”在常人看来,只是烧饭、取暖之用,但在周瑜、诸葛亮看来则是作战可用之“兵”。人和人的差异便在于此。  没有高层次的思

5、维不可能有高层次的教育教学,不可能有高层次的学校管理。  二、要具有深广的思维运作时空环境。思维层次的差异,实质上是思维得以运作时空层次差异的反映。也就是说思维层次的高低,与思维进入特定时空领域的深度、广度有关。我们不妨再举诸葛亮与周瑜的例子来说明思维运作时空与思维层次的关系。诸葛亮从江北来到江南,周瑜妒其才能,欲图害之,定下造箭之计,结果诸葛亮“草船借箭”3,不出三日便向周瑜交纳了10万支雕翎箭,而这是周瑜万万没有想到的。如果把两者的思维时空环境展开来看,便不难发现两者思维运作时空环境的差异性。周瑜的思维

6、运作时空环境,仅仅局限于时间、工棚、工匠、原材料这样一些常人都可以想到的内容,而诸葛亮则是跳出这个时空范围,想到的是三日后大雾迷漫茫茫的江面,想到一队草船直逼曹营水寨,对方是万箭齐发。一个从“造”字定计,一个从“借”字取箭,思维运作时空环境无法可比。如果说周瑜的思维运作时空环境同诸葛亮等延的话,十个诸葛亮恐怕也被杀了。  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的问题,也讲了思维运作的时空问题。“面向现代化”讲的是内容,“面向世界”讲的是时空范围,“面向未来”讲的是动态的时空环境。如果我们每一位校长都能这样思考问题,中国的教

7、育将是世界一流的教育。很难想象一个思维时空环境狭小的人能有较高的思维层次。如果诸葛亮当时只想在柴、米、油、盐、酱、醋,只想在隆中种地,天下恐怕不会有人知道还有诸葛孔明一人。拓展自身的思维运作时空环境,是提高思维层次所必须的前提条件,也是达到较高思维层次所必备的前得条件。事情往往是这样,思维运作时空环境的狭小,会使一个本来有所作为的人而变的无所作为。  三、要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  思维在深广的时空环境中运作所形成的结果,一般来讲是以理论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思维层次的高低主要体现在理论水平上。理论是高层次思维结

8、果的外在表现形式。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写道:“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这里谈到的理论正是指这样一种理论,一种能够与自己的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有机结合起来的理论,一种能够指导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活动的理论。理论能够更好的说明实践,指导实践。忽视了理论的学习,忽视将实践上升为理论的研究工作,是不可能真正办好一所学校的。离开理论的实践,将是盲目的实践,即使在某些方面取得了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