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原因分析及预防护理对策

产后出血原因分析及预防护理对策

ID:15127978

大小:2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1

产后出血原因分析及预防护理对策_第1页
产后出血原因分析及预防护理对策_第2页
产后出血原因分析及预防护理对策_第3页
产后出血原因分析及预防护理对策_第4页
资源描述:

《产后出血原因分析及预防护理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产后出血原因分析及预防护理对策【关键词】产后出血原因分析护理预防胎儿娩出后24h内出血量≥500ml为产后出血。产后出血是导致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每个护理工作者对其必须高度重视,果断采取抢救措施,作出相应护理,以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确保每位孕产妇生命安全[1]。我科近年发生产后出血31例,现将其发生原因与预防护理对策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选择2008年1月至2010年5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后出血患者31例。年龄21~43岁,平均(23.9±3.8)岁。其中初产妇19例,经产妇12例。剖宫产18例,均有剖宫产指征,阴道分娩13例。新生儿体重≥4.0kg3例,3.

2、5-3.9kg16例,2.5-3.5kg10例,<2.5kg2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以下诊断标准[2]:胎儿娩出后2h内出血>400ml或24h内出血>500ml。2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与预防对策42.1宫缩乏力本组共22例(71.0%),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由于产妇过度精神紧张及恐惧心理,又因阵痛、休息不好、饮食少,导致产程延长,使产妇体力消耗而过度疲劳,致使产妇宫缩乏力,不利于胎盘剥离和娩出。另一方面,宫缩乏力使子宫不能正常收缩和缩复,不能有效关闭胎盘附着部子宫壁窦,而导致产后出血。与临床使用镇静剂过多、剖宫产麻醉深、子痫前期患者过度使用解痉镇静剂等高危

3、因素有关。预防措施:(1)医护人员在孕妇待产过程中,关心体贴孕妇,助产士根据每个产妇的具体情况,确定护理重点,进行分娩期健康教育,对过度紧张或不合作的产妇,必要时给予度冷丁或安定等药物,介绍并实施无痛分娩技术,让产妇在待产过程中保持良好心理状态;鼓励并协助孕妇在宫缩间歇时少量多餐进食高热量、易消化吸收食物,如牛奶、肉粥、面条等,以保持充足体力。(2)存在有产后宫缩乏力危险因素者,分娩前建立静脉通道,胎儿头娩出后常规宫底注射催产素。(3)对于阴道分娩产妇,脐带处理完毕协助新生儿早接触、早吸吮,剖宫产产妇予母婴脸早接触,增加母婴感情,让产妇拥有一种为人母的满足感,

4、利于稳定产妇情绪,早接触、早吸吮可促进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4)产妇分娩后常规留产房观察生命体征,宫缩及阴道流血量,及早发现出血倾向。2.2胎盘因素本组为6例(19.4%)。有过引产、流产史、孕产史者存在不同程度子宫内损伤及继发感染子宫内膜炎的机会。再次妊娠时前置胎盘植入、位置不正常、胎盘粘连、残留的发生率相应增多影响子宫收缩而致产后出血的几率大大增加。预防措施:(1)正确处理第3产程,准确判断胎盘剥离征象,及时协助胎盘娩出,胎盘剥离前忌粗暴牵拉脐带,防止发生子宫外翻。(2)胎儿娩出15-30min无胎盘剥离征象或阴道活动性出血超过200ml,给予静脉

5、滴注催产素加强宫缩,胎盘仍未剥离,重新消毒会阴,排空膀胱,行徒手剥离胎盘术,操作时在胎盘和宫壁间找不到疏松剥离面时,考虑植入性胎盘的可能,不可强行剥离。(3)子宫颈内口痉挛性收缩者,可宫颈注射阿托品,以松弛宫颈,利于胎盘娩出;胎盘娩出后预防性应用宫4缩剂,并仔细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4)开展健康教育,避免多次人流;定期产检,早期发现妊娠合并症与并发症,动员提前入院待产,分娩前制定预防产后出血的措施2.3软产道损伤本组2例(6.5%)。软产道损伤常见原因是宫缩过强过频,致使产程缩短或急产,致软产道损伤;胎儿过大或先露异常,致使产道承受压力过大;软产道畸形或异

6、常,如陈旧性疤痕、发育不良、子宫动静脉畸形、静脉曲张、阴道纵隔等,会阴保护不当、操作不当、使用宫缩剂不当或第2产程中外加腹压不当等。以上因素均可引起会阴、阴道、宫颈裂伤,严重裂伤可达阴道穹隆、子宫下段甚至盆壁,形成腹膜后血肿或阔韧带内血肿[3]。预防措施(1)掌握催产素使用指征,静脉滴注时,先行静脉穿刺调节好滴数后再加药,根据宫缩情况调节滴数,防止宫缩过强造成急产、子宫破裂等的发生。(2)掌握正确助产手法及会阴切开术指征、时机,会阴组织弹性差、胎儿较大、手术助产等,估计会阴裂伤不可避免时,适时行会阴切开术,术后及时缝合伤口。(3)胎儿娩出后仔细检查软产道,特别

7、是宫颈,有裂伤及时缝合。2.4凝血功能障碍本组1例(3.2%),常见为血小板减少,纤维蛋白减少,羊水栓塞,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预防措施:(1)认真询问病史产前检查发现有出血倾向者,提前入院待产,进行血小板、出血时间、凝血时间等实验室检查。分娩期开通静脉通道,做好配血、输血、剖宫产术前准备。(2)密切观察产程进展,做好产时指导和产妇的心理护理。胎儿娩出后立即应用宫缩剂,严密观察子宫收缩、阴道出血情况,及早发现出血倾向,防止产后出血的发生。参考文献4[1]刘立岩.产后出血的原因及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0,5(9):200-201.[2]刘慧,邱国

8、凤,米丽.产后出血126例原因分析及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