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疗乙型肝炎临床疗效观察

中药治疗乙型肝炎临床疗效观察

ID:15129096

大小:2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1

中药治疗乙型肝炎临床疗效观察_第1页
中药治疗乙型肝炎临床疗效观察_第2页
中药治疗乙型肝炎临床疗效观察_第3页
中药治疗乙型肝炎临床疗效观察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药治疗乙型肝炎临床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药治疗乙型肝炎临床疗效观察【关键词】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一种传染性强的常见病、多发病,有关资料证明,我国发病率及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均居世界首位。其治疗目前尚无特效药物,久治不愈又易转为肝硬化及肝癌。近几年,笔者来自拟乙肝康复汤观察治疗乙型肝炎178例,收到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78例中,男105例,女73例;年龄最大68岁,最小3岁;其中3~17岁25例,18~44岁106例,45~68岁47例;治疗前病史最短13天,最长者21年;诊断为急性乙型肝炎60例,慢性迁延性肝炎49例,慢性活动性

2、肝炎27例,早期肝硬化18例,乙型肝炎病毒携带24例。本组病例均符合1990年上海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1.2治疗方法4治以祛湿清热,舒肝活血,益气扶正为则。方药:猪苓、五味子各12~20g,山豆根、白术各12~18g,丹参、虎杖、茯苓各20~30g,黄芪20~60g,麦芽20~40g。随证加减:湿热重去黄芪加茵陈、板蓝根、车前子;热盛大便干加大黄;腹胀加木香、枳壳、陈皮;食欲不振重用麦芽加神曲、山楂;肝脾肿大加三棱、莪术、鳖甲;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升高,加鳖甲、党参;胁痛加郁金、元胡;发热加柴胡、栀子。上药加水煎2次,每次各煎取250

3、ml,于1日内分2次服完。30天为一疗程。  2结果2.1疗效评定标准临床治愈: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HBsAg、HBeAg转阴,能胜任正常工作;显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肝功恢复正常,HBsAg滴度下降,但HBsAg未完全转阴;有效:症状、体征、肝功及HBsAg均有所改善,但HBsAg、HBeAg或肝功不能恢复正常;无效:达不到有效标准者。2.2治疗结果本组178例中,临床治愈108例,显效44例,有效24例;无效2例。有效率99%。治疗时间最短1个月,最长3个月。  3典型病例4患者,女,30岁,1993年1月4日初诊

4、。主诉脘腹胀闷、反胃呕恶、纳呆厌油、口苦倦怠20多天,在当地卫生院诊治不效。查:目黄、身黄、小便黄,肝区叩痛(+),舌苔厚腻微黄,脉滑稍数。B超提示:肝实质回声增强,脾在左胁下2cm。肝功:GPT580U,TTT7U,P60g/L,A38g/L,G22g/L,SB85.5μmol/L;乙肝5项: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诊断:急性乙型肝炎。治以祛湿清热,舒肝活血为则。方药:猪苓18g,山豆根、柴胡、五味子、白术、陈皮、木香各15g,丹参、虎杖、麦芽、茵陈各30g,茯苓20g。每日1剂

5、,水煎服。服药10剂,诸症消失十之七八,仅感有时乏力腿酸;原方去柴胡、木香,加黄芪30g;又服10剂,诸症消失;为巩固疗效,继服26剂,复查肝功能正常。乙肝5项:HBsAg(-),HBeAg(-),抗-HBs(+),抗-HBe(+),抗-HBc(+)。停药后每月查肝功及乙肝5项各1次,检查2次均正常。随访1年无复发。4讨论  乙肝患者以青壮年多见,男性较多。此病潜伏期长,发病缓慢,多数隐匿而临床症状不甚典型,发热及黄疸少见,很易转为慢性肝炎、肝硬化或肝癌。在治疗上,特别是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转阴问题一直是一个难题。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一难题,临证时

6、在中医整体辨证的基础上,结合中药现代药理研究,选用一些通过药理研究证明对肝脏本身及乙肝病毒有效的中草药,是促进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e抗原转阴,恢复肝功能,进而缩短乙肝疗程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由于乙型肝炎病程较长,临床表现多虚实夹杂并见,其病理多“湿、瘀、虚”共存。故本方用猪苓、白术、茯苓、虎杖祛湿;丹参配虎杖活血化瘀;用黄芪、白术、茯苓、五味子相伍健脾益气扶正;加麦芽和中消积化食,并有治肝炎“不论急性期或恢复期均可配合应用,与清热解毒药伍用,有减轻苦寒药对胃肠刺激,寓有‘知肝实脾’4之意;与退黄利胆药合用,有相辅相成之用;与化瘀药同用,气血双调

7、,化瘀而不伤正;与补益药共同,消补益之胀”之意。病毒性肝炎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是导致该病趋向慢性化、恶化的主要原因。据药理研究证明:黄芪、白术、茯苓、猪苓、五味子均有免疫促进作用,“能增强网状内皮系统和巨噬细胞功能……诱导干扰素的生成增加”;山豆根、虎杖对乙型肝炎病毒(HBV)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山豆根、虎杖、黄芪、白术、猪苓均可使HBeAg和HNA-P下降或阴转;山豆根还有保肝作用,既可降低转氨酶,又可使肝组织损伤减轻,对慢迁肝有效,还能治湿热黄疸。实际上山豆根注射液(肝炎灵)、猪苓多糖注射液早已成为治疗乙型肝炎的有效药物而被部分地区广泛运用;

8、五味子是降低血清转氨酶的老药;“丹参能抑制肝纤维组织增生、降低纤维细胞活性,减轻门脉压力、改善肝内微循环、增加组织灌流,因而可使肝脾回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