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士心身健康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儿科护士心身健康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ID:15132112

大小:30.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8-01

儿科护士心身健康的影响因素及对策_第1页
儿科护士心身健康的影响因素及对策_第2页
儿科护士心身健康的影响因素及对策_第3页
儿科护士心身健康的影响因素及对策_第4页
儿科护士心身健康的影响因素及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儿科护士心身健康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儿科护士心身健康的影响因素及对策作者:利娜,黄玉柳,陆宁,叶妙珍【摘要】目的调查分析儿科护士心身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50名儿科护士进行心身健康测评,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50名儿科护士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偏执和人际关系敏感及SCL-90阳性项目数得分明显高于常模(P<0.05);31~35岁护士躯体化、偏执、强迫、抑郁因子评分显著高于20~30岁护士(P<0.05,P<0.01);未婚护士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等因子评分与已婚护士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分析了影响因

2、素,并提出了预防措施。结论儿科护士心身健康状况差,受年龄、婚姻状况影响。儿科护士心身健康状况原因。【关键词】儿科护士;心身健康状况;影响因素;对策儿科病房是为14周岁以下的儿童患者提供治疗和护理、恢复健康的场所。儿科疾病起病急、发展快、病死率高,儿科护理人员面对着特殊的服务群体,工作强度大,严重影响了护士的心身健康,本文对儿科护士的心身健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其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现总结如下。1对象与方法71.1调查对象选择我市4所镇级综合医院儿科护士,均为女性,年龄20~35岁;其中,未婚护士包括离异2名,见表1。发放调查问卷54份,回

3、收有效问卷5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2.6%。表1不同年龄、婚姻状况、家庭收入护士人数比较1.2一般资料调查对象为54名护士,均为女性,年龄20~35岁;其中,未婚护士包括离异2名,见表1。发放调查问卷54份,回收有效问卷5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2.6%。1.3方法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1]进行问卷调查,抽选4所镇级医院的54名儿科护理工作者,经统一指导解释后进行问卷调查。1.4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1.0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进行方差分析、t检验。与国内常模(644)[2]进行比较。2结果2.1儿科护士与国内女性常模S

4、CL-90因子分析比较7儿科护士敌对、恐怖、精神病性因子评分与常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偏执和人际关系敏感及SCL-90阳性项目数得分均高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表2儿科护士与国内女性常模SCL-90各因子比较注:与常模比较,*P<0.052.2不同年龄、婚姻状况及家庭收入SCL-90各因子分析比较50名儿科护士中,31~35岁护士偏执、躯体化、强迫、抑郁因子评分显著高于20~30岁护士(P<0.01、P<0.05)。20~30岁护士焦虑因子评分显著高于31~35岁护士(P<0.

5、01)。未婚护士(包括离异护士2名)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等因子评分显著高于已婚护士,而偏执因子评分显著低于已婚护士(P<0.05,P<0.01)。见表3。表3不同年龄、婚姻状况儿科护士SCL-90各因子分比较注:与组内对应项比较,*P<0.05,#P<0.01。3讨论3.1工作因素儿科护理工作繁琐,劳动强度大,肩负责任重,同样的护理和治疗,儿科护士付出的劳动要比成人科室多。儿科工作环境复杂,服务对象特殊,常因嘈杂零乱的环境和婴幼儿啼哭声不断的刺激,严重影响儿科护士的工作情绪。儿科病房允许有家长陪护,各项治疗、护理工作都是

6、在家长的“监督”7之下公开进行,加上儿科患者基本都是独生子女,是家中的心肝宝贝,作为父母情愿生病的是自己,也不愿看到自己的孩子受到丝毫痛苦,孩子生病,家长焦躁不安、情绪不稳、激惹率增高,容易产生攻击性,易向护士发泄,对护士的辛勤劳动有时不能正确理解。在儿科若一针见血,家长没有意见,一针见不到血,家长则面露不满,甚至动口骂人或动手打人,认为护士水平不高或故意增加患儿痛苦,因而忽略了护理工作者应有的工作权力和人格权力,从而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难度和心理压力,使人际关系敏感。一部分护士操作前反复多次寻找血管且做得很慢,以保证穿刺成功;少数护士因穿刺困难

7、或失败容易激动,自己不能控制地大发脾气,常感到自己付出的劳动得不到公平的回报。这些问题是与恐惧、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敌对相关的感知体验有关,这些情感体验与SCL-90调查亦相吻合。以上诸多因素作为应激源,能刺激人们的某种情绪体验,在情绪活动的同时,往往伴随着一系列复杂的心理、生理变化,影响人的内分泌功能和免疫功能[3]。如果自己不善于排除困扰和减轻心理压力,这种消极的破坏性的情绪使护士身心都处于应激状态[4],久而久之,会导致身心疾病,影响护理质量和患儿的康复。加之频繁的“三班倒”,没有周末及节假日的定时休息,扰乱了护士自身的生活规律,从

8、而影响护士的社交活动及家庭生活,使他们感到身心疲惫,产生焦虑、压抑、紧张、烦躁等不良情绪,甚至有很多人发生了躯体化症状,如头痛、头晕、疲乏、睡眠障碍等,严重影响了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