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数据业务体系的研究方向

移动数据业务体系的研究方向

ID:15134999

大小:531.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8-01

移动数据业务体系的研究方向_第1页
移动数据业务体系的研究方向_第2页
移动数据业务体系的研究方向_第3页
移动数据业务体系的研究方向_第4页
移动数据业务体系的研究方向_第5页
资源描述:

《移动数据业务体系的研究方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移动数据业务体系的研究方向作者:刘宁宁张文婷来源:《通信技术与标准》发布时间:2004-05-01一、概述  技术的发展是永无止境的,相互渗透与融合是趋势。数字技术与网络技术的结合,计算机与通信的融合,以及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的融合发展,正在推动着全球移动无线互联网及其应用的高速发展。Internet和移动通信,作为迈向信息社会的两个重要标志,是当今信息业发展的两个热点,这两者的融合将为通信产业带来新的增长空间,这就是移动无线互联网。几乎可以肯定移动互联网时代将重复个人PC时代的摩尔定律的神话。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新技术的成

2、功应用必须符合开放性这一基本原则。     二、市场现状  2002年,移动数据业务是电信行业的一个亮点,得到了良好的发展。移动数据业务以短信业务的飞速发展作为标志,加上移动互联网、GPRS、WAP等设施的建设和使用,给移动数据业务带来了质的发展。  ☆ 互联网  网络游戏出现在中国游戏市场至今不过两年,但到2003年1月,正式投入商业运营的超过100款,其普及和受欢迎的程度远远超出预期。自1997年互联网络在中国的商业运作被投资家们看好开始,网络游戏在中国的商业运营就有了坚实的基础。随着商业运作趋于成熟,网络世界中所谓

3、“泡沫经济”的危机逐渐远去,中国的网络游戏市场有了比较成熟的赢利模式:2002年,网络游戏市场收入已经超过了电影票房收入;2002年电信业务由网络游戏所产生的直接收入是68.3亿元。国家将网络游戏列为新经济增长点的一部分,并且已经把网络游戏开发作为863计划后续的一项内容,这表明国家正在花较大的力气为网络应用的发展奠定技术基础。  根据网民上网行为调查所得信息:网民平均每周上网4.1天,合13个小时;网民人均拥有1.5个E-mail账号,其中免费的E-mail账号为1.3个;晚上八九点,我国上网人数达到一天中的顶峰,有4

4、4%左右的网民在这一时间上网;以获取信息作为上网为主要目的网民,占到网民总数的50%左右;每月上网花费在100元及以下的网民比例继续减少,而每月花费超过100元的网民比例继续增加。从这些初步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到,我国网民的发展趋势正是中国网络市场发展的巨大潜力。  ☆ 移动市场  全球移动电话用户的新增速度已经超过了固定电话,而中国的移动电话用户数也已经超过2.44亿户,与固定电话基本持平。未来的移动通信网络演进必然是向3G网络甚至更新的网络发展。预计中国的移动用户到2007年会达到5亿,其中3G用户占到30%,这样将形成

5、2500亿元的网络投资和2700亿元的终端市场规模。  看好移动数据业务的各大厂商也纷纷展开攻势:摩托罗拉生产和销售针对中国市场的高端智能手机,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利用技术优势走出价格战的泥潭。诺基亚已经宣称将从2004年开始,停止生产传统的中低端手机。索尼爱立信宣布其生产的九成手机产品将都是拍照手机或智能手机。这些均表明了移动数据业务必将引发新一轮的电信大发展。     三、移动互联网内涵  移动互联网是对传统互联网和传统电信网的一次革命。它不是对传统互联网和电信网的增强及补充,而是在技术上和应用上都有质的飞跃的一种网络

6、。移动不仅仅指目前的GSM/CDMA/3G,它的内涵将随着技术、业务的纵深拓展而变得越来越广泛。移动计算技术的成熟将彻底改变现有的业务模式,真正实现所谓的个人化和智能个性化。  终端和服务端一起组成移动计算环境。所谓传统的互联网不过是以IP协议为通信基础的网络表现形式之一。移动性将随着移动计算环境的健全得到长足的发展。移动的承载环境包括:传统意义的互联网、移动承载网络上的数据网、各种“微网MicroNet”:家庭终端网络、Ad-hc等多种“终端模式”的网络环境。  移动计算环境的特点对接入以及业务的可移动性、智能性、业务

7、模式等提出了多重挑战。对终端侧的要求有:AAA体制、业务封装体制、资源管理体系、安全管理体系、统一应用视图、协议规范和通信接口。服务侧面临的挑战:AAA体制、业务提供体制、资源管理体系、安全管理体系、消息传送机制、协议规范和通信接口、业务门户技术规范、帐务/营业/计费系统的规划、应用系统统一接口规范、业务与技术的有机融合和分离。  目前,增值应用得到了来自厂商、内容提供商、电信运营商等电信价值链上各个环节的重视,尤其是电信运营商更希望假增值服务手段突出所谓的差异化服务。在图1中,我们列出了服务差异化和各种业务之间的复杂度

8、关系。可以看到,增值类业务将随着技术的发展对业务个性化的支持得以充分的实现,但是其涉及到的技术复杂度也同样增加。    四、开放的数据业务环境构成  数据业务的特点在于其多样性,这种特点对数据业务的运营支撑体系规划、信息系统的开发等诸多方面都提出了众多挑战。但也正由于这一特点,使得数据业务最利于个性化的业务发展,对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