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血散瘀法的文献计量学研究

凉血散瘀法的文献计量学研究

ID:15136245

大小:32.52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8-01

凉血散瘀法的文献计量学研究_第1页
凉血散瘀法的文献计量学研究_第2页
凉血散瘀法的文献计量学研究_第3页
凉血散瘀法的文献计量学研究_第4页
凉血散瘀法的文献计量学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凉血散瘀法的文献计量学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凉血散瘀法的文献计量学研究【关键词】凉血散瘀法;文献计量学凉血散瘀是中医的常见治法之一,主要用于因热致瘀,瘀热互结导致的各种病证。文献计量学是利用定量研究方法揭示某一专题或某一学科研究概况的一种文献研究方法。本文从研究单位、作者、期刊、基金、关键词等方面揭示近10年来国内凉血散瘀研究的地区分布、核心研究人员、研究内容等方面的特点。  1资料与方法利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1998-2007年发表在各学术期刊上的有关凉血散瘀治法的文献。检索表达式为:主题=凉血散瘀OR主题=凉血化瘀(出版年:1998-2007)。共检出文献226篇,去除不切题文献17篇,共209篇。  2结果与分析

2、  2.1文献量的变化及分析9  近10年来凉血散瘀类研究文献的数量呈波形发展,一直围绕着每年20篇的轴线上下波动,升幅每年5~10篇,降幅每年在5篇左右,即每年的发文量在15~30篇之间波动,最低为15篇,最高为30篇,说明凉血散瘀的研究保持着相对平稳的发展趋势。从升降幅度的比较来看,升幅略大于降幅,暗示此类文献有平缓上升趋势。见图1。  2.2地区分布及分析  全国共有29个省、直辖市或自治区关注凉血散瘀治法,区域覆盖面广。具体来说,东北地区有黑龙江、吉林、辽宁,西北地区有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华北地区有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华中地区有湖北、湖南、河南,华东地区有江苏

3、、山东、安徽、上海、浙江、江西、福建,华南地区有广西、广东,西南地区有四川、重庆、云南、贵州。从大范围来看,华东地区为凉血散瘀研究的主要地区,其次为华北、西北和华中地区。西南、华南、西北、东北的文献量较少。凉血散瘀法研究主要省份见表1。表1凉血散瘀治法的主要研究省份(略)从表1可以看出,凉血散瘀的主要研究省份为江苏、河南、陕西、北京、山东、广东,6个省市的研究成果占总体的60.34%,其中又以江苏所占份额最大,为国内开展相关研究的最核心省份。  2.3作者分布及分析  9  近10年来共有365位作者发表了与凉血散瘀有关的文章。发表2篇以上者35人(2篇21人,3篇9人,4篇1人,5

4、篇2人,6篇1人),其中最多发文量为8篇1人,仅发表1篇的有330人。从作者的发文量可以了解某一研究领域的核心研究人员,根据普莱斯定律,核心作者的最小发文量等于最高产作者论文数平方根的0.749倍,即:M=0.749(nmax)1/2。式中“nmax”为发文最多作者篇数。本次研究中M=2.118,取整后为3。也就是说,发文在3篇以上的作者为凉血散瘀的核心研究人员。另外,我们看到M值接近于2,而不是3,说明核心作者群有增大趋势,如果“M”取值为2,则其数据范围要比现已确定的核心作者群增大不少。但我们也发现,有些新增作者与原核心区作者是同一课题组成员,论文是针对某一研究课题的合作成果,这

5、说明作者间的合作在加强,参与合作研究的人员在增加。   本次研究还发现,所收集的209篇文献的作者主要来自各级医院及高等医学院校,是从事凉血散瘀研究的主要力量。见表2。表2凉血散瘀类文献作者所属机构类型(略)注:其中第一作者单位出现频次:医院153(73.21%),高等院校50(23.92%),研究所5(2.39%),卫生学校1(0.48%)9  医院来源作者所占比例最高,但在发文2篇以上的10位第一作者中,高校来源8位,医院来源2位,说明专门针对凉血散瘀法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工作主要是由高校来承担的。  2.4期刊分布及分析所检出的209篇文献来自86种期刊。根据美国文献计量学家高夫

6、曼对布拉德福定律的解释,刊载某一主题的最小核心期刊量的计算公式为:L=A/m。其中A为论文总量,m为期刊最大分区值。本次研究L=5.5,取整后为6,也就是说,可以将刊载论文数在6篇及以上的期刊确定为核心区内期刊。刊载凉血散瘀类论文最多的为《陕西中医》21篇,其次依次为《四川中医》8篇,《河北中医》、《新中医》分别刊载7篇,《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新疆中医药》、《中国中医急症》分别刊载6篇。以上8种期刊占相关期刊总量的8%,刊载了凉血散瘀论文总量的近30%,为这一领域的核心期刊群。从期刊种类来看,凉血散瘀类文献以中医类杂志为主要刊载对象,86种期刊中有67种属中医类期刊,6种为中西医

7、结合类期刊,13种为其他类期刊,而核心期刊区的所有期刊均为中医类。这说明此类研究成果在中医类期刊中是被普遍接受的,作者的可选择范围较广。  2.5研究内容的分布及分析9  2.5.1用于治疗的病证  通过文中关键词的标注来了解凉血散瘀治法在各种疾病治疗中的运用情况。在检出文献的关键词字段中共出现病证86种,频次178次。所出现的病证涉及肝系、肾系、生殖系统、呼吸系统、心脑血管疾病、皮肤病、眼疾等,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只要符合其证候要求,就可使用,即“证同治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