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用药途径调查与分析

农村用药途径调查与分析

ID:15136305

大小:2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01

农村用药途径调查与分析_第1页
农村用药途径调查与分析_第2页
农村用药途径调查与分析_第3页
农村用药途径调查与分析_第4页
农村用药途径调查与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村用药途径调查与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农村用药途径调查与分析【摘要】目的通过对农村居民用药途径进行调查,找出并分析静脉输注的不合理性及其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方法采用访谈法,随机抽取部分农户进行调查。结果在145例患病农户中,103例采用了家庭输液治疗。结论农村静脉输注不合理并存在隐患。【关键词】农村;静脉输注;隐患随着社会逐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民对自身的健康也逐渐重视起来,新农合是国家为减轻农民负担而制定的新举措,但实施以来,也只是为农民看病减轻了经济负担,看病难这一问题仍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乡村医生作为最基层的医疗团体,发挥着巨大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健康需要。但由于其管理水平及医

2、疗水平相对落后,且多数为个人承包制,所以小病大治,追求经济利益的问题突现出来。在用药过程中,选择静脉给药越来越多,并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现就2008年11月笔者在出生地的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6  资料来源于2008年11月笔者在出生地随机抽取的部分农户,笔者对其一一走访。在走访的农户中患者数共145人次,上呼吸道感染101例(其中伴有不同程度发热或咳嗽的78例),小儿腹泻8例,小儿支气管炎5例,痛经4例,牙痛伴牙周脓肿3例,醉酒3例,肝硬化2例,女性下腹不适2例,慢性阑尾炎1例,泌尿系结石1例,右股骨颈骨折1例,肺癌晚期1例,子宫切除术后出院感染1例,

3、其他9例。145例用药途径见表1。  2结果  见表2。 表2三种用药途径比较在调查的145例患者中,进行静脉输注的例数为103例,占71.03%。其中只有4例到县级以上医院进行化验检查。  3讨论  3.1静脉输注应用不合理静脉输注是治疗疾病的一种重要手段,如应用得当,可起到积极的治疗效果;如应用不当,则可导致严重后果,甚至死亡[1]。从表2可以看出,静脉输注的使用率为71.03%,高出城市15%~20%[2],原因有以下几点。表1145例用药途径情况  3.1.1知识缺乏6农村医生相对学历较低,接受再教育的机会少,药理知识缺乏,普遍认为输液疗效好,且见效快。从

4、表1中可以看出,在145例患者中,103例应用了静脉输注治疗,而这103例中多数是病情单一,诊断明确,且无并发症的患者,根据用药原则,完全可以采用口服或肌肉注射治疗。采用静脉输注既浪费了医疗资源,又给农民增加了痛苦和经济负担。  3.1.2经济利益农村医生在诊疗过程中,牵涉到个人的经济收入,在利益的驱使下,往往也会选择静脉输注,并且随着药物种类的增多,新药的大量涌现,多种药物联合使用越来越普遍。在此次调查中发现,所有发热患者均同时应用了抗生素、激素和抗病毒药物。有文献报道,在输液过程中,用药种类越多,各药的致热物质叠加在一起,就可能超过阈值发生热源反应,而危及生命

5、[3]。亦有报道,滥用糖皮质激素退热,反复多次使用与发生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有一定的相关性[4]。  3.1.3患者盲从大多数农民缺乏医疗常识,患病后急于消退疾病症状,并过于相信医生,对医生提出的治疗方案缺乏判断能力,在这种情况,往往会导致不合理用药现象的出现。不论有无输液指征均放弃口服或肌注,而直接选择输液。这样的用药结果容易破坏人体正常的免疫功能,引发药源性疾病,对人类健康存在潜在的危害。  3.2安全隐患调查发现,因条件所限,农村医生多为门诊式诊所,看病及治疗均为一人执行,没有病床,凡输液均由医生到患者家中进行,医生穿刺成功后离开,输液过程中的观察,更换液体和拔

6、针则由家属操作。6  3.2.1环境因素走访中所见,在农民家中,空气质量差,室内干燥,温度低,且很少开窗通风,再加上烧煤取暖,产生大量灰尘,使屋内的灰尘肉眼可见。有资料显示,输液环境中,带入的微粒是显著的[5]。环境条件可以加重或减缓操作中所引起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病室的清洁卫生,可明显减少输液时洗气过程热源和微粒的引入。由此可见,在这样的环境下输液,可以大大增加输液反应的发生率。此外药物溶解后,放置时间过长,也可被空气中的微粒及微生物污染,而易引发输液反应。  3.2.2患者及家属因素在输液过程中,由于患者及家属缺乏护理及相关药学知识,一方面输液中不能很好地控制

7、输液速度,过快过慢都可能造成不良后果[6],甚至死亡;另一方面,对液体渗出血管外不能及时发现或作出正确判断,导致疼痛、肿胀和周围组织损伤[7];再有,由于更换液体不及时或操作不当可使空气进入血管,形成空气栓塞而危及生命。  3.2.3医疗行为因素在农村由于条件所限,医生使用的止血带并不消毒,而是用到不能再使用为止。止血带的不洁使用是引起交叉感染的重要因素[8]。调查还发现,该地医生进药途径混乱,药品质量差,难以保证疗效,这对农村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很大威胁。  4小结6  农村不合理应用静脉输注的原因很复杂,且越来越严重,给农民带来的危害也越来越大,应引起各级领导和

8、医疗机构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