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妮汀治疗妊娠期外阴阴道念珠菌病临床观察

凯妮汀治疗妊娠期外阴阴道念珠菌病临床观察

ID:15136392

大小:2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01

凯妮汀治疗妊娠期外阴阴道念珠菌病临床观察_第1页
凯妮汀治疗妊娠期外阴阴道念珠菌病临床观察_第2页
凯妮汀治疗妊娠期外阴阴道念珠菌病临床观察_第3页
凯妮汀治疗妊娠期外阴阴道念珠菌病临床观察_第4页
凯妮汀治疗妊娠期外阴阴道念珠菌病临床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凯妮汀治疗妊娠期外阴阴道念珠菌病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凯妮汀治疗妊娠期外阴阴道念珠菌病临床观察【关键词】凯妮汀  念珠菌感染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妇科疾病,75%的女性一生中至少感染1次生殖道念珠菌病。在妊娠期,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VC)的发病率和严重程度有所升高,妊娠期VVC的发生率大约是非妊娠妇女的2倍。故对其诊治越来越受重视,本文对产前门诊孕妇进行VVC筛检,对其中76例患者分为两组,用凯妮汀、克霉唑栓分别进行治疗。现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门诊对2004年1至6月初次产前检查的1650例孕妇进行病史采集、阴道检查,检出VVC152例,并对孕周在24~32周的有症状、体征的7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

2、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两组一般情况,年龄、职业、身体状况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有可比性。分别给予凯妮汀、克霉唑栓治疗。  1.25诊断:以实验室检查为基础,结合临床表现来诊断。用无菌棉拭子从阴道侧壁取少量分泌物,将棉拭子置生理盐水试管内送检,采用盐水湿片直接显微镜检查,见到芽孢或管状假菌丝为阳性,结合有外阴瘙痒、白带增多,阴道检查有外阴、阴道充血、白带呈豆腐渣样的即诊断为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VC)。  1.3治疗方法:观察组予凯泥汀阴道片(即克霉唑片)一片500mg置入阴道深部,一周后加用一片。对照组予克霉唑栓150mg一粒置入阴道深部,每日一

3、次,连用7d。治疗后1周、4周复查并随访至分娩。  1.4疗效判定:患者分别于治疗后1周、4周复查。根据症状、体征及真菌学检查进行疗效评价。治愈:症状、体征完全消失,阴道分泌物镜检阴性。显效:症状、体征明显减轻,阴道分泌物镜检阴性。好转:症状、体征减轻,念珠菌镜检阳性。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念珠菌镜检阳性。  1.5统计分析:采用X2检验。  2结果  患者治疗后1周、4周复查,疗效见表1、表2。两种方法治疗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疗效相同。两组随访至分娩均无一例发生孕产妇感染、早产、新生儿畸形。  表1凯妮汀与克霉唑栓治疗妊娠期外阴阴道念珠菌病1周后疗效比较[略]5

4、  表2凯妮汀与克霉唑栓治疗妊娠期外阴阴道念珠菌病4周后疗效比较[略]  3讨论  妊娠期,由于雌激素的增加使阴道粘膜充血、水肿、通透性增强,同时宫颈腺体分泌明显增加,致阴道分泌物显著增多。高水平的雌激素导致高糖原含量的阴道环境,从而为念珠菌的生长、粘附提供了丰富的糖原,所以妊娠期是念珠菌阴道炎的好发阶段[1]。符玉良等报道孕妇VVC检出率为9.4%[2]。本文1650例孕妇共检出VVC152例,检出率为9.2%与之相符。另外雌激素通过某种复杂的机制增强了阴道上皮细胞的念珠菌附着的亲和性,且雌激素既能与念珠菌结合,又能促进酵母菌生长,提高其毒力,使得妊娠期念珠菌阴道

5、炎难治又易复发。  妊娠合并念珠菌外阴阴道炎还可发生逆行性感染,导致子宫内膜炎、绒毛膜炎、增加胎膜早破的发生机率,并认为与流产、死胎、早产5、低体重儿有关,另外还可引起产褥感染及会阴侧切口愈合不良,胎儿通过产道易发生新生儿感染。念珠菌阴道炎主要症状为外阴瘙痒、急性期白带增多或呈豆腐渣样,但有些妊娠合并念珠菌性阴道患者无临床症状,只是在产前检查阴道分泌物时才被发现。因此,产前门诊要进行常规阴道分泌物的念珠菌检测,对肥胖妊娠妇女,疑合并妊娠期糖尿病的妇女更应进行阴道分泌物检查,注意念珠菌感染,积极治疗。  妊娠期VVC的治疗应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用药次数少、起效快、效果好

6、、持续时间长的药物,局部治疗有显著的安全性,系统吸收少,所有局部制剂均可用于孕妇的整个孕期,但首选药物为凯妮汀、克霉唑[3]。由于念珠菌性阴道炎的突出特点是复发率高,因此对首次患念珠菌性阴道炎的患者治疗要及时。克霉唑属咪唑类药物,它可特异性阻断14α羊毛甾醇,在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水平改变真菌细胞膜化学成分,改变其通透性,抑制真菌细胞的生长和增殖,影响真菌生长,导致其死亡。克霉唑局部用药即可控制阴道粘膜深层的VVC,较好地治疗反复发作的病例,避免了孕妇的全身用药。克霉唑的血浓度在孕妇及非孕妇体内均低于0.01ml/L,代谢消除血半衰期为1~2h,阴道内药物吸收快,

7、而体内浓度可忽略不计,因此对胎儿影响小,起效快,效果好,到目前尚无致畸报道[4]。本文两种治疗方案所用药物成分均为克霉唑,剂型与用药次数不同,但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治疗效果相同,均安全有效。观察组给药次数少,孕妇易接受,能更好地配合治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5  [1]AugerP,JolyJ.MicrcbialfloraassociatedwithCandidaalbicansvulvovaginitis[J].ObstetGynecol,1980,55(3):397.  [2]符玉良,黄以宁,张维森,等.产前门诊孕妇STD高危因素评分系统模式的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