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牵引器矫治替牙期骨性反牙合 的疗效观察

前方牵引器矫治替牙期骨性反牙合 的疗效观察

ID:15139567

大小:2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01

前方牵引器矫治替牙期骨性反牙合 的疗效观察_第1页
前方牵引器矫治替牙期骨性反牙合 的疗效观察_第2页
前方牵引器矫治替牙期骨性反牙合 的疗效观察_第3页
前方牵引器矫治替牙期骨性反牙合 的疗效观察_第4页
前方牵引器矫治替牙期骨性反牙合 的疗效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前方牵引器矫治替牙期骨性反牙合 的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前方牵引器矫治替牙期骨性反牙合的疗效观察作者:孙启俊潘娟新温辉民【关键词】畸形骨性安氏三类错是临床常见的错畸形之一,人群中的发病率可达5%~14%[1],目前对骨性安氏三类错的最佳矫治时期尚未取得统一的认识,少数学者主张成人后直接行正颌外科手术。作者自2004年7月至2006年7月对22例替牙期骨性反患者应用带环基托黏结式前方牵引器进行矫治,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22例中男10例,女12例;年龄7.5~11.5岁。临床表现为第一磨牙近中关系,前牙反,下颌不能后退至前牙切对切,颜面侧貌呈凹面型。X线投影测量分析诊断为上颌发育不足

2、所致骨性Ⅲ5类错。  1.2方法  取患者上下颌模型,于上颌双侧第一磨牙上制作带环,弯制腭弓将两侧带环焊接,上颌侧切牙上弯制单臂卡环从远中延伸到腭侧,两侧乳尖牙近中弯制牵引勾,一端延伸至带环颊侧并与带环焊接成一体,另一端延伸至腭侧,其中腭弓由1.2mm钢丝弯制,卡环与牵引钩由0.9mm钢丝弯制,将上下颌模型按原咬合关系上颌架,抬高咬合至前牙无干扰,于磨牙及部分乳磨牙上制作垫并与腭侧铺设的马蹄形基拖形成一整体。口外牵引器使用杭州新亚生产的可调面具式前方牵引器。试戴矫治器,调磨垫部分,使前牙打开0~1mm,用聚羧酸锌黏结剂将带环黏结于牙表面.牵引时每侧力量为300~500g,方

3、向为前下,与平面成30°∠,牵引时间>12h/d,换橡皮圈1次/2d,复诊1次/月。前牙反解除后,分次磨除垫,直至后牙建立咬合关系。  1.3矫治前后X线头影测量分析  由作者对矫治前后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定点、描图、测量,共测量11项,并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5  2结果所有病例疗程3~11个月,平均5.5个月。矫治后前牙反解除,前牙覆覆盖正常,侧貌明显改善,19例患者磨牙关系为Ⅰ类,其余3例为Ⅲ类磨牙关系。X线头影测量结果表明,替牙期前方牵引能促进上颌生长,同时抑制下颌骨的生长,前牙反覆反覆盖得到了纠正,软组织侧貌已得到了明显的改善。X线头影测量值比较及统计学分析结果

4、,见表1。表1矫治前后X线头影测量值比较和统计分析结果(略)  3讨论  3.1Ⅲ类错前方牵引的时机  Ⅲ类错畸形的最佳矫治时期目前尚无统一的观点。多数学者主张早期矫治,国内贾绮林认为[2]乳牙期颌骨生长较快,骨骼的改建较迅速,早期矫治有利于上颌骨的充分向前发育,但乳牙期进行前方牵引矫治时,口内固位较差,影响矫治效果。本研究利用替牙期进行前方牵引,主要是第一磨牙已萌出,能提供良好的固位,而且替牙列期颌骨仍处于生长发育的高峰期,外界的刺激利于上颌骨的向前发育。  3.2前方牵引的口内装置5  上颌第一磨牙制作带环与腭弓焊接,并用自凝塑料与侧切牙上的卡环以及牵引钩形成一整体,增

5、强了固位效果。同时,腭托紧贴上腭部使牵引力点整体作用于上颌骨,有利于上颌骨的整体向前发育,避免了某些固位装置因单纯作用于牙齿而产生前压过度唇倾的副作用。  3.3前方牵引矫治后软硬组织的改变  中国人X线头影测量的正常值(恒牙早期)[3]SNA角(80.9±2.5),SNB角(78.0±3.4),ANB角(2.5±1.5),本研究的测量结果显示本组患者的上颌骨发育不足,下颌骨发育相对过度,通过前方牵引矫治,SNA增加1.8°,SNB减少1.4°,ANB增加2.8°,与正常值相比,基本恢复正常,表明替牙期进行前方牵引,可以有效改善上下颌骨间前后向的位置关系。PP-SN角减少0

6、.3°,说明前方牵引同时对颅底的结构发生一定的生物学改变。这一点与寇波等[4]研究结果一致。软组织上,上唇突度增加4.3°,鼻唇角减少3.4°,表明前方牵引刺激上颌骨的向前发育支撑了上唇的丰满度,使软组织侧貌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带环-基托黏结式前方牵引装置在替牙期对促进骨性Ⅲ类错患者上颌骨的向前发育有良好的作用,有效改善了患者的软组织侧貌,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矫治骨性Ⅲ类错畸形的方法。5【参考文献】  1丁永林,邵金陵,万毅。前方牵引治疗安氏Ⅲ类骨性反最佳矫治时机的研究.西南国防医药,2007,17(2):139.  2贾绮林,王海岚,王以玲.前方牵引对乳牙期骨性Ⅲ类错结构的影响

7、.口腔正畸学杂志,2003,10(4):157.  3林久祥。现代口腔正畸学.第3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8.152~160.  4寇波,王春玲,刘东旭,等.基托黏结式上颌前方牵引器矫治乳牙期骨性反的疗效观察.北京口腔医学杂志,2006,14(3):187.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