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桃概况(城镇建设)

松桃概况(城镇建设)

ID:15140914

大小:79.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8-01

松桃概况(城镇建设)_第1页
松桃概况(城镇建设)_第2页
松桃概况(城镇建设)_第3页
松桃概况(城镇建设)_第4页
松桃概况(城镇建设)_第5页
资源描述:

《松桃概况(城镇建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松桃城镇建设发布人[admin]作者[佚名]信息来源[松桃信息网]发布日期[2008-12-23]浏览次数第一节 城镇建设城镇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种标志,其形成与发展无不是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就松桃而论,城镇的出现较晚,明朝以前,虽设县置官,但建制不常,有治所而无城垣。明永乐以后,改土归流撤司置府,建筑城池,建设关隘,或开山劈路,营建公所、场市,或立庵观寺庙、亭台楼阁。城镇建设序曲由此开始。从古代城池发展到现代城镇,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一、县城建设松桃县城,古称蓼皋,清雍正

2、年间,定名松桃,并在蓼皋山下兴建土城。乾隆2年(1737年)改建砖城,周长1000米,城高3.3米,设迎恩、永宁、化三、河润四个门。道光九年(1829年),在药局董、红岩壁、飞山董、栗木董增设炮台四座。道光二十年(1840年),在小河对岸增设子城,新添修文、观澜、绥米、太平四个门。城内外有街、巷共23条,内城有大街,巷子口、西瓜垲、正市街、南门湾、辕门口、库房湾、西门坡、吊井湾、厅前街、顺城巷、北门湾、药局董;外城有东门街、顺河街、正街、兴隆街、麻阳街、永宁街、南门街、卡外街、卡房街,街道平路铺

3、石板,坡路设阶梯,街宽2一2.5米,巷宽1.5米。民国21年(1932年)设城东、城南二镇,同年冬并为蓼皋镇。民国33年(1944年),为适应抗日战争物资运输,新建大同、建国二门,并将麻阳街、厅前街、药局大街、教场坝等路改为三合土路面。民国34年(1945年),拆除迎恩门与永宁门一段城墙,辟为新路,命名为杨芳路。同年在教场坝兴修大同路,合计兴修街道全长300米。到新中国成立前夕,蓼皋城区占地面积1.2平方公里。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方便群众生活,县政府开展了一系列城市建设工作。

4、1952年拆除县城内外两墙,拓宽市政面积,先后兴建了蓼皋南路、北路、人民路、胜利路、麻阳街、杨芳路、米行路、南门路、解放路和八条小巷。街道总长3700米,其中水泥路面1900米,主街拓宽12一20米。新建了包括县政府等行政事业单位的办公用房。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松桃不断加快城镇建设步伐,特别是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城镇建设工作,并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旷世良机,举全县之力实施“城镇带动战略”,使蓼皋城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县城总体规划。1981年2月,县政府委托贵州省规划设计

5、院对县城蓼皋进行总体规划,规划分远期、近期两部分,近期为1982年一1985年,远期为1982年一2000年。近期人口规模为15200人,远期为26000人。实际上,县城人口发展超过了规划,2000年是36000人,2004年48000人,城市化水平17.6%。规划县城范围:东至坪块,南至云落屯,西至团山,北至马场,面积6.8平方公里,建城区面积1.9平方公里,到1985年为2平方公里,2004年为2.34平方公里。功能分区和布局:东门桥至北门坳,南门桥至东风路至大十字为商业贸易中心区,并逐步将

6、东风路辟为商业街,教场坝河滩为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北门至制材厂至马场,红旗大桥至良种场为工业区;南门桥至打岩厂、麻阳街至水塘河、城西凉亭桥至大树子一线为居民区,南门小河两岸和新老电影院一带为文化区,水塘河至小河口沿松江两岸为蔬菜基地,开辟河滨、云落两座公园。专业规划分别有:交通、运输、水电、排水、防洪、通讯、园林郊区规划。1995年2月,对县城总体规划进行修编。规划期限分远期和近期。1996年一2000年为近期,2000年一2010年为远期。近期全县人口规模为60.95万人,远期为67.1万人。近

7、期县城人口规模4万人(现状3.5万),远期6万人,东城新区1.5万人。实际上,2004年县城人口就已经超过了4.5万人。修编后的县城范围:北至巴坳山脚—麻旦,东北至文山水厂,南至县党校,东至铅锌选矿厂、水泥厂,西至云落屯变电站,总面积6.32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设用地4.44平方公里。2010年,城镇化水平达到17.09%。从2000年开始,县政府投入125万元,对县城总体规划、小城镇详细规划进行了系统的修编和编制。2003年,完成了县城近期建设规划,县城局部改造详细规划,东城新区详细规划的编制

8、和报批;2005年完成了教场坝、南门风景苑等片区的详细规划和13个规划设计方案的审查批复;2006年3月底,县城总体规划第三次修编顺利通过了省城规委组织的专业技术评审,县城详规覆盖率由2001年的12%发展到2006年初的75%,完成规划面积20.26平方公里,规划人口10万人,规划城镇化水平达25%以上。主要道路建设。经过改建、扩建和新建,城区现有街道15条,总长6.3公里,面积10万余平方米,道路密度为5.64公里/平方公里,人均占有道路面积3.18平方米。主要道路有:建设路(北门路):大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