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检查技术、常用数据及增强扫描

ct检查技术、常用数据及增强扫描

ID:15141526

大小:78.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08-01

ct检查技术、常用数据及增强扫描_第1页
ct检查技术、常用数据及增强扫描_第2页
ct检查技术、常用数据及增强扫描_第3页
ct检查技术、常用数据及增强扫描_第4页
ct检查技术、常用数据及增强扫描_第5页
资源描述:

《ct检查技术、常用数据及增强扫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CT检查技术一颅脑CT扫描技术适应症CT对颅脑疾病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适用于颅脑外伤、脑血管意外、脑肿瘤、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炎症、脑实质变性、脑萎缩、术后和放疗后复查以及先天性颅脑畸形等颅脑外伤CT是首选的检查方法,CT能迅速、准确地定位颅内血肿及脑挫伤,对亚急性、慢性期脑损伤,平扫后需增强扫描,对发现等密度血肿有意义CT检查能显示病变的部位、形态、大小、数目以及病变与周围的关系,对颅内肿瘤的定位和定性有重要意义CT是无创性检查方法,准确性高,故是新生儿及婴儿首选的检查方法相关准备1、检查前,应向病人说明检查床移动和机架倾角的安全性、检查所需时间及扫描过程中保持体位不动等2、要求受

2、检者去掉头上发卡、耳环等金属饰物,冠状扫描时需摘掉活动假牙3、对不合作者可在检查前采用药物镇静,成人一般用安定10mg,静脉注射或肌肉内注射;小儿水合氯醛保留灌肠扫描技术头部CT扫描分为常规扫描和特殊扫描常规扫描有平扫与增强特殊扫描有脑血管造影和脑血流灌注等扫描方式有非螺旋扫描和螺旋扫描常规检查一般用非螺旋扫描,特殊检查用螺旋扫描颅脑CT的检查体位除横断位外,还有冠状位扫描基线是CT扫描前在体表或定位像上确定能最佳显示病变或一些解剖结构的扫描起始线听眦线(OML)或称眶耳线,是外耳孔与眼外眦的连线。与听眶线夹角12°~15°。头部CT检查常以此线作为扫描基线听眉线(EML)或称眶上缘线,是

3、眉上缘的中点与外耳道的连线。与听眶线夹角30°。经该线扫描的图像对显示第四脑室和基底节区组织结构较好听眶线(RBL)或称眶下缘线,又称大脑基底线,即瑞氏线,是眶下缘与外耳道的连线。用此线扫描,断面经过眼窝、颅中窝和颅后窝上部CT平扫横断位扫描扫描体位:取仰卧位,下颌内收,头先进,两外耳孔与台面等距扫描基线:听眦线扫描范围:从听眦线平面连续向上扫描至头顶扫描参数:扫描视野25cm,普通CT层厚10mm,层距10mm,层数10~12层;多层螺旋CT可用较薄的层厚和层距,扫描范围可在定位像上设定欲观察颅后窝及桥小脑角病变,扫描层面则与听眦线的耳端成15°~20°角扫描发现较小病变时,可在病变区域

4、做重叠扫描或加作薄层扫描病变位于颅底部的加作图像堆积扫描,以减少颅底骨质引起的伪影冠状位扫描扫描体位:仰卧位或俯卧位仰卧位是病人仰卧于检查床上,肩背部垫高,两膝屈曲,头部下垂并尽量后仰,使听眦线与台面趋于平行俯卧位是病人俯卧于检查床上,头置于头架内,下颌尽可能前伸并紧靠床面,头颅后仰,两外耳孔与台面等距扫描范围包括整个被检部位层厚和层距视被检部位的大小选择3~5mm增强扫描技术颅脑增强扫描分为平扫后增强和直接增强扫描两种方法对怀疑血管性、感染性及占位性病变,在平扫的基础上,需加作增强扫描;脑瘤术后随访可直接增强扫描扫描前准备:增强扫描前4~6h空腹,扫描前为病人做碘过敏试验扫描方法:横断面

5、和冠状面均能进行增强扫描,扫描参数与平扫相同,以2.5~3.5ml/s的速度注射对比剂50ml,再对平扫范围进行增强扫描特殊扫描技术脑CT血管造影(CTA):脑CTA检查应在螺旋CT机上先行颅脑CT平扫,以确定病灶位置。CTA扫描前的准备与增强扫描相同,扫描时螺距为1或1.5,层厚1mm,重建间隔0.5mm,矩阵512×512,注射速度3.5~4.5ml/s,静脉团注对比剂100ml,注药后15~18s开始螺旋扫描。扫描结束后再行颅脑常规增强扫描。这样,既可以了解脑血管情况,又可以了解血管之外的颅脑内诸结构的情况及局部病灶的情况扫描所获CTA图像经MIP重组成血管影像,去掉骨组织及其他高密

6、度影,以显示血管;可旋转MIP图像多角度观察,显示血管情况。还可充分利用CTA图像进行MPR及SSD重组,从二维、三维概念获取更多的诊断信息脑CTA诊断动脉瘤及血管畸形具有较高的阳性检出率和确诊率,特别是直径在5~32mm的动脉瘤均能清晰显示,且与DSA结果一致。优点是创伤小,可进行全方位观察,对动脉瘤的诊断极具应用价值脑CT血流灌注成像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新方法,需在螺旋CT上进行扫描,并使用专用软件分析实施。对缺血性脑梗死的早期诊断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可半定量分析及动态观察脑内缺血性病变的位置、范围、程度等根据平扫选择一个可能发生梗死的层面作为重点观察层面,静脉团注50ml对比剂,注射速度3

7、~7ml/s,注射开始后5~7s对选定的层面进行连续多次扫描。管电流200mA,每层1s,层厚10mm,共扫描50次左右,最后进行横断面常规增强扫描脑CT血流灌注获得每一象素注射对比剂后的时间密度曲线,根据不同的数学模型计算出各象素的脑血流图(CBF)、脑血容量图(CBV)、对比剂峰值时间图(TTP)等,再经伪彩处理得到上述各参数图选好注射对比剂的速度和扫描时间是关键技术CT灌注扫描成像对噪声非常敏感,因此,小脑、脑干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