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2008 年奥运会对中国的影响

论2008 年奥运会对中国的影响

ID:1514680

大小:48.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7-11-12

论2008 年奥运会对中国的影响_第1页
论2008 年奥运会对中国的影响_第2页
论2008 年奥运会对中国的影响_第3页
论2008 年奥运会对中国的影响_第4页
论2008 年奥运会对中国的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2008 年奥运会对中国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论2008年奥运会对中国的影响        2001年7月13号在莫斯科,中国申奥成功。从中国社会的发展走向谈论一下2008年北京奥运会对中国可能产生的影响,主要是提升中国的国际声望、强化民族认同感,增强社会凝集力、增强社会的整合能力、改善社会风气、增强政府的行政能力和加速社会发展进程。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主要有:国内问题国际化、北京与其他地区差异可能加大以及台独势力会打“奥运牌”。只有充分认识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引导并放大其正效益,同时未雨绸缪,对可能出现的负效益加以防范和疏导,从而把握住这次难得的历史机遇,加速中国和平崛起的进程,使中国的发展进入一个新

2、阶段。        北京获得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权后,国际社会对这届奥运会的关注程度大大超过以往任何一届奥运会,这种关注在一定程度上出于政治原因。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集团在20世纪末的土崩瓦解,大大削弱了社会主义在当代国际社会中的力量。在剩下的为数不多的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中,中国的地位一下子凸现出来。国际上一些敌对势力曾预言,中国的政治体制也将步苏、东的后辙,走向崩溃。然而,中国社会却在近十多年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中国的迅速崛起,出乎国际上一切反华势力的意料。中国的经济已经融入经济全球化的世界格局,但是政治制度的差异和由此而引发的冲突却不会因为中国经济与国

3、际接轨而消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是北京奥运会有别于其他任何一届奥运会举办国最突出的特征。2008北京奥运会的三大理念是“科技奥运”、“绿色奥运”和“人文奥运”,   毫无疑问,和平与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的主潮流,国际政治的大格局对我国是比较有利的,但是,要看到我国在国际政治领域面临的挑战也是十分巨大的,社会主义大国中国的崛起,是国内外一些敌对势力所不愿意看到的。因此,冷战结束后,中国威胁论的无稽之谈开始在国际上流传,(就是说中国具有威胁性,其他国家得小心了,这是对我国的一种攻击,因为我们国家向来是主张和平的)其代表性的现象是1997年2月由美国两名作者撰写的《即将

4、到来的美中冲突》,该书认为中国是“正在崛起的亚洲霸主”要“取代美国在亚洲的统治地位”,“即将成为全球第二强国,将要成为一支最重要的力量,因此,它势必不再是美国的战略朋友,而是它的长期敌人”,因此要遏制中国。还有的人走得更远,如1995年7月31日美国《时代》杂志竟然刊出名为《为什么我们必须遏制中国》的文章,公然毫不掩饰地声称“仅仅遏制中国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颠覆中国政权”。尽管这种发表这种极端反华的论调尚属少数,但是他们制造的舆论压力不可低估。[14]人权问题、法轮功问题、粮食问题、能源问题、核武问题,都被西方国家一些政客用作攻击中国的借口。在国际上,除了少数人执有这种敌视中国的

5、态度外,长期以来,由于西方主流媒体经年累月对中国的片面报道,很多人对中国的认识存在种种误解。(这里可不是要同学们产生一种敌对感,举个例子,好比在同一个班级里,有的同学学习好,在别人眼中,有的只是羡慕、钦佩,但总有个别人是嫉妒,这是不对的)例如,2001年5月15日,国际奥委会评估团公布其申办城市的评估报告的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针对北京质疑评估团团长维尔布鲁根,美国记者问:“评估报告仅从技术上评估,为何不考虑对政治因素的评估?”维说:“不考虑政治因素,体育应与政治分开,这是依据奥运的原则。”(也就是目前有人说的政治奥运,这种说法是不对的)英国记者问:“在北京办奥运会,是否要去的人都

6、能得到签证?”维答:“应该得到签证的人都能得到,但犯罪分子除外。”英国《每日电讯报》记者问:“莫里斯(MO-RRIS)公司的民意测验说,北京申奥支持率达96%,巴黎仅为66%,这数字可靠吗?”维答:“莫里斯公司是国际知名的咨询公司,完全独立地进行这项调查,结果是可靠的。”[15]从提出的这些问题不难看出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态度。     和平崛起的中国面对的国际环境充满着各种严峻挑战。在这一特定的社会背景和政治环境下筹办和举办北京奥运会,是对中国政府和中国社会的一次考验,要求我们以高度的政治智慧和灵活的政治策略,使奥运会在政治方面积极影响或正效益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而对其可能产生的负

7、面影响则进行有效的控制。     奥运会对中国可能产生的积极影响         提升中国的国际声望         奥运会具有强大的国际展示功能,这使奥运会举办国在筹办和举办过程中可以全方位地充分地向世界展示自己,在一次成功的举办后,举办国的声望往往会获得相当程度的提高。如,1964年东京奥运会,向世界展示了战后重建的日本;1988年汉城奥运会使处于国际社会边缘状态的韩国,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好评,成为韩国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改善了澳大利亚在亚洲国家心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