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冷战时期中国对东协战略研究

后冷战时期中国对东协战略研究

ID:1514772

大小:305.50 KB

页数:28页

时间:2017-11-12

后冷战时期中国对东协战略研究_第1页
后冷战时期中国对东协战略研究_第2页
后冷战时期中国对东协战略研究_第3页
后冷战时期中国对东协战略研究_第4页
后冷战时期中国对东协战略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后冷战时期中国对东协战略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後冷戰時期中國對東協 戰略研究口試委員:曾復生老師吳建德老師翁明賢老師口試時間:2006/06/21口試地點:淡江大學驚聲大樓T504大綱第一章緒論第二章中國的新安全觀第三章後冷戰時期影響中國對東協之戰略因素第四章後冷戰時期中國對東協的戰略作為第五章由台灣看中國與東協之整合第六章結論緒論研究動機1.親身感受中國的崛起與壯大2.研究中國對東協的戰略意圖研究目的1.探討後冷戰時期影響中國對東協戰略因素2.後冷戰時期中國對東協的戰略作為3.思考台灣因應之道本論文研究架構圖系統理論簡化模型決策(轉換)輸入輸出回饋(對台灣的影響,第五章)國際與國內因素(第二、三章)中國的戰略作為(

2、第四章)資料來源:DavidEaston著,王蒲劬譯,政治生活的系統分析。第二章中國的新安全觀後冷戰時期的國際局勢中國新安全觀的形成新安全觀與中國的外交戰略後冷戰時期的國際局勢兩極對立消失與多極力量的興起80年代末90年代初,隨著東歐劇變,蘇聯解體,二次世界大戰後形成40多年的美蘇兩大陣營相互對抗的「冷戰」格局打破,世界進入了一個新的大動盪時期,各種力量重新分化、組合。經濟因素在國際關係中地位大幅提升國際關係發展的趨勢已從軍事對抗轉向以經濟實力為核心的綜合國力的競爭。蘇聯之所以垮台並非因為其軍事力量落後美國乃是因為其以經濟為核心的整體綜合國力輸給美國。中國新安全觀的建構中

3、國建構新安全觀的背景因素蘇聯解體後,美國亟欲尋找新對手,中國成為美國意識形態鬥爭的對手,當時中美力量差距仍大,鄧小平認為中國的國家安全戰略應該採取韜光養晦、絕不當頭的策略,營造一個和平穩定的週邊環境,全力發展以經濟為主軸的綜合國力。江澤民主政時期延續鄧小平和平與發展的主軸,持續改革與開放策略,推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在十五大時提出:「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正式提出了新安全觀的概念,強調共同安全的觀念。新安全觀與中國的外交戰略新安全觀為中國創造和平穩定的環境在新安全觀的思維下中國不斷發展,成為全球第四大經濟體,世界的生產中心,以及獲得持續性的高經濟成長率。新安全觀減低

4、週邊國家對中國崛起的疑慮新安全觀的實踐—睦鄰政策睦鄰政策在實踐上主要反映在緊密的經貿安排和政治安全合作兩個方面上海合作組織中印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東南亞友好條約自由貿易區2001年7月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中國對東協的睦鄰政策有更深一層的戰略考量第三章後冷戰時期影響中國對東協之戰略因素隨著中國國內外局勢不斷地改變,中國擬定縝密的戰略規劃,影響因素包含國內與國際兩大類,國際的因素主要是因應美國的圍堵態勢,其中又包含美日安保條約的軍事聯盟與美國藉反恐重返東南亞;國內的因素則主要考量到如何封鎖台灣的外交空間與區域整合後的實質經濟利益。國際因素突破美日安保條約的封鎖美國藉反恐重回東南亞

5、美日安保條約1998年美國副國務卿塔爾波特指出:「美日防衛新指針是亞洲版的北約」,北約圍堵的對象是蘇聯,美日安防衛新指針圍堵的就是中國。2004年6月,倫斯斐在新加坡舉行的「亞洲安全大會」中以「美國在亞太地區的戰略」為題發表演講,指出美國在亞太地區的戰略佈局,其中最令人引起注意的一件事,就是美軍將進駐東南亞地區,實際追捕各國恐怖分子。與菲律賓於2002年4月第十八度舉行「肩並肩」聯合軍事演習訓練,雙方各派約2700名人員參加。與泰國、新加坡合作方面,2002年5月中旬,美國便與泰國和新加坡在泰國東南沿海羅勇府的烏噠堡海空軍基地舉辦了為期兩週的「金色眼鏡蛇」(CobraGo

6、ld)聯合演習。國內因素圍堵台灣外交空間1988年以後,臺灣與東協改變自1970年代斷交以來所停滯的高層互訪,同時,雙方的經貿關係亦快速發展,中共不僅在與東協國家之經貿額方面遠落後於臺灣與東協的經貿額,在投資方面亦遠遠落後於臺灣,東協各國由於經濟上還有賴台灣的投資,因此一直與台灣保持友好的半官方關係,並積極支持台灣加入東南亞地區的各種區域性組織,這對中國的一個中國政策形成嚴重的挑戰,使得中國不得不加強與東協的關係,以防台灣在東南亞突破其封鎖外交。區域整合的實質利基1.降低關稅的利益:使中國—東協之間的貿易量顯著增長,並因此推動雙方的GDP增長。2.貿易便捷的利益:通關程序

7、的協調簡化將減少成本25%相當於貿易點值1.75-2.5%的收益,也就是可以使中國至少增加7.2億美元的經濟利益。第四章 後冷戰時期中國對東協的 戰略作為積極參與東協對話機制緩和南海主權爭議建構自由貿易區湄公河流域的共同開發積極參與東協對話機制東協建構各個對話平臺,中國就積極參與東協多邊安全對話機制。中國發現「多邊主義」可以降低國際社會特別是亞太國家對其崛起的戒心,有助於建立中國在國際社會正面的形象,乃逐漸對多邊主義加以重視。中國實際上將ARF轉變為其挑戰美國主導勢力、預防日本軍事外交政策的擴張、和淡化與駁斥中國威脅論等觀點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