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天津选调生考试申论热点:高考改革

2014天津选调生考试申论热点:高考改革

ID:15150010

大小:54.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01

2014天津选调生考试申论热点:高考改革_第1页
2014天津选调生考试申论热点:高考改革_第2页
2014天津选调生考试申论热点:高考改革_第3页
资源描述:

《2014天津选调生考试申论热点:高考改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华图网校:http://v.huatu.com2014天津选调生考试申论热点:高考改革《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有专门论述明确了高考改革的方向: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如今,高考正朝着更加科学、公平的方向迈进。36年,改革从未停止高考作为一种关乎每个家庭切身利益的选拔制度,自1977年恢复以来,我国在改革与完善这一制度方面所作的探索从未停止过。从最初的文6理7(即

2、高考时,文科生考6门、理科生考7门)到上世纪80年代后期“3+2”,再到2002年以来各省市陆续实行“3+X”科目设置方案;从“一卷试天下”的全国统一命题到分省命题;从高校招生计划并轨,到高校扩招;从“一考定终身”到部分高校拥有自主招生权;从人工改卷到网上阅卷,网上录取……在考试科目、命题形式、录取方式等方面,高考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大。在探索高考改革的道路上,江苏省走在全国前列。2000年的“3+小综合”、2002年的“3+大综合”、2003年的“3+1+1”、2008年的“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到2010年的文理科首次“分开计划、分开划线、分开录取”,注重素

3、质考查在数次变革中“一脉相承”。然而,10年5变的高考方案因“变脸”次数太多引起争议,学校教学应变不暇,学生“适应困难”。与江苏、浙江、北京等地实施的“大步伐”个性化改革不同,四川的高考改革更为稳健。作为全国最后一批实施新课改的省份,2013年四川出台的《四川省普通高中新课程高考方案》被业内人士评价为“相当稳妥”,“没出现颠覆性的变化,保持了连续性和稳定性”。新课改下的四川,继续保留了自2001年起实施的“3+X”高考模式,其最大亮点是在招生录取中首次对高考单科成绩优异者、专业成绩优异者制定了优惠政策。回顾30余年的高考制度的变迁,虽然各地的改革探索有得有失,但以公平为

4、基石,越来越注重素质考查,以更科学的方式选拔人才一直是高考改革不变的主题。加分“瘦身”,遏制权力、金钱渗透高考能否保住过程公平底线是社会对改革较为关注的问题。近年来,频现报端的高考腐败案件令高考制度遭遇信任危机。其中,乱加分现象尤为突出。2014年,高考加分全国性“瘦身”无疑是一剂猛药,回应了人们对教育公平的渴求。华图网校:http://v.huatu.com我国实施高考加分制度始于1950年,这一旨在弥补高考分数单一录取标准不足、促进教育公平的制度,在实际执行中却逐渐被异化为权力寻租、权钱交易的通道。在一些省市,加分规定竟与招商引资、引才挂钩,造成了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不

5、均等。2010年底,教育部等五部门出台高考加分“新政”,要求各地从削减加分项目、下调加分分值、限制加分使用等方面做出全面调整,2014年起实施。半月谈记者了解到,全国各省份最近公布的加分新政策“瘦身”力度普遍较大,其中,以往加分乱象“重灾区”的体育加分项目被要求不超过10项,优秀学生等鼓励性加分因其评价主观性强而被降低分值或取消加分。“瘦身”带来的直接影响是享受加分人数的减少,对“裸考”生无疑是好消息。在四川,此前可以享受加10分的“省三好”、“省优干”项目被砍掉,这一变化将使每年1000多名考生不再享受加分照顾。加分新政出台后,一些家长仍担心新规难以遏制权力、金钱向高

6、考加分渗透。对此,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要消除公众对高考加分政策变形走样的公平焦虑,必须真正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与约束。对一些违规加分现象、造假行为,如果司法部门能积极介入调查、予以严惩,斩断其背后的利益链,让相关人士看到违规的高成本,将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威慑作用。此外,一些学者提出,应适当赋予高校自主权,比如对地方教育部门认定的高考加分可以不予认可。如果考生的特长不是学校或专业需求的,可以不考虑其特长。加分收益打折扣后,将有利于挤掉其中的“水分”。未来高考:招考分离,多元选择教育界人士认为,无论是高考加分“瘦身”,还是考试科目分值调整、录取方式的改革,对高考改

7、革而言,不过是局部的修补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式的治疗。如果不能改变评价和录取制度,改革有可能是“换汤不换药的折腾”。在许多一线教师看来,中国高考改革已陷入在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间走钢丝的“渐进式”困局。以考试分数作为主要评价标准的高考“指挥棒”,与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素质教育要求格格不入。在“一考定终身”的高考现状下,升学率、考试成绩依旧是评价高中学校办学的核心指标,“戴着镣铐跳舞”的素质教育在实际推行中困难重重。“三中全会《决定》中提到的招考相对分离,是破解应试教育的必由之路。”熊丙奇说,高考制度问题的根源在于高校没有招生自主权,只能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