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专访稿采写技巧及范文

人物专访稿采写技巧及范文

ID:15150866

大小:34.85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8-01

人物专访稿采写技巧及范文_第1页
人物专访稿采写技巧及范文_第2页
人物专访稿采写技巧及范文_第3页
人物专访稿采写技巧及范文_第4页
人物专访稿采写技巧及范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物专访稿采写技巧及范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人物通讯的采写技巧——以校团委百名优秀校友采写为例1、人物通讯的定义人物通讯是以新闻人物为报道对象的通讯类型。它着重报道一个或几个人物的思想、言行和事迹。要求:把人物放在突出的地位,从人物的一个侧面或某些片断入手,比较详细地描述人物的事迹,揭示人物的思想,展现人物的精神风貌和个性。2、内容选取a、抓住人物身上“亮点”:最闪光的性格;最能体现时代气息的特征。以此写出人物的个性和特色,但不要千篇一律,把校友都写成一个模型。b、选择最能再现人物思想风貌的事实。写人物通讯要绘写人物的精神世界,揭示人格的力量,要通过有说服力的事实

2、来再现人物的思想风貌。事实要为展现人物思想风貌服务,而不能只把注意力集中在人物的经历和事件发展过程上,忽略对人物思想、信念等方面的挖掘,不能停留在好人好事记录的表层现象上。c、选择最能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的细节。通讯不是依靠抽象空洞的说教和赞美,而是通过富有人情味的人物的言语和行动来征服读者的。有时你费劲心思堆积了一些形容词诸如“孜孜不倦、发奋图强、勇于创新”等来赞美人物,不如人物一句质朴的语言或一个细小的动作更传神。d、综合运用叙述、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表明作者的倾向,表现作者明显的感情色彩,但不能违背新闻真实性原则。

3、人物专访是一种新闻通讯,而不是文学作品,所以它必须遵循“真实”的原则。即一切以事实为依据,用事实说话,而不要用自己的主观判断替代事实的描述。3、采写过程(1)前期准备a、采访前先广泛搜集采访对象的资料(书面材料,网络资源,走访校友的老师、同学、亲朋、同事等),熟悉和研究采访对象的个性特点、习惯爱好、专业特长等基本情况。有可能的话和采访对象一起工作生活一段时间,深入了解采访对象,把人物写活。b、拟订采访提纲。C、配备纸、笔、相机、录音笔或MP3等采访工具。(2)进行采访采访可通过面谈、电话、网络等方式完成。a、与采访对象联

4、系预约采访时间地点。b、创造合适的采访机会。寻找合适的采访环境;选择合适的采访时间;营造合适的采访氛围;创造合适的谈话语境。C、分析采访对象的个性心理:——理性、感性、外向型、内向型社会心理:——配合型、消极型、回避型、阻挠型d、采访中要注意现场观察,观察采访对象和现场及周围环境。一般是在见面时,要先迅速扫视一下周围环境;在和访问对象接触初期,可先打量一下对方的外表、装饰和神情;采访到关键时,要注意观察对方的表情和动作。房间的摆设,人物的服饰、神情等可以体现人物的情趣和个性特点,这些也是写作时的丰富素材,是把人物写活的关

5、键之一。e、采访知情人。人物采访一般需要采访两类人——新闻人物和知情人。如写刘少奇去访问他的妻子王光美,写王军霞去访问她的教练马俊仁,写一名教授去采访他的学生,以把人物写得立体丰满。有时旁人的感受比当事人自己的述说更令人信服、更直观,更何况有些东西当事人自身感受不到,也不会说,而旁人往往印象深刻。(3)写作。采访结束后整理素材,提炼主题,然后谋篇布局,开始写作。A、表现人物的常用手法在矛盾冲突中写人;借他人之口刻划人;借景写人B、注意事项a、写作时要站在读者的角度思考——文章写给谁看?b、注意材料取舍,切忌面面俱到。c、

6、用语简洁。d、注意段落的准确划分以及标点符号的准确使用。(4)稿子写好后请返回给采访对象审查。4、写作结构(1)标题:生动、鲜明事迹/思想精神(主标题)——记/访×××(副标题)如:一份特殊的遗书——追记徽县伏家镇伏镇村村主任孔荣勤(2)引文(正文前面部分的文字):a、人物简介(人物简介也可放在文中,或者文末)通用格式:×××,男,1970年生,浙江宁波人。1990年9月至1994年7月在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服装设计专业学习,毕业后分配到×××工作,现任×××。工作中敢于拼搏、乐于奉献,获得×××荣誉。本次写作的人物通讯

7、要求采用正文前“人物简介”的形式。b、人物思想的概括(凝练、优美)c、人物的言行记录(最能代表人物性感的言行)(3)正文A、开头最好是感性的,让受众对人物的相貌、身份、经历或生活工作环境或人物的性感有个感性的认识。如老课文《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春天,在北海公园,常常有一位面容清瘦、精神矍铄的老人,早晨上班从北门进园,南门出去,下午下班从南门进园,北门出去。这位老人就是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从他的住宅到办公地点,正好经过北海公园。本来他可以坐汽车去,但是他宁愿步行穿过公园。他这样来来去去,度过了许多美好的春天。  竺可桢走

8、北海公园,是为了观赏景物吗?不是。他是来观察物候,作科学研究的。他研究物候的目的,是要掌握自然现象变化的规律,了解气候变化对生物的影响,以便为社会主义的农业生产服务。B、根据逻辑顺序或时间顺序,从不同侧面、以不同事例来表现人物,每部分最好独立成章,有独立的小标题。小标题举例——采写金萍的一篇人物通讯:难忘采访  回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