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含解脱道次第 01 空海

阿含解脱道次第 01 空海

ID:15151035

大小:30.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8-01

阿含解脱道次第  01   空海_第1页
阿含解脱道次第  01   空海_第2页
阿含解脱道次第  01   空海_第3页
阿含解脱道次第  01   空海_第4页
阿含解脱道次第  01   空海_第5页
资源描述:

《阿含解脱道次第 01 空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阿含解脱道次第01空海<阿含解脱道次第>-序言(很重要)今天有因缘大家一起探讨,我想尽快协助大家进入闻思,再来进入实修实证,建立起正知正见。在进入主题之前,因为很多人对《阿含经》方面,并没有深入研究,所以今天第一次的上课,会简单跟大家介绍一下,让大家有一个概念知道说,为什么我们要回归到《阿含经》上面来?如果这方面的观念没有厘清,我们修行会在很多的迷魂阵、很多的迷宫里面绕不出来。我今天还跟一位朋友讲,如果能够好好下工夫来闻思修,这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可以节省修行十年的时间。在此向大家保证,这半年好好下工夫闻思,可

2、以节省你十年的时间,因为这一本书至今出版才三个月,很多人看了都很法喜,大部分都是在修行路上走十几年了。我们今天有这样的因缘,大家就一起直接回到原始佛法上面来。我为什么会契入原始佛法?因为我本身并不是出生在佛教或是任何宗教背景的家庭,我是出生在一个纯朴的乡下,没有任何宗教背景。在高中时期,开始启发了对人生哲学的兴趣,那时候会开始去探讨“生从何来?死往何处去?生命的意义在哪里?”像我昨天到板桥跟一个社团互动,他们很多人也在探讨“生命的意义在哪里?生命的目的在哪里?”有的人能够回答出来,但是也有很多人说不知道。我在

3、高中的时候,就认真在探讨“生从何来?死往何处去?生命的意义在哪里?怎么样把这一生的生命的意义发挥出来?”就这样一路一直在探讨、追寻,结果慢慢接近哲学、心理学以及宗教方面。在这样一个求真求证的过程,慢慢跟释迦牟尼、耶稣基督以及老子,这些世界级的伟人作心灵上的沟通。因为我想要去了解:为什么历史上伟大的政治家、帝王都只是昙花一现?而且也是功过各半?为什么历史上这些宗教家能够在二千年之后,对人类还有很深远的影响?到底他们的内心世界跟一般的政治家、跟一般很有钱的人,他们有什么样不同的内心世界呢?这些是我在高中以及大专时

4、期,不断在探讨思惟,然后又从动静理论、实务方面,去下工夫、去探讨、去体悟。于是慢慢发现到佛陀提出很多很深的人生见解,深深打动我的心,在追求真理、追求解脱路上,深深吸引著我,能够为我解答很深的问题。让我感觉到佛教真的就是要开发我们的智慧,不是迷信、不是信仰。我所了解的佛教,它不是信仰型的宗教,不是迷信型的宗教。但是当我在1981年专攻中医时期,住在佛寺三年,却发现现在佛教所展现的样貌跟释迦牟尼佛当初所讲的,竟然有这么大的差异,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出入呢?但是那时候不知道原因。所以,那时候就发愿,希望将来能够回归佛

5、陀的本怀,找到佛法的真髓,真正掌握佛陀启发我们的解脱道,真正走出佛陀所讲的解脱道。后来我是在1985年初考上中医特考,到1987年因缘成熟的时候,觉得因缘需要了,于是有很强要专攻深入闻思修证,所以放下工作到台南开元禅学院研究部读书,在这样的因缘情况之下,承蒙一些师长的启发,结果让我的很多疑问,都一一的获得解答、解开。佛教流变史简介从中国佛教历史、西域佛教历史、印度佛教历史,以及佛教思想史的变化里面,找到了很多我所要的答案出来。就像长江、黄河一样,从上游、中游、下游这样顺流下来,看到下游的水质竟然是这样。我感觉

6、到我所知道的佛法,应该不是这样的品质,为什么佛教界展现出来的是这样的品质呢?因此,那时候我就想说必须要从下游往上追溯,就一直到中游在找,到中游之后,又觉得这样还不够,一定要找到源头,于是就抱持著“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一种求真求证精神,不断往上追溯,结果后来到了原始佛法地区,回到了二千五百年前,佛陀所开示的这些经典。然后从原始佛法经典,再看整个法流、佛法的流变,也清楚知道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当清楚知道之后,最初会有为原始佛法打抱不平的这一种气概,但是到后来慢慢去思惟、慢慢去消化,因为体会到佛法会有这样的量变

7、、质变,有它的历史时空背景,也是因缘所形、因缘所成啊!要怎样掌握到“究竟法”,又能够包容这些“方便法”,我想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后来我的胸襟方面,也逐渐的开启、逐渐的打开。当我们了解到“究竟法”之后,就能够包容一切的“方便法”,在此也很希望大家能够以最短的时间,就能够契入掌握到佛法的核心,掌握到究竟法,掌握到真正的解脱法,然后又能够包容一切的“方便法”,进入到超越一切宗派宗教的视野、胸襟,这样就不会有大、小乘之分,也不会有宗派、宗教之争。佛教为什么会有这些质变、量变?为什么我们要回到原始佛法方面?这些是一般在

8、佛学院的研究所程度,才有解析的课程,一般佛学院里面有区分初级部、高级部、大学部,到以上程度情况可能还很少解析到这方面。现在我们要从历史时空来看,为什么佛法会不断的质变、量变?我们就单刀直入来到原始佛法。佛陀是诞生在印度恒河地区,也就是今天的印度跟尼泊尔的交界,如果以国境而论,是属于尼泊尔,但是以前是属于印度的一个小国。在佛陀诞生之后,到后来整个弘法地区也是在这里。佛陀当初所讲的那些经典教理,等佛陀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