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杆(索)检测方案

锚杆(索)检测方案

ID:15151045

大小:6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1

锚杆(索)检测方案_第1页
锚杆(索)检测方案_第2页
锚杆(索)检测方案_第3页
锚杆(索)检测方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锚杆(索)检测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广州市轨道交通交通二、八号线延长线工程盾构1标段【江泰路站~南洲站盾构区间】土建工程沙湾中学改造扩建工程(综合教学楼及风雨操场)锚杆(索)检测方案编制单位:中国核工业第二二建设有限公司编制日期:2010年9月14日第1页共3页***检测中心一、工程概况沙湾中学改造扩建工程(综合教学楼及风雨操场)拟进行锚杆(索)抗拔试验,现制定预应力锚杆(索)、土层锚杆检测方案。二、预应力锚杆(索)检测(一)检测目的、依据及数量1、检测目的预应力锚杆抗拔检测主要目的是检验锚杆(索)的抗拔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2、试验依据图1锚杆试验示意图预应力锚杆(索)抗

2、拔试验的主要参考国家标准《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的“预应力锚杆的试验”要点及行业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22:2005和设计图纸等有关规定执行。根据设计要求,参照预应力锚杆试验要点,预应力锚杆(索)抗拔试验最大加载量为设计承载力的1.2-1.5倍。3、试验设备及加载装置采用手动油泵千斤顶系统进行加载,加载装置示意图见图1。试验数据从压力表及百分表中读取。千斤顶、压力表及百分表均经计量检定,且均在有效期内。4、检测数量规定根据规

3、范及设计要求,预应力锚杆(索)验收试验的数量不少于预应力锚杆总数的5%,不得少于3根。5、检测前的准备工作第3页共3页***检测中心锚杆锚固段浆体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时75%可进行锚杆抗拔试验。(二)试验标准本次锚杆试验参照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22:2005进行。(三)试验方法1、验收试验的锚杆数量不得少于锚杆总数的5%,且不得少于3根。2、永久性锚杆的最大试验荷载应取锚杆轴向拉力设计值的1.5倍;临时性锚杆的最大试验荷载应取锚杆轴向拉力设计值的1.2倍。3、验收试验应分级加荷,初始荷载宜取锚杆轴向

4、拉力设计值的0.10倍,分级加荷值宜取锚杆轴向拉力设计值的0.50、0.75、1.00、1.20、1.33和1.50倍。4、验收试验中,每级荷载应稳定5~10min,并记录位移增量。最后一级试验荷载应维持10min。如在1~10min内锚头位移增量超过1.0mm,则该级荷载应再维持50min,并在15、20、25、30、45和50min时记录锚头位移增量。5、加荷至最大试验荷载并观测10min,待位移稳定后即卸荷至0.1N,然后加荷至锁定荷载锁定。6、当符合下列要求时,应判定验收合格:⑴拉力型锚杆在最大试验荷载下所测得的总位移量,应超过该荷

5、载下杆体自由段理论弹性伸长值的80%,且小于杆体自由段长度与1/2锚固段长度之和的理论弹性伸长值;⑵在最后一级荷载作用下1~10min锚杆蠕变量不大于1.0mm,如超过,则6~60min内锚杆蠕变量不大于2.0mm。本工程加荷等级及位移测读时间如表2所示。加荷等级及观测时间表2加荷等级0.3Nu0.5Nu0.65Nu0.8Nu1.0Nu1.2Nu0.1Nu观测时间(min)≥5≥5≥5≥10≥10≥15≥5三、土层锚杆试验土层锚杆的试验设备与预应力锚杆(索)试验设备一样。1、试验标准及数量第3页共3页***检测中心土层锚杆试验参照国家标准《

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中的锚杆试验要点)及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土层锚杆设计与施工规范》(CECS22:99)有关土层锚杆验收试验要求进行试验。土层锚杆验收试验的数量应不少于总数的5%,不少于3根。2、测读要求本工程土层锚杆最大试验荷载应取锚杆轴向受拉承载力设计值Nu。锚杆验收试验加荷等级及锚头位移测读间隔时间应符合下列规定:1)初始荷载宜取锚杆轴向拉力设计值的0.1倍;2)加荷等级与观测时间宜按表3规定进行;土层锚杆验收试验加荷等级及观测时间表3加荷等级0.1Nu0.25Nu0.50Nu0.75Nu1.0

7、Nu1.2Nu观测时间(min)5551010153)在每级加荷等级观测时间内,测读锚头位移不应少于3次;若锚头位移不大于0.1mm,可加下一级荷载;否则,要延长加载时间,知道在2小时内的位移小于2.0mm4)达到最大试验荷载后观测15min,卸荷至0.1Nu并测读锚头位移。3、锚杆验收标准:满足下列条件时,试验的锚杆为合格:1)在最大试验荷载作用下,锚头位移相对稳定;2)锚杆变形不应小于自由段长度变形计算值的80%,且不应大于自由段长度与1/2锚固段长度之和的弹性变形计算值。4、锚头破坏标准参见预应力锚杆破坏准则。第3页共3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