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神经再生研究方法的进展

周围神经再生研究方法的进展

ID:15152760

大小:38.01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8-01

周围神经再生研究方法的进展_第1页
周围神经再生研究方法的进展_第2页
周围神经再生研究方法的进展_第3页
周围神经再生研究方法的进展_第4页
周围神经再生研究方法的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周围神经再生研究方法的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周围神经再生研究方法的进展【关键词】周围神经损伤1常规周围神经再生检测方法及现今发展的方向神经行为学及神经电生理学。这两种检查方法简单方便,也是临床上常用的检测神经再生的方法,但均是反应神经功能的间接指标,所以出现阳性结果时间较晚,不能很好地及时地反应神经真正的再生情况[1、8]。现今研究神经再生的动物实验常用组织形态学的检查及利用示踪剂进行轴突的示踪,从而能直接地观察到神经形态上变化,了解神经轴突的生长情况,判定神经的再生程度。神经再生从微观来看,组织结构上为轴突的再生,功能上为轴浆流运输的恢复,运送神经递质到靶器官;大体来讲,神经再生在结构上为神经纤维连续性的恢复,外

2、形光滑完整,功能上为运动及感觉的恢复。2传统的组织形态学研究周围神经再生13周围神经组织形态学研究的基础是神经的解剖结构。从解剖学上讲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是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神经元由胞体和突起两部分构成,神经元较长的突起和其外表包被的结构称为神经纤维。较大的神经元轴突常被附近的神经胶质或雪旺氏细胞卷绕包裹形成髓鞘,可保证轴突能高速传导生物电信号。解剖上神经元有长短不等的轴突,轴突由轴索及表面的髓鞘构成。轴突的外面由神经内膜覆盖。轴索、髓鞘、神经内膜组成了完整的神经纤维,多个神经纤维组合在一起形成神经束,表面包绕神经束膜。多条神经束形成神经干,表面是神经外膜。组织形态学检查是

3、对神经再生结构恢复的研究。研究神经再生形态学传统的方法是对再生的神经组织结构直接染色成像。包括HE染色,乙酰胆碱酯酶染色,免疫组化染色(抗神经丝单克隆抗体进行标记,然后呈色反应),甲苯胺蓝染色等。采用HE染色(苏木精-伊红)染色方法,直接观察再生神经的有髓纤维(轴突)的数目;乙酰胆碱酯酶染色,可以区分运动及感觉神经纤维轴突数;抗神经丝单克隆抗体进行标记,然后呈色反应、免疫组化染色,直接观察再生的神经纤维[10]。传统的方法是对再生神经组织结构的静态研究,可以通过染色直接观察再生的神经纤维及轴突的形态及数目[8,17~19]。3通过神经示踪剂进行轴突示踪研究周围神经的再生1

4、3研究神经再生的基础是神经轴浆流的运输。神经元产生的营养物质运输至轴突及其分支以维持其代谢,在神经末梢释放的神经肽及合成经典递质的酶也需在胞体合成;从末梢也有影响细胞代谢的物质逆向转运至胞体,这种运输现象称为轴浆(突)运输。轴突运输是反映神经结构、功能和代谢完整性的重要指标。周围神经损伤段轴浆流运输的恢复是神经再生的最初证据[8]。目前动物实验中应用最广泛的研究神经再生的方法是利用神经元轴浆运输现象的示踪法,也就是动态研究神经再生的情况。神经示踪剂通过顺行及逆行运输用来研究轴突的传导路径,研究神经元之间的纤维联系及神经再生的情况。现有的研究再生神经轴突运输,神经形态学的检

5、测方法归纳如下。3.1辣根过氧化物酶示踪技术(HRP示踪)HRP被神经组织摄入后,顺向或逆向运输,然后用组织化学方法显示HRP的运输结果为HRP示踪。辣根过氧化物酶能被神经末梢摄取,经周围神经的轴突运输,并参与神经细胞的代谢。HRP注入肌肉被神经末梢摄取后,经轴浆逆流可以通过神经缝合口到达神经近段;HRP也可以被胞体摄入并顺向送至终末部。常规的HRP示踪为联苯胺法或TMB法。将HRP注射到神经的一定部位,经过固定及切片,用联苯胺法显示标记的结果。由于HRP参与细胞代谢,所以缺点是在细胞内存留的时间短[15,20]。3.2放射性核素示踪(放射性核素标记氨基酸或HRP)13(

6、1)实验选用发射γ射线的125I为标记物,标记酪氨酸酪氨酸参与神经细胞的营养代谢,将标记的酪氨酸直接注入神经干内,标本以γ-计数器进行测量,方法简便,为将来临床应用131I进行检测提供了实验基础。实验结果显示,在大鼠坐骨神经干内注射125I-酪氨酸,随着轴浆流的运输通过神经吻合口。放射性核素标记的氨基酸是轴浆流体内检测实验研究较好的实验模型。具有标记方法简便、可靠,注射方法简单,吸收时间和转运速率均适中的优点[1]。(2)HRP方法与放射性示踪剂(125I)联合应用。125IHRP注入肌肉被神经末梢摄取后,经轴浆逆流可以通过神经缝合口到达神经近段,应用Γ-计数器可探测神

7、经组织中的125碘放射性强度。研究125碘-辣根过氧化物酶(125I-HRP)追踪术后神经轴浆流的可行性,为临床应用放射性同位素研究神经再生提供实验依据。实验中,将125I-HRP注入大鼠小腿三头肌后,切取其坐骨神经组织进行放射性强度的r计数,能判断神经再生的程度[3]。实际上,随着同位素标记技术的提高和同位素检测设备的改善,对微量放射性已能检测,进行同位素标记物质随轴浆流转运的体内检测也已有可能,并有可能成为临床上检测神经再生的重要手段。133.3顺行示踪技术(生物素葡聚糖胺BDA、病毒追踪法)BDA追踪法的优点:能长距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