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关于加强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思考.doc

浅析关于加强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思考.doc

ID:15163893

大小:24.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8-01

浅析关于加强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思考.doc_第1页
浅析关于加强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思考.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浅析关于加强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思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关于加强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思考论文关键词:大学生 网络道德 教育论文摘要:大学生是中国网民中一个特殊的群体。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导致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凸现。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势在必行。本文提出了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基本对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日益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当代大学生已成为我国网民的主体之一。网络在为大学生提供信息资源、增长知识和技能、扩大人际交往的范围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网络上充斥的虚假信息、色情信息、暴力恐怖信息、网上犯罪等,对处于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阶段的大学生来讲,带来相当严重的负而影响,致使网络

2、道德教育问题凸现。因此,加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势在必行。  1、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存在的问题网络在大学生中迅速发展普及的同时,网络道德方而却缺乏有力引导,暴露出一些严重问题。  1.1网络言行放纵在现实社会中,由于法律及道德的约束人们的言行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在网络社会中,由于网络的虚拟性、网络发言的L名性,使人们对网络言行失去了监督。据调查,50.5%的大学生在网上聊天或发表自己的看法时使用过不文明的语言。15.3%的大学生认为网络具有匿名的特点可以随意宣泄自己的情绪,想说什么就说什么。17.3%的大学生浏览过不健康的网站。大学生的这些言论及行为严重污染了网

3、络环境,破坏了网络秩序。  1.2人际情感冷漠网络社会存在的是“人—机—符号—符号—机—人”这样一种在相对封闭的空问中进行的交往。人际情感是需要人与人之问的社会交往来维持的,人与机器的接触日益频繁,现实生活中的交往与沟通减少,将削弱同他人的社会交往,缺乏感性的、活生生的联系,导致大学生缺乏现实社会必要的人际交往,人际关系冷漠,人际距离疏远,人际情感萎缩。  1.3社会责任感淡化在网络世界里,作为虚拟的人的姓名、年龄、性别等都是可以不公开的。由于大学生在心理、行为上尚未成熟,例如,22.5%的大学生对网络黑客表示崇拜,对于网络虚拟空间是否需要讲道德,14.8%的

4、大学生认为不需要。加之网络社会还没有形成完备的道德法律体系,对于网络中存在的种种不道德问题也没有相应的制裁措施,这就很容易导致责任意识淡化。  1.4利用网络犯罪在网络世界中,传统道德的约束力、法律的权威性均被弱化,且网络立法相对滞后,使网络侵权行为大量增加。由于网络的构建是以方便信息交流为月的,加上其自身的松散结构,安全性差等致使对网络进行有效管理的难度加大,给利用网络犯罪带来了便利。  2、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基本对策2大学生作为中国网民中一个特殊的群体,其在网络时代形成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水平,将对中国的现在乃至未来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加强对大学生的

5、网络道德教育是一项新课题,它涉及的而比较广,仅仅依靠学校的教育是显然不够的。这就需要国家、高校及大学生自身共同努力,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相互支持,形成合力,齐抓共管,构建新的教育模式,以提高大学生的网络道德。 2.1加强网络法制建设法制建设是否完善对于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有巨大的影响作用。网络社会作为虚拟空间同样也需要法律的保护和制约。网络法规对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和网络道德的自我培养具有参考性和制约性。在我国,网络立法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一部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1996年2月,国务院颁发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互联网管理暂行规定》是目前为止有关计算机网络管理方而最

6、高效力的法规。可见,相对于网络的发展,网络立法已相对滞后,已不能有效地约束网络信息生产者和使用者的行为,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严重危害了网络环境。  2.2开展网络道德教育课程在我国,高校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忽视了网络道德教育,只注重网络技能的传授。通过调查还可以看出,30.1%的大学生希望更多地了解网络道德方而的内容。因此高校就应该把对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纳人到正规教育轨道。学校应该开设专门的网络道德教育课程,全而系统地讲授有关网络道德的知识。如开设《网络伦理学》、《网络道德与文明》、《网络交际》等课程,使大学生充分了解网络法律法规和基本的网络行为规范。正确引导

7、大学生,启发他们的道德思维,形成良好的网络道德品质,自觉履行网络道德义务,使网络道德由外在的规范转化为内在的自我要求,养成良好的网络行为习惯。  2.3提高大学生的自律意识和辨别能力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虚拟性,网络大潮中的各种信息使人眼花缭乱,其中错误的、虚假的、有害的信息更是层出不穷。而目前的网络技术还无法监控信息提供者提供绝对真实的传递确切的可靠的信息。大学生接受能力强,模仿性强,但辨别能力较差,极易受不良信息的影响。因此,必须提高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辨别能力。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在使用网络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培养大学生对有害信息的自觉抵制意识、自身抗干扰能力和免疫

8、力,培养他们的是非判断能力,帮助他们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