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真题语文

2017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真题语文

ID:15174898

大小:52.51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8-01

2017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真题语文_第1页
2017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真题语文_第2页
2017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真题语文_第3页
2017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真题语文_第4页
2017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真题语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真题语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017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真题语文一、积累与运用。(含1〜7题,共22分)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问题。①中国一直就是一个诗的国度。先秦时期,诗歌是外交答对的基本凭借,到了汉代,“登高能赋,可以为大夫”。唐代以后,诗歌的写作成为登科入仕的基本科目。而现在,通过《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使我们对诗歌产生了更深的情感。②是啊,中国人在诗歌里不知不觉的完成了生命的成长,大自然给予人类的诗意是最丰富的,如果你是否愿意去寻找,诗意就会出现在你的眼帘,荡漾在你的心中。烂漫春光里能寻觅诗意,萧瑟秋景中能发现诗意,慈母的牵挂中能品味诗意,游子的仇情里能感悟诗意……诗歌里描绘的美景

2、,能医治心灵的创伤;诗歌里蕴含的真情,让心境宁静温暖。③在诗歌这种古老文字体裁的浸润下,中华民族一直追求着诗意生活。即使在山河破碎、生死考验的艰难中,诗歌依然是保持民族气节、鼓舞人心的力量。一首首动人心魄的诗歌,一声声铿锵入耳的旋律,唤起的是历史的鲜活记忆,激荡的是民族文化历久弥新的精魄。④诗歌,是自由的心灵在广阔世界飞翔时撞击出的美丽火花。只要生命存在,诗歌就不会消失。1.请用正楷将第②③段划线的内容工整的写在“田”字格里。(2分)解析:本题考查对字形的书写能力。只要能工整美观的书写即可。答案:略2.请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上汉语拼音。(2分)(1)创伤()

3、(2)蕴含()(3)心魄()(4)铿锵()解析: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答案:(1)chuāng(2)yùn(3)pò(4)ĸēng3.第一二段中各有一处语病,请找出一处加以修改。(不抄原句,直接写修改后的句子)(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辨析或修改病句。答案:(1)第一段:而现在,《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我们对诗歌产生了更深的情感。或:通过《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我们对诗歌产生了更深的情感。(2

4、)第二段:如果你愿意去寻找,诗意就会出现在你的眼帘,荡漾在你的心中。4.请写出第二段中省略号的作用。(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作用,省略号的作用有①表引文或引述的话有所省略;②表重复词语的省略;③表列举同类事物和序数词语的省略;④表静默或思考;⑤表说话断断续续;⑥表语言的中断;⑦表话未说完,语意未尽。这里是排比中排比内容的省略。答案:排比中排比内容的省略。5.下列两组词语中,每组都有一个错别字,

5、请找出并改正。(2分)(1)烦躁瑰宝松懈含辛如苦痛心疾首(2)凋零谛听暇想别出心裁物竞天择(1)___改为___(2)____改为______解析:本题考查对字形的书写能力。答案:如改为茹;暇改为遐6.选出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2分)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到春秋时期的诗歌作品305篇,称为“诗”,又称“诗三百”,列为“五经”之一。B.“号”,是名和字之外的称号,一般用于自称,以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如西晋诗人陶渊明,号六一居士。他的号表现了他不慕名利、安贫乐道、享受田园生活的志趣。C.冰心的诗语言清丽,意蕴隽永。我们学

6、过她的《母亲》《纸船》是以母爱为主题的抒情短诗,《成功的花》《嫩绿的芽儿》是鼓励青年努力奋斗、积极奉献的哲理小诗。D.约翰尼斯.延森,丹麦小说家、诗人,代表作有《漫长的旅途》等。泰戈尔,印度诗人、作家,主要作品有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等。他们两人都得过诺贝尔文学奖。解析:陶渊明,号五柳先生,故B错误。答案:B7.按要求默写。(第(7)小题3分,其余每小题1分,共10分)(1)子曰:“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__。”(《论语》八则)(2)山河破碎风飘絮,___________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3)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4)__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5)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___,风雨不动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6)_______________,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邹忌讽齐王纳谏》)(7)古诗中关于战争的描写,有实有虚,精彩纷呈:北朝民歌《木兰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采用互文的手法,概述了战斗的激烈,战争岁月的漫长;陆游在《十—月四日风雨大作》中因风雨大作

8、而想到卫国战争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