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例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病因分析

91例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病因分析

ID:15178944

大小:30.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8-01

91例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病因分析_第1页
91例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病因分析_第2页
91例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病因分析_第3页
91例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病因分析_第4页
91例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病因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91例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病因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91例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病因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分泌性中耳炎(SOM)的病因。方法回顾分析91例儿童SOM病例的临床资料,分为保守治疗68例,手术治疗23例。结果91例病例中有急性中耳炎病史16例,腺样体肥大堵塞后鼻孔>25.00%65例,鼻窦炎45例。68例经予鼓膜穿刺抽液、上颌窦冲洗及药物治疗治愈。23例予单纯鼓膜切开或鼓膜切开加腺样体或加扁桃体切除治愈。结论急性中耳炎过后迁延,腺样体扁桃体炎性肥大、鼻炎、鼻窦炎是儿童SOM的主要病因。针对病因治疗可较好治疗儿童SOM,保存听力。【关

2、键词】儿童;中耳炎,伴渗出液;病因  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ototismedia,SOM)在儿童中有很高的患病率。婴幼儿期发生中耳炎可能会给患儿造成终生的影响。患儿的听力障碍,直接影响在言语发育过程中获得必要的言语信息,导致后遗症,影响生活质量。收集我院从2000年5月~2004年6月门诊及住院SOM患儿并对其病因作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7儿童SOM患儿91例(152耳),其中男48例(79耳),女43例(73耳)。年龄3.5~13岁,中位年龄6.9岁

3、。病程半个月~1.5年。门诊68例,住院23例。  1.2就诊原因主要症状为耳听力下降57例(62.64%),耳鸣15例(16.48%),耳堵塞感17例(18.68%),睡眠打鼾,张口呼吸26例(28.57%),反复鼻塞流涕45例耳(49.45%),入托体检发现2例(2.19%)。  1.3检查结果耳镜检查见鼓膜淡红色38耳(25.00%),鼓膜混浊标志不清,光锥缩短、变形、消失96耳(63.16%),鼓膜呈灰蓝色或深蓝色18耳(11.84%)。大于5岁儿童能配合检查者行纯音测听检查,气导听阈在

4、25db~45db水平,大多呈传导性耳聋,少数呈混合性耳聋。声导抗呈B型145耳(95.43%),C型曲线7耳(4.61%),镫骨肌反射消失。  1.4病因分析91例病例治疗前病因初步分析,明确有急性中耳炎病史者16例;腺样体肥大堵塞后鼻孔>25.00%占65例,鼻道内有脓性分泌物者行鼻窦CT检查明确鼻窦炎45例。  1.5治疗7保守治疗68例,手术治疗23例。保守治疗分为三组,第一组病程<2个月者有急性中耳炎发作史,定期观察;第二组鼻咽腺样体肥大炎症患儿予药物治疗加鼓膜穿刺注药冲洗

5、;第三组鼻窦炎患儿行鼻腔负压置换疗法或上颌窦穿刺冲洗加药物治疗,必要时行鼓膜穿刺注药冲洗。药物治疗为用抗生素加盐酸氨溴索。手术疗法是采取鼓膜切开置管或加腺样体切除或加扁桃体切除术。  2结果  91例(152耳)行保守治疗治愈68例(112耳),手术治疗治愈23例(40耳)。16例急性中耳炎后存留的SOM观察3月12例自愈,4例经鼓膜穿刺抽液后治愈;经鼓膜穿刺1次治愈者35例,最多者行上颌窦穿刺冲洗、鼓膜穿刺5次(8例)。治疗后随访3个月,耳镜检查鼓膜色泽较前明显好转,大部分光锥形态恢复良好。声

6、导抗图呈C型或As型,镫骨肌反射部分可引出。手术治疗中单纯鼓膜切开置管8例,鼓膜切开置管加腺样体刮除(或)加扁桃体切除术15例,鼓膜置管留置3~6个月,所有手术病例随访0.5~1年。听力恢复好,鼓膜愈合良好,无中耳感染及胆脂瘤形成,拔管后半年检查声导抗图呈C型或As型,镫骨肌反射可引出。  3讨论7  SOM是以中耳积液和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非化脓性中耳炎性疾病。SOM在小儿中发病率高,是引起小儿听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病率为7.3%~30.7%,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1]。急性中耳炎过后、

7、腺样体肥大、鼻炎、鼻窦炎发作是其主要的病因。文献显示[2]衣原体感染、腺样体的免疫功能异常、炎症介质的作用等与SOM的发病与转归关系密切。  急性上呼吸道细菌或病毒感染、变态反应等情况下,浆液分泌过多,妨碍中耳和咽鼓管粘液纤毛传输功能时,可以形成浆液性中耳炎[3]。此类患者如无语言学习困难,可予以观察。有学者认为[4],大约75%~90%发生急性中耳炎以后残留的SOM在大约3个月以内痊愈,在此期间,任何对SOM进行干预(内科和外科治疗)而不是进行观察的作法,都有潜在的危险。年龄<3岁,发病

8、率高。配合差,如果干预治疗,风险大大提高。我们对急性中耳炎的急性期过后中耳积液的患儿,观察3个月。本组病例16例3个月后复查耳镜及声导抗12例已恢复正常。4例经鼓膜穿刺抽液后治愈。  研究显示[5]腺样体肥大的程度与SOM之间存在非常密切的关系,腺样体的体积越大,SOM的发病率越高。腺样体的慢性炎症是一个感染灶,Suzuki等[6]证实腺样体是鼻咽部致病微生物的“储蓄池”。有学者[7]对小儿腺样体组织进行细菌培养,发现SOM患儿的细菌菌落总数>×105/L,而非SOM的患儿细菌菌落总数&l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