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饮食文化略论

广东饮食文化略论

ID:15180112

大小:2.93 MB

页数:47页

时间:2018-08-01

广东饮食文化略论_第1页
广东饮食文化略论_第2页
广东饮食文化略论_第3页
广东饮食文化略论_第4页
广东饮食文化略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广东饮食文化略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广东饮食文化略论中山大学教育学院胡莹本专题主要内容一、广东饮食文化“八美”论二、广东菜的渊源和特色三、广东饮食与旅游文化一、广东饮食文化“八美”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广东食品工业、相关企业的崛起,以及一大批高中档涉外饭店的兴建和香港新派粤菜的流传,广东饮食文化建设事业更加蒸蒸日上,“吃广东粮,喝珠江水”的美誉传遍大江南北,为广东饮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与内涵。美食老字号作坊向现代工业转变1.“美质”无论是粤系名菜或广东名优食品,都以质量美取胜。如大都选用“清远鸡”“文昌鸡”“竹丝鸡”“三黄鸡”等良种土鸡作主料,确保菜品上乘。“天上人参”禾花雀、海中奇珍“红斑鱼”“石磅鱼

2、”“皇冠螺”“膏蟹”,田基美食蛇蝎蝉蚕及时菜果蔬等,也都物择天时,待膏满肉肥叶嫩果熟的合适季节捕捉采摘烹食,且保持“生猛鲜活”状态,使粤菜的“杂食”博而不乱,品质精良。2.“美味”粤菜以炒、焖、焗、炖、煎等烹技,掌握适当火候,在咸、甜、苦、辣、酸的“五味”基础上调制出“清鲜爽滑、淡而有味”为特色而又口味多变的粤菜。对于有“味之将帅”之称的酱料选配,广东饮食也十分讲究,除了使用“柱侯酱”“致美斋蚝油”等本地传统优质酱料的以及大量引进国外酱料调味品外,在研制方面也有长足进展。3.“美色”粤菜不但善于根据时令变化、物料色彩、食客心理对食物进行“固色”、“变色”、“调色”

3、的精心处理,而且还巧妙利用鲜花入肴。4.“美形”按造型美的标准对食品进行加工塑形,使菜肴、拼盘、糕点等在形体外观上进入审美层次,是粤厨的拿手好戏,其基本手法为刀工和食雕。5.“美名”寓意吉祥幸福,联想美好的菜式食品命名,是广东把饮食引入审美联想的深层精神领域的艺术构思,体现了岭南饮食文化积极乐观、昂扬进取的美学追求。“及第粥”是三元及第粥的简称,是一款传统的名牌小食。西关地区的“及第粥”以伍湛记较为出名,伍湛记及第粥已有40多年历史,始创者为顺德人伍湛,老店原来在广州文昌南路文昌横街口。其实及第粥有一个很动听的传说,相传有位秀才上京赴考,其妻怕他路途遥远挨饿,专门

4、把肉丸猪肝等饱肚的材料放在一起煲粥,秀才十分感动,最终摘得状元桂冠衣锦还乡,把这种粥命名为“及第粥”,由于里面有肉丸、猪肚、猪肝等,又称为“三元及第粥”。后人纷纷效尤,现在在西关地区逐渐演变为,学生在高考前一晚吃及第粥,以求“状元及第”的好意头。6.“美景”粤人不但以景名菜,而且直接在省内秀山丽水间修建餐馆饭店,将建筑美、园林美与饮食文化结合起来,以景佐餐,增添雅兴。白云猪手出自和尚寺7.“美艺”艺术的通感作用,在广东饮食界得到高度重视,如服装艺术美、接待艺术美、推销艺术美、绘画艺术美、食器美、茶艺美等等。布置装修格调高雅,或具西欧情调,或具中式古典美,或具民族风

5、格美的餐厅,配以悠扬悦耳的世界钢琴名曲或广东曲艺音乐节目,使食客在美的艺术氛围中进餐畅饮。8.“美乐”根据当前审美主体表现自我的客观需要,越来越多的广东餐厅设置了卡拉OK设备和健身设施,让饭店从单纯的果腹饱食的场所,变为广大食客的娱乐休闲场所。从改革开放前的“有得吃”,到改革开放后的“舍得吃”,是广东经济腾飞后人们饮食观的一大变化,是大多数广东人在收入丰足后不满足于食饱而要求食好的生动表现。然而,只有当人们不断开发新食源并按科学合理搭配食物的营养结构,变“舍得吃”为“晓得吃”,才可能达到更高更自由的美食境界。二、广东菜的渊源和特色粤菜即广东菜,由广府、客家、潮汕三

6、种风味组成,在中国大部分地区都有粤菜馆。在国内、海外影响极大。不仅香港、澳门,而且世界各国的中菜馆,多数是以粤菜为主。粤菜是国内民间第二大菜系,地位仅次于川菜。在国外是中国的代表菜系。粤菜以广府风味为代表。广府菜广州菜,又称广府菜,是指原来广州府所辖的地方菜。现在凡讲广州话的地方菜都包括在内。秦以后,广州菜得以发展,与大批汉人南下与越人杂处而至“汉越融合”有关。广州菜的渊源来自古代岭南地区的越人,形成于秦汉至隋唐时代的“汉越融合”,发展于明清之际,兼受中原和西方饮食文化的影响,保持了来源于越人的杂食之风,用料广博奇特、选料精美成为广州菜的鲜明特色。越人——粤人在春

7、秋早期生活在长江流域的古老的民族.在水稻等农业技术比较先进,同时懂得先进的冶炼技术。越人喜好在身上纹身,其图腾为龙,深知水性,并有楚人向越人习舟的故事。越人在春秋时候参与争霸,并有了吴越之战。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终而得已复国。四五千年前的广州人是真正意义上的岭南土著。但经过历史的洗礼,人口的迁移,现所存的岭南土著已是少之又少,民族间的相互融合和交往使得粤人规模越来越大,人数越来越多。现今的粤,已不像以前那样地广人稀了。明清时代:乡土美食大发展佛山柱侯酱,色鲜味美、香甜适中,有芬芳的豉味,是别有风味的调味佳品。100多年来,柱侯食品成为佛山最有特色的食品配料之一,远近

8、闻名,深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