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后勤bot投融资模式的运作及制度效应

高校后勤bot投融资模式的运作及制度效应

ID:15181735

大小:2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01

高校后勤bot投融资模式的运作及制度效应_第1页
高校后勤bot投融资模式的运作及制度效应_第2页
高校后勤bot投融资模式的运作及制度效应_第3页
高校后勤bot投融资模式的运作及制度效应_第4页
高校后勤bot投融资模式的运作及制度效应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校后勤bot投融资模式的运作及制度效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校后勤BOT投融资模式的运作及制度效应  【摘要】本文基于投融资视角论述了我国高校后勤BOT投资模式的运作及制度效应,指出高校后勤BOT投资模式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提出政府对高校后勤BOT项目的管制问题。  【关键词】高校后勤设施建设BOT模式运作制度效应政府管制    一、BOT与高校后勤投融资    BOT(Build-Operate-Transfer)即建设——经营——转让,是土耳其总理奥托尔在1984年首创,主要功能是融资、建设与经营、风险分担与转让。它是指政府给项目发起人建设和经营特许权,由项目发起人负责修建、经营和维护,在协议规定的特许

2、期内,项目公司拥有投资建造的设施,并向使用者收取适当费用,用以回收项目的融资、经营和维护成本,并取得一定回报收益;合同终了将设施所有权和经营权无偿转让给政府部门或其他公共机构。  随着普通高校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高校后勤设施需求不断增长,高校后勤设施投资规模进入了空前发展阶段,过去计划经济下形成的单纯依靠国家财政拨款的高校投资体制已经不适应新形势下高校发展的需要,高校后勤设施投资经费出现严重短缺。这也为高校后勤投融资实施BOT提供了广阔的发展机遇。资金市场化配置为高校后勤建设融资提供了平台。资本市场的健康运行是建立在经济活动的“商品性”6和“生产性”

3、基础之上的,只有具备了这两种特征的经济活动,才可能获得资本投入或融资资格,而高校后勤建设正是具有这样的特征,这为BOT投融资进入高校后勤创造了条件。我国积极推进的资本市场改革和先后出台的《证券法》、《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为高校后勤设施投资提供了融资的法律保障。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的兴起尤其是个体私营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集体和私人财富有了很大积累,众多的社会闲散资金和民间资本需要寻求投资市场,而高校是尚待开放的投资市场,具有巨大的投资需求,特别是学生公寓、食堂、澡堂等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已从高校成建制剥离,便于BOT项目市场化

4、经营、企业化管理,建设所需投资规模也不是很大,价格、市场等商业性风险相对较小,收益稳定,激发了BOT投资商的投资热情。    二、高校后勤BOT投融资模式的运作    高校后勤建设BOT项目一般运作程序为项目确定、项目建设、项目运营、项目移交四个阶段。  1.项目确定阶段  项目确定阶段是采用BOT模式的基础,主要流程是:高校后勤建设计划/拟建项目→确定采用BOT模式的项目→项目招标/谈判准备→编制招标文件→投资者市场调研→项目招标/谈判→合同谈判→签订特许经营协议。6  高校后勤建设项目并非都可以采用BOT模式。对我国现阶段高校后勤建设投资而言,除

5、非有特殊的政策,否则非经营性高校后勤项目是不可能采用BOT模式的。因为非经营性项目不存在收费机制,也就不可能产生财务效益,对投资者也就没有吸引力。因此,在对具体建设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后,如果项目可行并且具有较好的财务效益,则可考虑采取BOT投资模式。高校后勤BOT项目的立项程序可用下图表示。  2.项目建设阶段  中标投资者可以根据特许经营合同以及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组建项目公司,同时对项目资金筹措、建设实施、运营管理、债务偿还和资产管理全过程负责。在该阶段项目公司就项目设计、施工进行相应招投标,并通过合同管理形式进行建设管理、政府部门也将根据相关法律

6、、法规对建设各方的行为进行监督管理。  3.项目运营阶段  在整个项目运营期间,应按协议要求对项目设施进行维护。  4.项目移交阶段  特许经营期满后,组织项目鉴定。项目投资者按照特许权协议向学校无偿移交项目。在我国目前还没有找到高校后勤BOT项目的移交案例。  高校后勤BOT项目的立项程序三、高校后勤BOT投资建设模式的制度效应6  高校后勤投资主体多元化促进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BOT模式引入我国高校后勤领域,必将对高校后勤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产生一定影响。  1.高校后勤BOT项目引入市场机制,

7、吸收社会闲置资金和民间资本甚至境外资金建设运营,实现了高等教育发展资金需求与社会资金供给有效对接,改变了长期以来高校后勤设施建设由政府投入的单一格局,弥补了国家财政投资不足,解决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资金匮乏的难题,突破了制约高校发展的“瓶颈”,促进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项目投资者在建设运营中运用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了项目运行效率并产生了良好的资源配置效应。由于采取项目融资方式,由项目发起人自行筹资并承担投资风险,无需政府提供融资担保,有利于分散高校后勤投资建设的风险。  2.高校后勤BOT项目实行建设—经营—移交的方式,投资商出于投资回收和资本增

8、值的动机,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会采取一切措施防止主客观因素对工程造价控制的不利影响,努力降低工程造价,也改变了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